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商鞅是好人?了解一下他的改革措施,你就不会同情他了

这个人相信大家以前很崇拜他,为民请缨,不畏权贵,刚直不阿,虽死法在。

这个人就是商鞅。

可是随着知识及阅历的增加,以前我们所接受的许多都是有偏差的,立场不同,观点自然就不同。

对商鞅的评价八个字“专制功臣,人民公敌”。我们来看看商鞅的1条改革措施。

1.打击贵族,解放奴隶。听起来好像很进步!奴隶有了土地成为新国民,为非作歹的贵族得到制约。

但其实只是左手换右手,变成只有皇帝一人驱使的牲畜,而且职业范围限死,受到的压迫更深了,你家是农民,后世代代是农民,就是一只母鸡,碰上一个好皇帝,只要你下蛋,碰上昏君直接杀鸡取卵。编户籍、严刑酷法、重农抑商、告密连坐等政策。秦国民众的粮食,除了维持生存的口粮,其他的全部上缴;农闲时期,官府帮你安排得满满的。一年365天,种地、徭役、兵役,几乎没有休息,你还不敢偷懒,人口普查、保甲连坐,乡里乡亲和官府把你看得死死的,一旦不听话就是严刑伺候。

其次贵族究竟该不该打击?自幼我们就被灌输一种观念,贵族纸迷金醉,压榨百姓,这其实是暴发户,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翻开《左传》《春秋》,什么是谦谦君子,什么是窈窕淑女?如果还不了解就去看西方,英国王室是什么样子?只是可惜“正大光明”斗不过“厚黑学”,贵族精神随着项羽的乌江自刎湮灭。

自此以后的历史,就是谁不要脸谁就能够成功,谁阴谋诡计耍的6谁就能成功,秦汉以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本“厚黑学”大全。尤其是到了朱元璋时代,特务遍地开花,堂堂一国之君不干正事专门打听大臣的隐私,首先本应正大光明的皇帝就不依法办事了,就何谈大臣。于是就出现咄咄怪事,大臣争相向皇帝献“春宫图”,讨论房中事。饱读圣贤书的翰林进士认太监做干爹。读书人的风骨到哪去了?

商鞅所创造的秦制核心就是四个字“弱民愚民”。

皇帝加大对百姓的压榨,强大皇权的同时,将民众的生活始终维持在贫弱状态,有时给个甜枣就认为天恩浩荡,并不会认为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把粉饰好的信息和看起来逻辑自洽的知识灌输给民众,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感恩和膜拜皇帝,从而认为这就是命,政策不对一定是皇帝身边出了奸臣,下面的人执行不到位,好经被坏和尚念歪了,皇帝怎么会错?

商鞅要是真的对百姓好,尤其是帮奴隶翻了身,怎么死的时候没一个人同情他?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商鞅太反人性了。

人有两个天性:生而自由、天然群居。锁死职业,民众像一条被牵了锁链的哈巴狗一样服务皇帝。再通过一系列法令将一大家子拆开,不允许群居,怕你们纠结起来对抗皇权,又能多收税。天下就是为我皇帝一家服务的。

其实商鞅所谓的变法,除了皇权,全天下都是失败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严刑   皇权   官府   正大光明   大臣   奴隶   民众   贵族   皇帝   好人   措施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