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圩聆听冠岩地下河与穿岩的对话

图①:“比阳朔月亮山、桂林穿山月岩更大更美”的南圩穿岩。

图②:如泼墨写意画的穿岩岩壁。

图③:清澈见底的地下河水。

□本报记者胡晓诗 文/摄

南圩穿岩,位于灵川大圩方向潮田乡南圩村南约2公里处峰林间。这里层峦叠嶂,山峰峭峻秀丽,一条神秘的小河曲折蜿蜒,绕奇峰异石盘旋而出,流经穿山底部消失于幽幽岩洞中。

南圩这座大山有上、中、下三层洞穴,上洞是一椭圆形的大型穿岩,高悬于半山腰,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细细观赏,绝壁上的纹路如一幅泼墨写意画,岩洞如画框一样将蓝天流云装进洞中,令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著名岩溶学家袁道先编著的《桂林山水》对此评价道,“比阳朔月亮山、桂林穿山月岩更大、更美。”

在当地,穿岩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当年伏波将军在伏波山射箭,一箭穿三山,这一山是象鼻山,二山是穿山,三山就是穿岩。

其实,穿岩早期为一地下溶洞,经水流长时间冲刷,溶洞逐渐溶蚀、坍塌,溶洞前后相通,是因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露出于地表而形成。

下洞就是神秘小河——冠岩地下河入口。在此前《走读桂林》栏目的《冠岩地下河何处来?》一文中曾提到过此地,“在灵川潮田的南圩天坑旁,有一座壮观的穿岩,河水在这里钻进群峰地底,便朝西一泻7公里,在草坪附近的小河里露出地面,明流512米,之后又潜入地下,到了草坪附近的安吉岩、冠岩,才彻底走出黑暗,汇入漓江。”

冠岩是桂林附近最大的地下河洞穴,其地下河系也是桂林附近最大的一条岩溶地下河,这条河流发源于灵川县海洋山的东麓,汇水面积69平方公里,主要来源于灵川县南圩河分江入口,部分在石灰岩山区补充。

冠岩地下河从上游至下游分为穿岩、小河里岩及冠岩三段,各段洞穴形态特征不一,其中穿岩属于上游段。资料显示,穿岩段为伏流入口至牛屎冲竖井,总长度为3860米,是一个峡谷状地下河洞穴。洞底有大量砾石,有两处较大的崩塌堆积体。在牛屎冲竖井的下游,地下河成为虹吸管。据《广西通志·岩溶志》记载,1985年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曾运用潜水技术探测了该虹吸管,探测长度为250米,垂直降深35米,管道较陡且周壁光滑,未发现有任何次生沉积物。

神秘的地下世界让人无限遐想,平常的地表世界却是真实可及。

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近年,随着南圩穿岩的知名度提升,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小河边野炊、烧烤,当地人也看中了这里的旅游价值,开始投入资金对原本满是砂石的空地进行了平整。

进村后有一小段砂石河床路,也许是季节原因,只见大量鹅卵石却不见水流。走近地下河的方向,可以看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涓涓细流汇集成了一汪一汪的浅水潭,并源源不断地为地下河补充水量。

来到地下河旁,只见小河两岸绿树成林,树影婆娑,光影交错,树下是大片的芋头,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照在郁郁葱葱的芋头叶上,像极了绿野仙踪的童话世界。

潺潺的河水清澈平缓,却在河道转弯处是湍急的,激起了美丽的浪花。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赤脚踩进河水里,清凉却不刺骨,水深刚好没过膝盖,浅浅的河水特别适合小朋友玩水,感受山野自然的趣味。溯水而上,树木隔绝内外,风顺着河流的方向吹来,没有丝毫暑气。带上西瓜饮料,浸入凉爽的河水中,一两个小时后就可以享受可口的水果饮料了。

高耸的山面正好挡住了阳光,再加上树荫的遮挡,在这里户外野营即使不搭天幕遮阳也很舒服,今年的夏天尤其闷热,没有什么比寻得一处清凉之地来得更自在的了。

如果觉得玩水太单调,这里还有天坑群值得前去探寻。从西塘徒步至南圩天坑穿岩,全程不足5公里,风景好难度低,早已是论坛上的经典户外路线。据了解,此天坑成因地下河塌陷,井口基本呈圆形,高约60米,直径约80米。最妙的是,进入天坑不用登顶从井口下,可从底部洞穴轻松穿入。入洞如落井底,井壁高耸,天似月园。天坑内另有一溶洞,可穿洞而出。此山的底部还有一个溶洞,里面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下午5点以后,野营的人群慢慢散去,小河也渐渐安静下来,流水声,蝉鸣声,声声入耳,依然有人不舍离去。

或许就像瑞士作家瓦尔泽描写的那样,“在夏天,我们吃绿豆,桃,樱桃和甜瓜。在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日子发出声响。”闷热的日子总会过去,还是要去感受万千世界,让日子叮当作响,让夏天尽兴而归。

路书

手机地图导航“穿岩”,此处没有班车直达,建议自驾前往,从市区出发仅需1个半小时不到。进去会经过一段乱石滩,请根据车辆情况决定是否通过。停车收费10元/车,垃圾费5元/人,虽然收费但仍要注意爱护环境,也会有村民提醒不要往河里扔垃圾。节假日游玩人多,建议早到选择合适的位置露营。

(记者胡晓诗整理)

杨二说说

天坑和天生桥

今天想说说坑的问题。

坑,通常来说不是特别好的字眼,不管是动词还是名词,和坑组在一起的词语,十有八九都挺“坑”的,挖坑、茅坑、坑爹、把朕带坑里了,等等,都不是什么好的东西。惟有与天合在一起,天坑,这个词语才算是和美好的事物连在了一起。

南圩穿岩天坑,二哥没去过,但从记者的描述和照片来看,这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十分美丽。

以前讲到天坑,第一时间会想起广西西北部的乐业天坑群,全世界十三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百色乐业的就有七个,令人遐思神往。也因为如此,二哥老是疑惑,同为喀斯特地形,怎么桂林没有天坑呢?这乐业天坑群要是在桂林就好了,必定为桂林山水添色不少,也让二哥这样不怎么愿意出远门的人多了一个周末出行的好去处。今年桂林的夏天实在太热,恨不得连皮都脱掉,能去天坑纳凉那肯定一流。

不过,现在看来,是二哥肤浅了,同为喀斯特地貌,桂林怎么可能没有天坑呢?《桂林日报》记者的文章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并且,二哥突然想起,永福的金钟山景区,其实也是有天坑的。而且,桂林地区有不少天生桥,从天坑形成的原理来看,只要时间够长,天生桥一垮塌,必然形成天坑景象。

这件事情说明了好几个道理:

首先,只要有流动的水,只要有石灰岩,就会有天坑。如你所知,二哥的老爹杨大是搞地质的,咨询过老爹后,二哥知道,喀斯特地貌形成和发育,用更加专业的讲法,必须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较易溶解于水的岩石;岩石的透水性;岩石中地下水呈动态;水有溶解能力。水把岩石给溶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就出来了。

其次,随着年纪增长,二哥的体能和记忆力明显下降了。

记忆力下降,体现在明明去过金钟山天坑,却在纠结桂林怎么没天坑。唉,只记得那里的温泉了,和二嫂趁人少的时候去,有时候就跟包场似的,说不完的旖旎。当然,也还记得山外村民开的酒店里,米酒好喝,鸡鸭好吃,老板娘也热情,村姑服务员长得更是好看。但如果不是记者说起南圩天坑,二哥还真想不起金钟山那里也有个天坑的,所以,今时今日,二哥的记忆已经不太可靠。记忆不可靠,带来的危害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就像不久前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了脚,最初几天痛苦得要死,洗澡都麻烦,现在刚好一点,发现自己又经常穿短裤骑摩托了——此事之所以形成文字,旨在时不时提醒自己和喜欢骑摩托车出行的人,当引以为戒。

至于体能下降,则体现在二哥现在知道了南圩天坑,也没有太多说走就走的冲动了。这样的状况,有时会让二哥有些许惶恐,是日子过得太急,而我的思念跟得太慢?但大部分时间也还是想得通的,尤其是喝了点米酒后,这些就都不是什么大事了。或许,对于二哥来说,温泉、米酒的感觉比天坑的美丽更加重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自己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就能拈花一笑而过了,也算不了什么。

第三个道理可能是:没有什么天长地久。今天我们看到的天生桥,巧夺天工,但未来可能就是天坑。

经过跟杨大请教,杨二大概知道,地下溶洞的顶部,因为风化或者雨水侵蚀的缘故,能形成天生桥;而当天生桥再塌陷,就会形成天坑;如果天坑的周边形状不是圆的而是狭长形,形成的就不是天坑,而是峡谷。这件事情再次提醒了二哥,地球上的东西,一切都是在变化中,什么样意想不到的结果都有可能出现。这个出现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但一定会出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个时候,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的综合思考能力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等于让你拥有了超前思维,能意识到很多别人未必留意,或者留意了未必愿意去想的东西。

今天的每一次刻骨铭心,可能只是老来的风湿或者痛风;

今天看似坚固的天生桥,未来也会崩塌;

而今天美丽的天坑,也许只是当年天生桥的废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地下河   灵川县   喀斯特地貌   灵川   岩溶   溶洞   洞穴   小河   河水   地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