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有多大

大寨,这个曾经响彻全国的名字,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在它归于沉寂的几十年里,不时因为某种因素就在我心中记忆的长河里荡漾而起、回忆起少年时农业学大寨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点滴。因此,去大寨看一看,就成了我多少年来的一个美梦。终于,我在北方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经过长途奔波走进来了。

来到大寨,我就急不可待地首先登上了虎头山。站在高处,放眼整个大寨全貌,令我不由感慨万千:这就是大寨,大寨原来是这个样子?它并没有特殊之处啊,普通的和太行山下众多的村庄一样并无二致,可为什么在我及许许多多的人的心目中,它仍然如圣地一样珍重?仔细想来也简单,那就是,大寨,带给几代人的回忆太丰富也太沉重了。

大寨曾经拥有的辉煌,无疑离不开人民领袖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像毛泽东那样对农民有着无与伦比的深厚感情的领导者,空前是肯定的,绝后也说不上。正是他的那个"农业学大寨"号召,把大寨大队这个太行山区的小小山村推向了全国农村的巅峰,使其成为了农业战线的一面光辉旗帜。而三次到访大寨的周恩来,无疑是毛泽东号召的最积极、最好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没有他的倾力助推,大寨同样不能成为大寨。

大寨历史展览馆的广场上,伫立着陈永贵的一座雕像,在夕阳照辉下显得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对于陈永贵,无论怎么说,他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奇迹式人物。由于他的如孙悟空神一样的横空出世,使得干旱少雨、土地贫脊的北方山区农村,找到了一条农田改良增收的好路子。那可是农业生产一个真正的突破,不是什么人都能想到而又能够做到的。如今许多山区的粮食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吃的老本仍然是遍布全国的大寨田。也正因为如此,他从一个党组织中的没有编制的最小的官一步跃为副国级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他祖坟上冒岀了浓浓的青烟了。尽管后来他又被打回原形,但谁能又否定的了这个历史人物曾发挥过的巨大作用?

在大寨,有一座墓地让我突遇后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解,那就是一代文化巨匠郭沫若竟安息在这里。是什么原因让集大文豪、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高级领导于一身的郭沫若选择长眠于此,恐怕世人谁也难猜到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名驰名中外、深谙风水学的考古学家,他人生的最后归宿,不是回天府之国的四川故乡,也不去作为副国级领导人去逝后最应去的八宝山,而是远离亲人、远离文化及官场同类,选择孤独来到僻静的虎头山,并非是心血来潮盲目为之吧?好在,还有陈永贵与他相伴,可一个学富五车的文化巨人,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他们之间又能聊些什么呢?

那天,我特意没去县城住,而是留宿在了大寨,我还想在夜里的大寨多沉浸一段时间,多体味一下大寨滋味。大寨,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成为共和国的一段重要历史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是喜欢的。晚上的大寨,一片寂静。我独自漫步在它的大街小巷中,享受着它梦幻般的历史和今天安静祥和的气氛。我在不知不觉中漫步到了陈永贵的故居前,在昏暗的灯影里,伫立良久,追忆他不平凡的人生片段。我围着村大院转了好几圈,希望现任的村书记、曾经的铁姑娘队长郭凤莲,能忙完公务突然从村简朴的办公楼走岀来,与我攀谈几句,因为我心中有好多疑问要问,但我知道,这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夜里的大寨,此时很是空寂,街上少见有人行走。我走在里面,感觉象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幽灵一样,陷进了山村无边的黑夜,找不着北。已经很晚了,天气越来越冷,我逐渐失去了游走的兴致,便急匆匆回到了温暖如春的窑洞。

可躺下后一时又难以入睡,便胡思乱想一番。说起来也怪,似乎还有些诡异。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农村影响最大的大寨大队和小岗村,都是很小的村庄。大寨实在不大,一共四百来口人;小岗是真小,只有二十户人家,老少上百口子。按常理,象它们这种巴掌大的小村,是怎么也折腾不起什么大事来的,可他们偏偏就在世上搅起了大风大浪,影响了全国农村的两个极端对立的走向。如今,大寨模式已成过眼烟云,而小岗村渐行渐远的背影还在继续影响着全国乡村发展的蹒跚进程,象一味药效持久的中药一样仍然没失去效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大寨   郭沫若   太行   虎头山   考古学家   山村   山区   农村   文化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