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安责险引发又一轮“大洗牌”,这个新动作决定谁能出圈

自安责险强制实施后,又一轮“大洗牌”来了,保险公司如何找到突破口成功出圈,这个动作,透露新信号!

新动作:决定谁能出圈

自201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提及最多的词汇就是“转型”。尤其是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全面爆发,并在全球200多个国家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保险保费增速大幅下滑、资产收益状况堪忧、销售渠道遭遇瓶颈,多年来快速、粗放式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如今,行业内外关于保险业转型的呼声渐强,保险业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如何改变当前的发展困境?保险业转型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在哪里?

政策市场双驱动,引导保险业转型升级


其实,党和国家在推动保险机构创新,优化业务模式、服务体系等方面已经明确了要求,并将提出了“安责险+事故预防”模式,指明了方向!

2020年10月,中国银保监会在《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发展科技保险

2021年2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出台

支持保险公司优化业务模式和服务体系,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向保险业务领域渗透。

2021年9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正式施行

首次明确提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

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政策利好,党和国家为保险机构明确了转型目标与方向,同时放眼全球,保险密度与深度空间巨大,增量可期。中国当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但人均保费、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与全球平均相比,均处于低位!其中保险密度与全球平均相差43.8%,保险深度与全球平均相差39.2%,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朝阳时期,中国保险密度与深度远远落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增量空间可期!

找准入局突破口,撬动千亿级市场

寿险人口红利消失、车险限改进入红海,企财险市场蓝海急需开发!

2006年3月保监会颁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保险公司可以经营交强险业务。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交强险承保规模持续上升,到2010年底共承保1.01亿辆次、已赚保费755亿。交强险保费占比为20%左右,于2007年达到峰值,但交强险除2008年实现盈利之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亏损,赔付率达到100%,其中2010年承保亏损达97亿,经营总亏损为72亿。

即使亏损,各大保险公司还是手段百出竞逐市场,因为交强险与商业车险往往捆绑销售,一旦客户购买交强险,就能促进商业车险销售,谁拿到了交强险,谁就把客户资源紧紧地攥在了自己手里,由交强险引发的车险变革大家有目共睹,试问,千亿级车险市场谁不想分一杯羹?

同样的,安责险制度立法后,为保险机构打开企业保险市场提供了一个绝佳突破口。新《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责险成为继交强险之后,由国家层面实施的第二个强制保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危行业、领域约有322.5万家企业,安责险的市场规模将跃升至千亿级。

现在,保险机构通过“安责险+事故预防”这个口子可快速获取企业客户,打开市场,其它财险需求也会借着这个“管道”流出来,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机会,谁率先入局,即意味着谁将分享市场红利,并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下实现华丽逆袭!

面对庞大的企财险蓝海市场,由于产品供应提速、品类多元,需求激增,决策难度加大,专业保险价值凸显,据了解,国外保险市场成熟,专业机构是保险市场的主力军,其保费收入占比普遍达到50%以上,我国仅为12.7%,提升空间巨大,保险专业中介迎来发展的春天!

危机与挑战并存,机遇或将悄然来临

可是,当前一些保险中介机构正加紧转型步伐,亟待突破发展瓶颈,走出行业困境时却不得不面对内外部环境及外部产业结构的双重夹击,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的内部困境


生存模式收入结构单一,费率竞争白热化,重销售、轻服务;

业务发展受限,客户资源匮乏,业务开拓成本高;

产品类型单一,难以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缺乏竞争力;

存量客户不稳定,辛苦培养的人两年后成竞争对手,客户资源留不住;

销售队伍专业不足,专业能力待提升,培训成本高,客户依赖度明显不足;

经管水平待提升,缺乏全面的信息支持,管控效率低下;

行业话语权低,体量小,数字化与资源整合难开展,在保险产业链合作中话语权低。

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的外部困境

一直关注行业动态的人会知道,近十年一直有一个口号,在保险机构此起彼伏,那就是“去中介化”!

“去中介化”,不是不需要,而是不需要“没有创造不可替代价值, 反而带来无谓成本增加”的中介!

保险机构的职责绝不是单纯的销售,更应该侧重的是服务。从全球三家顶级的机构看,它们无一例外的标签是专业咨询、风险管理和理赔协同。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好的保险市场,必须要转变机构的价值创造方式。

的确,保险转型不仅需要明确转型的目标与方向,更需要实现配套政策措施的升级,建立保险转型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服务机制。保险机构转型迫在眉睫,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阶段,如果保险机构还是走老路,发展将越来越困难。

科技+IT数字化转型方案,创造全局增量

深谙行业发展痛点,洞悉时代发展大势,积极创新探索,依托近二十年的安全风险管理服务经验及多项行业领先的服务优势,打造了国内最权威的标准化、全国化、数据化保险风控服务能力,为保险机构做好事故预防服务提供强力支撑!

现被工信部门认定为我国安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上云指定供应商,2022年又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平台。

以安责险为切入点,坚守“市场运作”原则的同时,由点到面,可快速将保险机构的价值快速落地生花,让保险机构逐渐回归“经营风险”的本质,形成“保险公司提供事故预防服务——投保企业事故发生率降低——保险公司获得更多收益——投保企业更有保障——保险公司更愿意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的良性循环,助力保险机构走出财产保险大面积亏损的死胡同!建立“保险+事故预防”长效市场化运行机制!

保险机构抢占保险市场后,可持续为客户提供“风险查勘、保险展业、事故预防、客户分级分类、风险管理,安责险事故预防、企财险等防灾防损”等全流程业务解决方案,创造全局增量,实现保险机构可持续发展!

协同共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生态圈

互联网的下半场,拼的是协同效应!用更高的效率,在更大的范围去进行更深刻、更有效的合作,基于网络来创造新的价值。


没有一家企业可以通过单打独斗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安环家围绕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共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生态圈,推进生态合作伙伴真正发挥专业咨询、全程风险管理的专家服务价值,推动进一步发挥保险参与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有效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切实提升社会本质安全水平。

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的融合创新,无疑将成为推动传统行业尤其是保险业转型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面对更成熟的消费者、更激烈的同业竞争,保险机构只有更加快速精准地洞见并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更优越的服务体验,找准突破口,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最终实现第三方服务机构、投保企业、保险机构、政府及社会多赢局面。

我们愿携手保险机构进行业务演进,同合作伙伴一起成长。

更多关于更多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共保体转型的内容,欢迎合作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保费   重磅   保险业   突破口   保险公司   安全生产   保险机构   事故   新动作   全球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