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到、宜吃鱼!养生多吃这3种鱼,营养丰富,顺应时节好好过秋

随着出伏的日子慢慢远去,天气渐渐从炎热变为凉爽,人们也总算嗅到了一丝秋天的气息。

中医所说:“养生要顺应时节”,既然初秋已至,夏季以“放”为主的养生方式自然不合适了。秋季养生,需要为冬天的寒冷做好准备,保护身体免受寒气的侵扰。因此,秋季养生需以“收敛”为主。

秋季养生需“收敛”,食鱼为最佳

饮食是养生重要的一环,秋季有什么能够帮助收敛的食物?鱼肉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鱼肉脂低而味鲜,排湿气,护肾脏

初秋时节,“秋老虎”是最需要提防的。所谓的秋老虎,指的是夏天还没有完全过去,秋天和夏天交接的时间段

如果在这个时候过于进补,身体因炎热而运化效率低,反而容易造成肥胖等负面健康的症状出现。因此,在秋老虎的时间段,既要进补,也要有所收敛。脂肪低而营养丰富的鱼肉,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避免了肥胖的情况出现,身体湿气慢慢排出,还能起到减轻肾脏负担的效果。

另一方面,鱼肉蛋白质丰富,提高免疫力

秋季养生以收敛为主,天气开始转凉转燥,如果感冒了,身体虚弱被寒气侵袭,养生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来说,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感冒,风寒等疾病风险降低,也更有利于打好秋季“收敛”养生的基础。

除此之外,鱼肉针对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这些都是在夏秋交际,温差较大的时间段,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的疾病。适当食用鱼肉,定然是初秋最好的养生方法之一。

初秋吃鱼对健康有不小的好处,可能不少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了。但是,鱼的种类丰富多样,选择最合适的种类,争取最高的养生效率,才是正确的选择。

秋季养生的朋友:这3种鱼非常适合这个时节,推荐尝试

①“红烧即经典”——带鱼

说起带鱼,想必大家最熟悉,也最经典的烹饪方式,就是红烧了。红烧带鱼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最爱。

即便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带鱼中的蛋白质含量也是鱼类中数一数二的,每100g包含大约19g,秋季食用带鱼,补充蛋白质,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险,从而能够打好养生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医林纂要》中提到,带鱼能补虚,解毒,促阳。生发体内血气和阳气,和秋季“收敛”的主题相互契合,对健康大有裨益。

“滋补之王”——鲶鱼

在众多的鱼类中,鲶鱼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综合起来是最丰富的,因此,鲶鱼也有着“滋补之王”的称号。

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身体健康基础可能比较差,想要提高进补和收敛的效率,脂肪和蛋白质丰富的鲶鱼,自然是最为合适的选择。而且鲶鱼刺少肉多,也的确适合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来食用。

③“味鲜肉肥,去燥去火”——鲈鱼

说起秋季养生,在收敛的同时,也要避免身体被燥气侵入。秋季空气寒凉干燥,燥气入体,轻则影响情绪和生活,重则出现上火,失眠,头晕等不适症状。

而在中医的观点中,鲈鱼味甘性平,滋阴补阳,归肝,脾,肾经,就滋补去燥而言,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而且鲈鱼味鲜肉肥,在秋季一饱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健骨养生,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这3种鱼非常适合在初秋养生食用,以促阳,滋补,去燥为主,打好身体基础,健康且平和的度过秋天。

不过,老祖宗同样还说过一句话,叫做“贪多嚼不烂”:

即便是鱼肉这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也不建议在初秋的时候过量食用,

研究表明,鱼肉中的脂肪酸含有一种稀酸类物质,它能够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功能,如果鱼肉食用过多,可能会出现流鼻血,咳血,以及伤口不易愈合的情况出现

另外,鱼肉普遍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质,鱼肉食用过多,也会给肝肾带来不小的负担。

因此,建议鱼肉每周食用2到3次即可,适量的才是健康的。

总而言之,初秋食鱼,营养健康好度秋,推荐各位进行尝试。选择合适秋天的鱼肉种类食用,也能起到最好的养生效果。适量食用,切勿贪多,合理养生,是秋季维持健康的基础和准则。

参考资料:

[1]饮食 秋天想进补?您可以试试吃鱼!知乎日报,2020-9-4

[2]鲍佳彤, 杨淇越, 宁云霞,等. 老年营养鱼肉的研发及营养学评价[J]. 肉类研究, 2019, 33(5):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初秋   秋老虎   鲶鱼   鲈鱼   带鱼   鱼肉   蛋白质   时节   秋季   秋天   营养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