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车企东风裕隆:负债70亿破产重组,如今却陷“招商难”困局

如今的汽车行业,新能源大军正席卷而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众多车企发展尤为迅速,抢走了不少传统汽车的市场。在如此形势之下,有不少人纷纷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汽车,最终后者会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预测,才让如今的新能源赛道越来越拥挤,挤到有的车企已经彻底没有生存空间了。10年前的国产黑马东风裕隆已经轰然倒下,这家企业现在正面临破产重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东风裕隆没落至此?

裕隆汽车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它是台湾省最早的民用车企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资历、硬件还是口碑都非常不错。2010年,裕隆汽车当时的董事长严凯泰来到了杭州,跟东风汽车达成了合作,双方以50:50的股份比例合资成立了东风裕隆汽车。这家公司起初的定位就是中华自主品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裕隆集团把目标瞄准了内地市场。之所以选择大陆,那是因为早在2008年的时候,美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汽车市场就已经出现了疲软状态,但大陆市场依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在双方开始合作之后,严凯泰便狂砸了100多亿,把希望寄托在了东风裕隆身上。很快,严凯泰的希望之光被纳智捷点燃了,这是东风裕隆成立之后的第1个品牌,同时也是企业走上巅峰的最大助力。当时国内SUV市场正处于爆发增长期,公司就是基于这个风口推出了首款量产车纳智捷大7。东风裕隆给它的定位是中高端,车型为中型SUV。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大陆不久的新品牌,纳智捷却能用最短的时间成为了一款炙手可热的网红产品。

消费者对这款车的喜爱程度究竟有多高?2011年是这款车上市的第1年,当年的销量已经达到了6917台,一个新品牌能有这样的年销量已经很不错了。2012年,纳智捷靠着这一款车型就卖出了3.1万台车,甚至还借此成功跻身国内SUV细分市场前十,成为了当年的爆款车型。消费者之所以如此喜爱这款车,一方面是因为车的造型足够前卫新颖,很多消费者对纳智捷的颜值都非常满意,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亲民。

尝到了甜头之后,东风裕隆又一口气推出了多款车型。还喊出了“5年内销量突破20万,营收突破250亿”打口号。2014年销量上涨到了5.22万台,到了2015年,品牌年销量已经达到了6.03万台。很显然对于东风裕隆来说,这样的成绩或许还没达到预期。所以这一年,企业不惜花费上千万,请了周杰伦来做独家代言。有了流量的加持之后,纳智捷更是风光无限,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眼球。

东风裕隆可能以为只要品牌够“网红”,就不愁销量,所以自从请完了周杰伦之后,就一直在高调做广告营销。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流量和销量竟然不成正比。2015年下半年,东风裕隆的销量就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到了2016年,就开始持续暴跌。与上一年相比,2016年的年销量下滑了整整2万台。到了2017年,年销量只剩下1.8万台,2018年的销量只剩下9361台了。2019年情况更差,一年就卖出去1000多台,几乎已经没什么盈利空间了。

无奈之下,东风裕隆只能暂停生产。从2019年6月开始,企业生产基地已经陆续停工。因为长期销量下滑,公司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利润了,剩余的资金都难以维持正常运作,所以不少员工都纷纷离职。

其实在2016年到2019年销量暴跌的这几年里,纳智捷也努力过,先后推出了优5、捷瑞3、URX等多款车型,但销量都远不如当初的纳智捷大7,没有一款车能止住颓势。在此期间,东风公司甚至直接宣布退出东风裕隆的经营管理。东风或许早就已经猜到了东风裕隆的命运。

2020年,在经过了10年的起起落落之后,东风裕隆还是走向了破产。这一年全年的销量只有77台,几乎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最终只能破产重组。

曾经引领潮流的黑马车企,为何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东风裕隆沦落到这个地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最初的纳智捷是消费者爱不释手的网红汽车,但后来纳智捷这三个字却成了个段子,消费者一提到这个品牌就全是怨言和吐槽,再没人愿意为它买单。这是为什么呢?

纳智捷推出的车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特点,买过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耗油。网上关于这款车的段子很多,比如“加满油就能绕加油站跑整整一圈”“20万的车,30万的配置,100万的油耗”等等。如果你的朋友买了一辆纳智捷,那你给他打电话他大概率会接不到,因为加油站不能接电话。还有不少网友疯狂调侃,说纳智捷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这款车只要买回家,你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打算买一台纳智捷,那得提前买下一个加油站。

即便是2016年推出的新车型,用的还是老款的2.2T发动机。虽然纳智捷在这款车上增加了自动启停ECO模式,但还是改不了油耗高的缺点。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纳智捷7行驶100km需要的油耗是8.9升,但实际耗油量却比这个数字高。很多车主表示,自己的车平常行驶100km的油耗量已经突破了10升,有时候可以达到14升,要是不小心油门踩重了,达到18也没问题。所以不少人开玩笑说要是哪一天纳智捷退出中国市场了,那加油站怕是得哭晕在厕所里。这几年油价越涨越疯,谁会愿意买一辆油老虎回家呢?

当初那些被这款车外表吸引的消费者,开了一段时间之后都哭笑不得,纳智捷完全符合那句老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除了油耗高之外,纳智捷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比如机械素质差、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据不少车主描述,自己买的车经常会出现变压器损坏、出现异响等各种故障,有时候发动机还会漏油。就连品牌主推的THINK+系统都经常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可能有人会问,纳智捷不是黑马吗?为什么故障率这么高?品质这么差?这是因为品牌旗下的很多车型都产自第4代雷诺ESPACE平台,而这个平台其实在2003年的时候就该淘汰了。东风裕隆成立的时候都已经2010年,用的还是7年前要淘汰的造车平台,那技术水平可想而知。究其根本,还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太弱,没有足够的核心技术做支撑。光靠堆配置来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科技感和性价比,以此掩饰技术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纳智捷在研发思路上也没有跟上主流汽车市场的变化。以2020年为例,当时官网在售的燃油车型,没有任何一款是符合“国六”标准的,其中环保标准最高的一款车还处于“国五”阶段。

既然如此,纳智捷为何还会喜迎开门红呢?东风裕隆成立之初,之所以会那么顺利,是因为当时国内很多自主品牌还没有发展起来。而市场对SUV的需求量又较大,所以才给了它发展的机会。但后来随着长城、长安、吉利等多家自主品牌的发展,纳智捷也就没什么竞争优势可言了,再加上产品的问题那么多,口碑那么差,在市场中存活不下去实属正常。

在产品问题频出之后,东风裕隆的售后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很多车主表示,纳智捷的手刹、机电等诸多售后备件供应不足。有时候想修车都找不到地方。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纳智捷的产品保值率也很低。在二手车市场,能看到的纳智捷有80%以上都是新车,但就算售价只有新车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那些二手车商都不愿意收。所以大家对纳智捷汽车有一个说法叫“二哥都不敢收的车子”。

除了传统的燃油车之外,纳智捷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迈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201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该品牌就已经向大众展示了电动概念车Neora,东风裕隆也因此成了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不过这款车一直没有上市。后来,纳智捷又推出了纯电SUV-U5,可惜一直没有掀起什么浪花。这不是因为对手太强了,而是因为纳智捷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太慢了,就连推出的这款纯电SUV还是一款油改电的车型。这就是起了个大早,但什么也没捞着。

不难看出,东风裕隆也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分得一杯羹。奈何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主流水平,而且还不愿意像比亚迪那样彻底放弃燃油车,导致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如果纳智捷能早几年抓住新能源的风口,或许现在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了。与其说东风裕隆倒在了新能源的浪潮之中,倒不如说它是败给了自己的无能,这种发展模式被时代淘汰是必然的。

虽然东风裕隆倒了,但它还是有一些剩余价值的。除了土地、厂房、汽车实验室等这些资产之后,东风裕隆还同时具备传统燃油和新能源的生产资质,以及整套的生产线和设备。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东风裕隆的生产线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可利用价值到底有多高还说不准。此外企业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东风裕隆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新区,熟悉这里的人应该都知道,该区域产业配套非常齐全。

但比起这些剩余价值,东风裕隆的70亿巨额债款更让人望而却步,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字,背后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只有东风裕隆知道。虽然企业从去年11月就开始对外招商,今年3月和7月又先后两次在官网发布招商公告,但几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至今依旧没有人愿意接手。最近几年宣布破产重整的车企不止东风裕隆一家,从2020年至今,已经有猎豹、众泰等多家知名车企宣布重组。以众泰为例,宣布破产之后没过多久就已经有人顺利接盘。而东风裕隆在破产重组的名单上一待就待了大半年。

除了70亿巨额债款之外,导致东风裕隆频频招商无果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开出的招商条件并不低。从企业在官网发布的招商公告中可以看到,意向投资人需要符合七大基本条件。其中明确提出投资企业要以新能源汽车研发和销售为主营方向,还要具备与投资项目相适应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以及生产能力,另外还要拥有充足的资金,以确保后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公告中还提出如果投资人想要投资的话,就得再拉一个符合条件的车企一块投资。

光是这些条件往那一摆,就能将无数投资人拒之门外。要是按照这些条件筛选的话,那最后恐怕只剩下百度、小米这些跨界玩家有机会接盘了。但是东风裕隆目前拥有的资质,对很多造车新势力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吸引力。那些既有资金又有实力的车企,恐怕看不上东风裕隆。在这种形势下,东风裕隆或许应该放宽条件,这样才能给自己更多活下去的机会。

不知道“东风裕隆”这4个字什么时候才能从破产重组的名单上划掉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东风   困局   销量   新能源   油耗   加油站   车型   消费者   品牌   汽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