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孩子的沮丧与悲伤(少儿轻伤援助法与心灵倾听)

(根据罗恩.贺伯特著作编译)

孩子的成长进程中,常有碰撞、淤青、擦伤、惊吓和沮丧的情形发生。小文提供给父母及每个人一些方法,帮助孩子从这些事件中迅速地恢复。

这些方法中的主要作用因子是运用孩子和你的沟通。与孩子相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主页早期不少文中均有提到。

下列所描述的做法都属于援助法。援助法指的是帮助一个人从困难的环境中得到舒缓的行为做法。下述这些援助法应配合本主页原发的和更多的罗恩导师疾病与受伤援助法使用。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就该马上运用援助法。援助法可以给孩子和家庭带来莫大的益处。

孩提時期的伤害

当孩子到有轻微的跌伤、切伤等,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他。对幼小的孩子來说,通常让他们尽情地大哭一场就可以了。孩子受伤后,很多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就是一堆安慰話,而不是去了解发生什么事。以前每次孩子受伤,他们也是说过多遍此类的话,因此他们反而使孩子想起以前所受到的伤害。

切记父母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缄默。父母可能需要花些时间训练自己在孩子受伤時不要说话,习惯于保持沉默不是件困难的事。但沉默並不需要抑制亲子感情。若孩子想要一个拥抱,你就拥抱他或是搂抱他。通常你若一言不发,小朋友就会狠狠哭上几分钟,(译者注:实际或更久,让他哭痛快,家长往往错误甚至粗暴地制止其情绪释放。)然后孩子自然停止哭泣,开始露出笑容,並继续做他本来在做的事。允许他哭就可以疏解创伤所带来的紧张压力,故此时援助法是不太必要。事实上,若孩子不再感到紧张,他就不太会引发刺激过去他所受到的类似伤害。

「告訴我发生什么事」

假如孩子在哭几 分钟后还无法自然恢复,那么就等到他恢复一些意识后再和他交谈。要辨別孩子是否已恢复神智並不是件困难的事。若他恢复神智后还继续哭,那表示他过去的伤害可能已经受到引发刺激了(当下类似的环境与过去环境情境近似而产生刺激作用)。在这样情況下,实施援助法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对5岁以上(能语言表达)的孩子。

看到孩子恢復神智后,问他:「发生什么事啊?你怎么受的伤?告訴我怎么发生的。」

他叙述的时候,教他尽量像处在当时般感觉体验而不是描述过去。不妨看看用此方法的一段小对话:

「好的。当时我站在一个大石头上,然后我滑倒了,然后……」(哭》「你原来站在石头上时痛吗?」

「不疼。」

「你站在石头上时发生什么事。」

「我滑倒了……」(哭)

「后来怎么了?」

「我跌倒在地上。」

「地上有草嗎?」

「没有-全都是沙子。」

「再告訴我一次。」

你可以这样反复问孩子几次,直到他觉得无聊了或开朗地笑了。不难做到。在孩子接受几次此类的援助法之后,每次受伤,他就会去找那人,他会帮小孩消除疼痛並消除恐惧,並要求小孩「告诉我发生什么事。」

引导孩子的注意力

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告诉孩子:「你不要这样做,不然你会生病。」「天啊!你真的生病了。」「假如你继续那样做的話,你就生病。」「我只知道强尼如果去学校的話,恐怕要得麻疹。」以及输出无数似的悲观想法。他们也用过好几百次的 「你不要」、「你不能」、「控制一下你自己」等字眼,但父母应该注意尽可能避免反复使用这些字眼。若你多用一点想像力和练习,就发现尽管不使用言语遏制,也照样能保护孩子。而父母給孩子的建议,也应该越多正面的越好。以图画去解释,让孩子知道一个碎掉的玻璃瓶会发生什么事,比对他吼叫一千次「离那瓶子远一点」或「把那瓶子放下」有效得多。

在对待孩子时,溫和的动作和柔和的声音都能避免使他想起过去的类似创伤。想要和孩子成功地相处,就要培养这种特质。这些尤其在紧急情況下,更能派上用场。

若在危险情况下,父母因距离太远而顾不上孩子時,要快速获得孩子的注意力,就要大声呼喊他的名字让他听到。这是个无害的方法,比大叫「不要动」「停在那兒」或「不要那样做」等等好多了,因为那些话只有可能引发他想起过去的伤害。

回想

要求孩子去回想,可以用在每天所发生的数百种状况:不论是孩子感到焦虑、不快乐、或为某事而哭泣;当他感到身体不适:当他很显然地被某事物再刺激;当他无意间听到什么,使得印痕复演演(过去的场面,現在又重演一次)时;或当他被斥责惩罚,或印痕复演;当他觉得被拒绝时--,每当孩子因某种原因感到不快乐或紧张,或当你知道他过去有一个很大的引发刺激经历。

原則是,要知道在哪些特定情況下会造成孩子的再刺激。你当然要等到孩子有能力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后,才能应用这个技术。

假如孩子感到沮丧(不是严重的疾病),你可以问他,以前他是在什么情況下有过相同的感觉。通常孩子会記记得。若你继续问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当时他在做什么,当时谁在说话,说了些什么,以及当时他有何感受,孩子都能仔细地描述给你听。当他说的时候,你可以要求他重复描述几次,比如最你可以说:「再跟我说一次,爸爸当时说话的时候,你在哪里呢?」「来,再对我从头说一遍。」或「让我们想想看,爸爸說話的时候,你正躺在沙发上,那爸爸說了些什么呢?」任何一句此类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将孩子带回到事情的开始。

你不需要把这个方法变得复杂。孩子知道什么叫做「再说一遍」°他们喜欢听别人一再讲同一个故事,而他們本身也乐于把自己的故事和有兴趣听的听众分享。但是不要过度怜悯孩子。确实,你需要表达你的关爱和感兴趣,但是不要悲伤地说:「喔,多可怜的孩子。」等等。若你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认为受创或沮丧有特别价值,能使他得到过分关注和怜悯。

你越能融入孩子的世界中,你就越能帮助他們。你可以模仿他的腔調說:「耶!」「你真的做到了!」「然后呢?」等等,你要融入自己的模仿,像是学他的样式睜大的双眼,屏气凝神的兴致,或任何其他的心情和语调。若你无法模仿得像孩子,只要保持简单、自然、和饶有兴致的样子就行了。

当小孩被再刺激時,他通常会重复说出一两句同样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对他说:「这是谁说的啊? 「是谁对你说的?或「你是什么時候听到这句话的?」

有时候他会坚持用那句话「我告诉你:『閉嘴,你这个笨蛋」°」或类似的话。然后你可以问他:「还有誰也这么说?」或「看看你是否記得还有谁听到那个人这么说」,然后通常他就会告訴你整件事情的始末了。

一名妇女和他的女儿在一起时,因孩子所说的话而震惊:「妈妈?這些話你很久以前就说过了。」「那我說这些话时,你在哪里?」「喔,我那时只是个在你肚子里的小贝贝罢了。」复返到胎儿期这种情况也許不会常常发生,但若孩子心中对某事留下印象,类似的事就很可能发生。不管是什么事,你都要借不断的发问使孩子重建事情的完整原貌,比方问他:「你那时在做什么呢?你当时在哪? 我当時又在哪里呢?爸爸说了什么?这东西像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呢?」等等。让孩子不断回想这件事,直到看見他的笑容。这种倾听聊法可以使孩子从再刺激中解脫出來。

(本篇待续:巧用娃娃玩具、 画图,解决孩子恐惧、悲伤、易怒及本土经典案例。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孩子   印痕   什么事   轻伤   神智   少儿   悲伤   类似   爸爸   父母   心灵   发生   感觉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