海洋垃圾逐渐暴增,地球上或再无一片“干净的海洋”

发现一颗球前一阵子上了热搜。

没错,地球。



《皇家学会开放科学》(The Royal Society)于2月27日在刊上发表一项最新科学研究:塑料已经布满世界海沟最深处,这表明:


地球上(也许)已经不存在还未受到过塑料污染的海洋系统了。



这场人类与塑料战争的拉锯战,持续了将近500年,这次,终于上升到白热化。


海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塑料是如何危害海洋的?


早在2015年,每年大概有800万吨的塑料入侵海洋,中国的倾倒量大约站三分之一。而这个数据在2017年就翻了一倍:800万吨变成了1400万吨


一根吸管,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


单单英国,每年都要使用77亿个塑料瓶,每一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被倒入海里。


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重量将超过鱼类。



这组数据,看着触目惊心,仿佛和人们印象里蔚蓝宽广,包容一切的大海格格不入。


你知道,住在垃圾堆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吗?


在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仅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巨大的垃圾场。每天早上,数百辆大卡车将成袋成袋的未分类的垃圾送往这里。



当地居民,就生活在这种堆臭气熏天、满是粉尘的垃圾堆旁边。城市的另一端,还有一条被污染得异常浑浊的河流,散发着难以忍受的刺鼻气味。当地的孩子们,会在这条布满了垃圾的河流中漂浮嬉戏,偶尔还会被呛到几口河水。



在被他们误吞的几口河水里,不仅混合了沙石渣滓,还隐藏着无数的致命病菌。而这些生活垃圾,都是顺着河流,从上游的城市漂来这里的。生活在河流下游的人们,就只能住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里。被垃圾和粉尘包围,连一口干净的水和空气都没有。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极易爆发各种传染病,人们的健康承受着极大地威胁。


河流,是这些塑料垃圾的终点站吗?我们都知道的,小溪汇成河流,河流将涌入大海。或许,海洋将是这些垃圾的归宿?


但试想一下,那些被我们随手扔掉的塑料垃圾,会随着河流汇入大海。有些继续随海洋“漂泊”。



有些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垃圾岛”。



还些塑料垃圾,会碎成小颗粒,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有害物质。


BBC纪录片《蓝色海洋》里,一只鲸鱼妈妈拖着刚出世就死去的鲸鱼宝宝,在海洋里漫无目的地游了好几天,扎了千万观众的心。



真相让人心碎:这个在海洋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摄取了含有塑料成分的事物,用自己被污染的乳汁,毒死了骨肉。



造物主怎么也想不到,不可一世的海洋霸主,却沦为了废弃物的亡奴。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人类,也逃脱不了因果循环的报应。


去年十月份,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被各大权威媒体竞相报道:人类粪便中被首次发现含有塑胶微粒。

被调查取样的志愿者,来自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平时饮食以海鲜,鱼类为主。这就让人细思极恐了:人类用塑料垃圾污染海洋,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人类食用海鲜。


化学物质和毒素,绕了一大圈,终究回到了人类自己身体里面。


这样的黑色幽默,却很符合大自然因果循环的逻辑。


当你还没有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大自然已经被人类的污染失色。



好在这个世界,总有人为大自然发声,为全人类的未来做着“微不足道”却又振奋人心的贡献:


年近九旬的英国女王正式向全人类最大的敌人——塑料宣战。




同为92岁的BBC纪录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用一部部令人发省的纪录片,唤起人类的觉悟。



中国台湾,也宣布了2019年内大型餐饮禁止使用一次性习惯,到2030年全面禁塑。



大自然何其广阔,这些举动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一个人的行动或许微不足道,但一百个人,一万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洲际的声音和和觉悟,就是整个世界的格局。


因为我们活在同一个星球。


地球经历过多少劫难,但她一直在这里,人类的种种破坏只是把自己推向灭亡,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本身。



特此声明:本期文章最终解释权归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组委会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海洋   垃圾   鲸鱼   粉尘   全人类   纪录片   河流   大自然   干净   人类   塑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