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莫贪高收益,超过10%,就要做好亏光准备


发财难,守财难,理财更是难上难。


央行提醒我们,收益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心理准备。


早年在老家时,很多亲戚朋友借钱给高利贷机构,好点的能拿两三年高息,后来基本都是有去无回。


一个徐州的朋友曾讲起一个故事:他们镇上有个理发师,开了十几年理发店,与各种人都熟络,人看起来也忠厚实在,他一直以高息吸收别人的存款,结果突然有一天人去楼空,连人带钱人间蒸发了。


一个朋友,买了自己公司的理财,结果后来公司破产,不但丢了工作,一百多万也石沉大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渠道是很有限的,银行存款太低,股市长期低迷,房产投资过大且风险不小,如果胆敢玩点期货、黄金、外汇啥的,很可能就秒变散财童子了。


虚拟货币,或者时下新兴起的NFT数字藏品,更是有灭顶之虞。


很多朋友喜欢购买理财产品,尤其是出于对银行天然的信任,更青睐银行的理财,然而这些产品就一定安全、靠谱吗?


P2P的买入门槛最低,此前曾热极一时的P2P,在不断的暴雷声中,洗劫了多少家庭的一生心血。


经过了几年的清理,目前基本没人买P2P了,但是很多人却没有逃过其他所谓理财产品的暴击。2020年至今,一些正规的理财也开始暴雷。


2020年2月份,工行代销的鹏华聚鑫固收产品发行,总规模约40亿,预期年化收益4.1%,100万起步。凭着客户们对国有大行招牌的信任,以及理财经理对客户“高净值人士”的吹捧式PUA,大量对外销售。结果到了2020年8月,这款产品宣布提前中止,30天后给钱。然后呢?它9月份再发公告,说10月给钱;10月份到了,还是没有兑现。

大多数客户不知道的是,这款产品部分投向了海航债券,而海航集团每况愈下,濒临破产。工行给出的兑付方案是先给50%的钱,剩下的50%的钱1年以后给。至于4.1%的收益,没有了。按照管理方的说法,如果强制处置资产,甚至可能亏损40%的本金。

即使你看明白了产品说明书,即使你买的是是银行自己的理财,也无法100%的保证所购买的产品完全安全。

提醒大家,现在早已不存在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了。早在2018年,央行联合银保监会等机构联合发布资管新规,明确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是“保本保收益”型理财再也没有了。现在如果有人再告诉你某种理财产品是稳赚不赔的,那就是违法。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并非100%安全,这就是其产品风险的基础所在。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投向一些企业债券,也有的通过信托理财产品、私募等其他方式给经营情况不佳、融资受限、蕴含较高风险的企业提供资金。


疫情的持续影响、全球地缘冲突和经济趋冷,已经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暴雷,其关联的理财产品风险日益突出,危害越来越大。

今年上半年,由“红码”引出的许昌农商银行400亿惊天大案震动全国。

村镇银行规模较小,管理松散,他们利用互联网存款的便捷性,很容易绕过现行规定高息揽储,然后将存款贷给金融集团或者品质一般的项目,实现了规模快速膨胀。而一旦贷款回收困难,就很容易出现无法兑付的结果。

今年6月,第一财经曾发布文章《1651家村镇银行现在怎么样?鲁冀豫数量最多,全国122家为高风险》,详尽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及问题。文章提到,据央行统计,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共有122家村镇银行为高风险机构,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29%左右。

连银行自身都亮起红灯,这对于老百姓是一种何等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要谨慎看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能仅仅因为代销银行名气大,或者看起来回报诱人就盲目投资。

更要擦亮眼睛,识别套路,远离那些网络骗子理财公司。






最后一起来看看央行给大家支的招:



金融防骗小贴士—— “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一看”,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二问”,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


“四不要”,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收益   高息   本金   央行   投向   凡人   理财产品   风险   银行   金融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