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泰安那些事十八:这伙人在泰安打架斗殴、居然还不犯法

欢迎来老泰安人这里,听老泰安人和你聊天拉点故事。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不过今天的故事讲的并不是中秋节,咱大泰安在疫情之前,每年阴历四月也有一个大活动,就是泰山东岳庙会。

在历史上,按照惯例,每届东岳庙会的最后一天,为了纪念东岳大帝寿诞,都会有一场庙会的压轴大戏——东岳庙打擂!

除了您知道的燕青打擂,那精彩的龙争虎斗还有不少。

合法打架!大家还呐喊助威呢。说点燕青之外的精彩相扑。

老泰安人!上错图了吧?这个是纽约的相扑手……不好治啊……

泰山东岳庙自汉以来,历经千年发展,至宋已发展为“总为屋七百九十有三区,缭以崇墉,表以双阙”(宋曾肇《东岳庙碑》)、俨若王居的京东第一大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前后举行的东岳庙会,使岳庙崇祀达到高潮。据宋人张师正《括异志》卷五《张太博》云:“太山庙据县之中,……岁三月,天下奉神者悉持奇器珍玩来献。”

又宋人王暐《道山清话》云:“每岁三月二十八日,四方之人集于泰山东岳祠下,谓之朝拜。”这时举行的打擂活动,更为东岳庙会增光添彩。

当时五岳各庙的演武擂台,大都搭设于大殿之前的露台之上,以表礼神之意。擂台设在大殿嘉宁殿(金元时改名仁安殿)前,即《水浒传》中所云:“朝着嘉宁殿,扎缚起山棚”,其后便是擂台比武之所。比赛一般由当地官吏主持,兼充当裁判,擂台前摆有香客募献的“利物”(奖品),据《梦粱录》“角抵”条记载:“其赏有旗帐、银杯、彩帐、锦袄、官合、马匹。”

简单说,当时有武功的人,尽可以上台打擂,跟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优胜者不但有大奖,有时还会被官府破格提拔,捞到一官半职。

旁观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整个岱庙里满满当当,能上去人的屋顶上都站满了人,伸着脖子看擂台上各路英雄你来我往,看到精彩处,喝彩之声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元代有个人,叫刘千。先讲讲这人的故事。

当时岱庙东岳庙会擂台上有一个霸主,报号独角牛,这家伙功夫高强,却是个武林败类,曾戏辱刘千的妻子和父亲。但这独角牛的功夫可真不是盖的,连续两年在岱庙擂台上独占鳌头,打赢了所有人,都连续两届的冠军啦,再赢一届,那就跟中国女排似的,弄个三连冠啥的终身荣誉奖了。

这第三年,独角牛说啦:“我在这泰安州东岳庙上,每年东岳圣诞之辰,我在这露台上,跌打相搏,争交赌筹,二年无对手,今年是第三年也。”

不好意思,今年刘千来了。

刘千是谁呢?

历史上还真有其人,这人是金末元初的著名武士。老婆都被戏辱了,那是个男人也忍不下去啊。

可不太凑巧,庙会打擂这会,刘千病了。

战斗力打折扣了。不过刘千聪明,不碰硬,用智取胜。当时场景是酱紫滴:

“呀!独角牛拽大拳,刘千见拳来到跟前,火似放过条蚕椽,出虚影到他胸前,刘千使脚去手腕上剪,他敢迤逗的到露台边,接住脚就往上掀。胖身躯怎回转?臂力的是刘千!”

刘千刘千诱使独角牛出脚,利用独角牛身躯胖大转动不灵的缺点,接住他的脚,把大胖子摔到了台下!生生地把人家牛牛的三连冠给打没了……哭死了……

这是合法打架啊。真功夫!不是套路表演。

(老泰安人:东岳庙会上比武,除了拳脚相见,还能动家伙用器械不?)

相扑的时候不行。上面刘千打独角牛,包括燕青打任原,都是相扑,是“既有踢打又有摔拿的武术散打形式”。不能用武器,不能打胯下,不许暗算,拳脚摔抱扛扭皆可。

怎么样?其实那时候的东岳庙打擂,已经具备了现代功夫竞技的特点啦,讲究实战技巧,真功夫,那可不是现代一些武术套路的花架子。

相扑手不仅是力量的较量,而且更多地依靠赛技巧和斗智慧。一般以将对手摔倒在地为胜,采用三回合制,以决输赢。擂台上两雄相搏之际,台下观众的情绪也紧张到极点,整个赛场鸦雀无声,而当台上相扑手使出漂亮的招数时,顿时“庙里的看官,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采”(《水浒传》七十四回)。最后以获胜者取得“利物”,形成比赛活动的高潮。

但是哈,相扑之外,打擂也有专门的比棒,那就可以用武器啦。

在宋代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中,便演绎了号称“拦路虎”的东京武士杨温棒打“山东夜叉”李贵的故事。话本写道:

东岳庙会之月,“杨三官人(杨温)到这岳庙烧香,参拜了献台上社司部署。众社官都在献台上,社司道:‘李贵今年没对。’……李贵遂回头勒那两军使棒:‘谁敢与爷爷做对?’众人不敢则声。那使棒的三上五落。李贵道:‘你们不敢与我使棒,这利物属我。’”

杨温本来是到岱庙烧香的,本来没想打擂。李贵这么嚣张,杨温就看不下去了……

“那献台上,人丛里喝一声道:‘且住!且住!这利物不属你!’……杨三官把一条棒,李贵把一条棒,两个放对使一合,……那杨承局一棒,劈头便打下来,唤做大捷。李贵使一扛隔。杨官人棒待落,却不打头,入一步则半步一棒,望小腿上打着。李贵叫一声,辟然倒地。正是:好鸡无两对,快马只一鞭。”(《宋元小说家话本集》)

啥叫好鸡无两对啊,这宋话本说的啥词……

一招!就赢了。厉害!所以常言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老泰安人:那以前年年东岳庙打擂,咱大泰安人应该功夫也厉害吧?)

哎,这次老泰安人还真说对啦。

金代和元代,以及清代,因为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老百姓练武、比武戒心大得很。

老百姓练武,要造反咋办啊?

所以严禁百姓练武比武。元代最狠,咱都知道哈,当时好几户老百姓要合用一把菜刀。

清朝也够狠,雍正五年,清廷下诏严禁百姓演练拳棒,谁敢教武术、学武术,都得抓起来,东岳庙打擂这种会武活动那更是明令禁止!

这时候,延续千年的东岳庙打擂成为绝响。

不过,东岳庙打擂,确实对咱大泰安的民间习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说燕青打擂用的“燕青拳”,咱这儿叫秘宗拳,就在咱泰山脚下长期流传。所以雍正朝河东总督王士俊曾经在给朝廷的奏疏中说:

泰安古号神州,民俗强悍,颇称难治!

嘿嘿,俺们大泰安的人民,就是爱习武!就不让你清廷痛快喽!

现在东岳庙会的打擂,其实就是表演性质啦,也不是在最后一天打了,疫情之前在泰山东岳庙会的第一天就打完了。但咱们还是能从这种娱乐性质的表演中,体会到千年以前,东岳庙打擂的绝世风采!

好了,下次老泰安人再给您讲好听的老泰安那些事的故事!

站在老泰安那些事的视角,带给你一个更有深度的泰安。总有那样一些事、一些人、一座城让我们难以忘怀。在今日头条里搜索“老泰安那些事”关注下,稍后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泰安   雍正   泰山   话本   相扑   东岳   庙会   武术   台上   功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