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卫星通信上机,产业链迎加速发展期

1、卫星通信步入民用领域,需求空间打开;同时资源约束倒逼建设加速。

2、全球大国博弈加剧趋势下,我国军费未来仍具稳定增长的空间和必要,现代化军备加速列装。

3、2022是当前此轮国改周期收官年,改革红利的加速释放有望带动国有军工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4、军工产品需求相对刚性,生产和交付更有计划性,行业中报表现整体向好。


l 热点事件:

华为发布高端机型Mate 50系列,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即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现紧急信息传递,具有一键生成轨迹和发送位置的功能。继华为之后,苹果发布的Iphone14系列机型也实现了卫星通信功能。


l 机会解读

1)卫星通信加速发展:

一方面,华为、苹果先后发布搭载了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标志着卫星通信技术在经过漫长发展后正式步入民用领域,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未来将有更多产品应用落地。另一方面,近地卫星的轨道和频谱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内外均有发展规划,资源的约束倒逼相关基础设施加速进行布局。我国已于2021年5月成立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持续的战略投入有望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快速发展。

2)军费支出长期稳定增长:

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主要国家军备竞争之势明显抬升。美国2022年国防预算达到8133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9%;德国、丹麦、瑞典、波兰等国家也加强了国防投入力度。我国军费支出总量虽为全球第二,但占GDP的比重仅1.3%;同时军队现代化和先进程度较欧美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在全球大国博弈加剧的趋势下,我国军费未来仍具备稳定增长的空间和必要,现代化军备加速列装。

3)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推升军工企业经营活力:

近年来,我国军工领域的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军工资产证券化率稳步提升、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治理能力得到强化。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2022是当前此轮国企改革周期的收官年,军工企业改革进入收尾和成果检验阶段,多个军工集团包括中航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电科集团、兵器集团等表示已完成80%以上的改革任务。改革红利的加速释放有望带动国有军工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4)中报业绩向好:

军工产品需求相对刚性,生产和交付更有计划性,因此受疫情和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2022H1,SW军工行业合计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7.83%和11.08%的同比增速,在31个行业中均排在第11位。子行业中,航空装备和地面兵装的业绩增长较为显著,上半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08%和20.39%的。

招商证券 李煊 执业编号:S10906180100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卫星通信   军工   华为   计划性   军费   发展期   军备   国企改革   产业链   国防   需求   我国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