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见底的思考

刘行宾

今年5月,我乘船在浩浩荡荡的鄱阳湖上畅游时,鄱阳湖湖水无边无际,与天相接,蓝天碧水,美不胜收。刚进入初秋,再次站在鄱阳湖湖圩堤上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却是纠心的一幕:水天相接的鄱阳湖不见,波光万顷的湖面仿佛被贼偷走了,只有大片裸露的草洲暴晒在炎炎烈日下,一些小渔船搁浅在岸边,浅黄色的滩涂几乎全部裂开,连鱼蚌也被晒干了。滩涂的中间只剩下窄窄的水道,宽的地方不到百米,窄的地方只有几十米,水道的旁边竟有裂开的大树的图案。

这是我有生以来首次见到的鄱阳湖遭遇的旱象。看着大面积龟裂的湖底、滩地上的荒草、零星散布的一个个水洼,我不仅想起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警句的深刻含义。20世纪六七年代,村民在秋收结束后,都会挑着土箕去修河堤,挖水库,修池塘,以备来年蓄水防洪抗旱。如今,虽然有了机械化,可兴修水利、挖塘蓄水的事却很少有人做了。

今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虽然遭遇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气象,出现了罕见的“主汛期反枯”现象,但也充分暴露出湖区水利基础设施、特别是水源和水网建设的短板、弱项,值得大家深刻反思。因为眼前的旱情,不仅警示着沿江沿湖人民应把应急措施与长治久安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山塘水库、引调水渠设施,更要增强水资源配置和利用能力,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和水平。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故事警示人们:风调雨顺之时,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其实,防洪抗旱也和防疫除魔一样,只要我们不放松警惕,常怀忧患意识,防患未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鄱阳湖   滩涂   长江流域   后羿   鄱阳   圩堤   水道   水源   水库   水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