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震理论”是三人成虎还是确有理论

罕见的高温让更多人担忧起全球变暖。与此同时,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也接连出现,比如“高温让臭氧细菌感染加剧”“三伏天汗出透了能排毒”。其中最离谱的、恐吓架势最足的,是警告大家“大旱之后有大震”的“旱震理论”。不少人信以为真,相关内容被大量转发。

倒不是大家辨别能力的问题。只是这个“地震理论”真的有模有样:不仅有百度百科的词条,提出者还有地震科学家的头衔,甚至还就此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列出了相当多的数据来论证——通过分析 1957 年至 1971 年中国降水量的资料,他得出结论:在中国大地震前 1 至 3 年半内,震中区往往是干旱区。

不必恐慌,不必过分担心,谁也没有办法准确预测地震的来临,谁也没有理论解释这一切,理论很多,但没有谁能够真的预测准确。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在历史长河中,准确性就很低了,解决当下的问题,预防可能的问题,不要谣传,不要恐慌。伴随着旱情,还流传出了大旱之后有大震的说法,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从来只听说过大灾之后有大疫,那才是有事实依据的呢!

旱震理论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只是经验归纳,即便是理论,人家说得也是全年的降水量达到特旱后,三到五年之后产生相关地震。这个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去证明才行,至少科学界也还没有一个肯定答案,所以只能作为参考说明。至于是否会出现地震,这不是我们个人能预测的事情。

这种是概率问题,不是说必定,只是说容易出现,那么大家就多注意些地震预兆,做些地震准备,说不定能躲过一劫,没必要上纲上线的。天意难料谁能预测,只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较大的概率而已 ,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我们个人都应加强防震减灾的预防。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依然十分渺小,敬畏自然,防患于未然,必须要引起重视。人类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过客,生与死都是正常的安排。除非人类有改变自然环境的足够力量。目前来看,小灾害可以阻止,大的灾害根本无力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理论   大旱   降水量   灾害   概率   恐慌   河中   高温   人类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