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哈尔科夫大败,是怎么回事?

乌军最近在哈尔科夫的反攻已经夺回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人完全意想不到,这个时候乌军还有能力发起这样一场攻势,而俄军竟然呈现兵败如山倒的态势。

目前战场的态势大概是这样的,乌军拿下了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库皮扬斯克市区西部,前锋已经推进到距离边境不到十公里的地方,南边的红利曼也非常危险。

这场从9月6号开始的攻势,有两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是乌军狂飙突进的速度,四天推进100公里,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二是沿途的俄军抵抗意志很低,看到乌军就跑,没有俄军的配合,乌军根本不可能推进这么快。

俄罗斯几个月才拿下的地方,几天就丢光了,我看战报都不敢相信,反复看了N次,俄军这么拉垮了吗,还真就是这么拉垮。

不过俄军人员装备损失不大,倒不是他们守得好,而是因为跑得飞快,乌军根本追不上。

那么,俄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大败呢?

首要原因,就是开战以来一直说的俄军兵力不足。

俄军在哈尔科夫东部就没多少正规军,伊久姆在几个月前的确有俄军重兵,但是打下红利曼之后,伊久姆集群的俄军便陆续撤回了国内休整,或者调到了别处。

最前沿的巴拉克列亚,是伊久姆的西部屏障,极为重要,按理说应该重兵驻防,但现实是,俄罗斯只在这里摆了一千多民兵预备役部队,连正规民兵都不算,加上两个特战分队,而在伊久姆、库皮扬斯克、红利曼,也没有几个俄军正规军。

也就是说,俄军在哈尔科夫东部的防御,实际上就是个空架子,只有少量特战,外加民兵预备役,为什么俄军不增援呢?

因为真没有多少兵。

俄军进入乌克兰一共也就十万出头,赫尔松去了两三万,南部战线又去了绝大部分,能留给哈尔科夫一线的兵力很少。

俄高层一直不想动员,主观上是因为俄罗斯不想扩大事态,想着把俄乌局势停留在“特别军事行动”的层面。

但客观上动员的困难也很多,因为动员是需要体制衔接的,过去俄罗斯的军队体制,一级是正规军,二级是预备役,三级是地方工作人员。

只要战争发生,地方工作人员可以动员当地适龄兵源先进入预备役,而预备役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升格为正规军,这套体制继承自前苏联,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总体来说还是能用的。

但是2009年,谢尔久科夫上台后进行的军改,废除了这套动员体制,俄军被职业化,职业化的好处是能以低成本应付低烈度战争,但坏处也很明显,职业化军队搞搞反恐还可以,并不适合真正的战争,这个弊端已经被美军验证过了。

后来,俄军一直没有恢复这套动员体制,这就造成了俄军难以动员的困境,但很明显,以现在的战场局势,单靠这十多万职业合同兵是无法应付了。

俄军的总兵力倒是不少,海陆军三军编制各30多万,合计100万左右,但有两个大问题,一是陆军只有30万左右,这数量明显不够,而且俄军大部分还是义务兵,义务兵根据法律是不能出国作战的。

俄军自己宣称有四十万合同兵,但是不可能全部派去乌克兰,起码得留一半守家,10万进入乌克兰,另外10万轮换。

所以俄军目前理论上最高兵力确实只能是十万,这么点兵力根本不可能解决乌克兰,理论上俄军有两个办法解决,要么动员,要么将占领的地区公投入俄,那样义务兵就不算出国作战了。

所以俄罗斯才会急着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搞公投。

第二个原因,就是乌克兰有北约的情报体系支持,事先已经知道了哈尔科夫俄军的防御是空架子。

为什么我敢肯定这一点呢?

因为乌军这几天都是狂飙突进,几乎不做停留,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在巴拉克列亚遇到俄军特战分队抵抗时,直接绕过了正面,直插后面,而且到了后方,依然开足马力狂飙,沿途遇到一些俄军抵抗也不恋战,而是直接穿过。

要知道,乌军本身也就出动了一万多人,如果乌军认为对面有俄军,且俄军会抵抗的话,是不可能这样狂飙突进的。

很显然,就是知道俄军在这里没几个人,俄军在哈尔科夫摆了个空城计,乌克兰的情报体系固然看不出来,但北约的情报体系不是瞎的。

第三个原因,可能涉及到内部俄罗斯激烈的博弈。

此次大败之所以不正常,还体现在俄军的援兵迟迟不来,援兵到底在哪里,和空天军到底在哪里一样,成为了俄乌冲突的两大未解之谜。

哈尔科夫南边卢甘斯克就有中央军区的部队,边境上俄军一样有部队,距离并不远,从边境到库皮扬斯克也就20公里,一脚油门就到了,可是好几天都不来,这太不正常了。

我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俄罗斯内部博弈非常激烈,这种激烈博弈的证据体现在哪里呢?

9月3日,俄罗斯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卢克石油的董事会主席马加诺夫在莫斯科一所医院被发现身亡,目前说法有两种,官方说法是“病亡”,民间说法是被人从6楼窗户扔了下去,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除了马加诺夫,今年身亡的寡头还有7个,分别是:

1月份,俄气运输部部长舒尔曼在圣彼得堡家里被捅死;

2月份,俄气结算中心副主任丘拉科夫在圣彼得堡家里上吊;

4月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前副行长阿瓦耶夫在莫斯科家里先杀了老婆孩子,然后自杀;

诺瓦泰克公司前董事长普罗托谢尼死于西班牙一栋别墅,死因不明,诺瓦泰克是俄罗斯最大的私营天然气公司;

5月份,卢克石油的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萨博坦被发现死在一个地下室,死因为“心力衰竭”;

6月份,乌拉尔能源公司前总裁奥加列夫死于莫斯科一处豪宅,死因同样不明。

7月份,俄气工业集团的北极项目承包商尤里•沃罗诺夫被发现死于圣彼得堡自家豪宅的游泳池,死因为头部中枪;

如此多寡头身亡,充分说明了一点,俄罗斯的内部斗争到了你死我活的白热化程度,不排除斗争蔓延到了军队内,所以才会出现增援迟迟不到的怪象。

第四个原因,则是乌军这次的战术确实打得不错。

乌军这次的战术是先用国土防卫旅上去送一波,然后精锐再开着皮卡、装甲车突破,俄军有点被这阵仗吓到了,并且乌军遇到钉子就绕过,快速机动到后方,比如乌军在进攻巴拉克列亚的时候,其实当地民兵预备役和特警是有抵抗的。

但是乌军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从南北两侧绕过,直插后方,这个战术明显让守军阵脚大乱,另外从战略上,乌军在赫尔松的进攻声势很大,牵制了大量的俄军部队,虽然乌军在赫尔松方向损失很大,但的确成功麻痹了俄军,以致于俄军完全没想到乌军会在哈尔科夫来一波。

从政治上来说,这次大败影响极为恶劣,德国外长马上就宣布继续援助乌克兰,这是打出信心了,如果俄罗斯在战场上继续拉垮下去,那么就算对欧盟全部断气,欧盟依然会硬撑着继续跟俄罗斯耗下去。

其次,从民心上说,俄军这次的表现,势必重挫其在哈尔科夫的民意,哈尔科夫本来是个亲俄区,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是和卢顿两州一起造反的,但是当时俄军没有进入哈尔科夫,导致哈尔科夫的亲俄武装孤立无援,损失惨重,不少人认为自己被俄军卖了。

所以在八年后,当俄军再次进入哈尔科夫时,亲俄民意已经大大减少,就算心里亲俄,也不敢再轻易表态,而此次俄军这样溃败,乌军回来后肯定对亲俄势力进行打击,等于又把亲俄人群卖一次,俄军后面要是还想再打进哈尔科夫,恐怕不会有什么民意支持了。

连续被卖两次,再亲俄的人也会绝望。

对俄罗斯内部来说,这场惨败影响也会非常深远,过去,以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政权这么多年来都不愿意使用皇俄,而是对皇俄又拉又防,需要时使用他们,用完了马上扔在一边。

早在八年前,皇俄派便要求对乌克兰强硬,但是官方置之不理,这次惨败后,俄罗斯舆论已经骂声一片,皇俄势必进一步得势,西化派进一步失势。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这次大败已经成为事实,希望俄军客观对待,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还抱着“十万合同兵轻松击败乌克兰”的幻想,那这种大败日后恐怕少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俄军   赫尔   北约   乌克兰   莫斯科   义务兵   预备役   正规军   民兵   俄罗斯   兵力   狂飙   动员   体制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