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集体合同到来,给快递小哥带来怎样的保障|九派时评

文/吴睿鸫 作者系公务员

“中秋国庆是快递旺季,最近干活心里更踏实了,再也不担心疫情或者其他意外因素送不了件就没收入了。”一名石家庄的快递小哥对记者说。近日,石家庄市签订了首份邮政快递行业集体合同,对行业内不同工种岗位、不同工作形式的工资收入提出了行业指导线,其中明确快递员岗位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00元,投递普通件每件不低于0.7元。

不止石家庄,近日,福建福州、江苏苏州、山东威海等“组团”相继出台了行业新规,将快递小哥最低工资标准、每单派费标准、福利制度等写入集体合同,这不仅为快递从业者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职业岗位,其中,快递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0万人,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近两年的疫情期间,网上购物与外卖的存在,为广大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保障。然而,在肯定快递企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快递员权益的滞后性不容小觑。

一方面,快递企业用工不够规范。被人们戏称为“拿生命送餐”,快递小哥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不足、流动性大的问题日渐突出,一旦发生意外,医疗费用等往往会成为棘手难题。

另一方面,随着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快递公司陷入价格竞争,无序竞争导致服务水平下降,而以罚代管的粗暴管理方式使得快递小哥的权益更加没有保障。

显然,给快递员提供必要的制度性保障,既是现实需要,更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1年,人社部等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指导和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用工,积极履行用工责任,稳定劳动者队伍;主动关心关爱劳动者,努力改善劳动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逐步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健全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制度,推动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制度保障范围。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提出,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

各地签订的集体合同则是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微观落实。在此次集体协商合同中,除了对工资进行了约定,多地也将快递员福利制度、休息休假权利等写入了集体合同条款。像石家庄明确规定快递员实行8小时工作制,保证快递从业人员每周至少休息1天。合同内容均是事关快给递小哥权益保障“兜底”的“干货”,既接地气,又货真价实。

“量身定作”集体合同,为快递小哥权益保障“兜底”,不仅能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使快递员合法利益受损,让一线劳动者工作更有尊严,生活更体面,更具获得感,也能体现对一线劳动者的制度性关怀,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实现多赢。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小哥   快递   集体合同   石家庄   劳动者   时评   形态   岗位   权益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