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孔,知天下-解锁历史典故之孔庙篇

孔庙,又被称为“至圣庙”,是我国历代王朝祭祀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极具东方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庙”。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核心场所。原名为文宣王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规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贴裹,群龙竞飞,具有明显的东方建筑特色,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山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2 杏坛

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现杏坛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庙的正殿。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扩建,位置后移。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金代在坛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重修,明穆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建。

奎文阁

3奎文阁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改为七间,清乾隆皇帝题写阁匾。“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中记“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

在孔庙里流传着这样一些有趣的"典故",您听说过吗?不妨一起来探秘吧?

“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棂星门

在孔庙棂星门的两旁,树立着一块石碑,俗称“下马石”。对现代人而言,这块石碑与其他古建筑前的石碑似乎没有任何不同,它是那么的不起眼,以至于很多人从它身边走过时,丝毫不会多看一眼,更不用说驻足细看了。然而,同样的一块石碑,在古代却有着不一一样的意义。

自汉代以来,历代皇帝对孔子尤为重视,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有12个皇帝20次亲临曲阜祭祀孔子,为了表达对孔子的尊敬,皇帝下令在孔庙前立此碑,目前所知,最早的下马碑是立于金明昌二年(1191),金章宗诏令在曲阜孔庙前置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下轿,以示尊敬,就连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辇而进。

“勾心斗角”


“勾心”



“斗角”

史料记载,按照孔庙的建筑规律,清代碑亭应建在大中门前,但清朝皇帝为了彰显自己,将石碑拥挤在碑亭周围,故在此出现了“犬牙交错”、“两角相顶”、 “巨檐相交”的建筑特点,即建筑学上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一词始见于唐代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是用来形容宫殿建筑之精美的一种艺术语言。

当下“勾心斗角”建筑成为了孔庙建筑群的一大亮点,成为了游客们必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之一,每每走到此处便能听到导游们向大家讲述,“勾心斗角”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如民间所流传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用尽心机,明争暗斗,相反,此处建筑凭借孔子 “仁”的思想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指引我们人际交往要倡导仁爱,遵守道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如孔子所提出的构建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

金声玉振坊,石刻,进孔庙的起点,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三间四柱式石坊,石鼓夹抱,4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朝天吼”。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4个大字“金声玉振”,笔力雄劲,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玉”字的点为什么点在了中间?

一般认为“、”在中间,意在突出孔子不上不下的中庸之道。

“五脊六兽”

“五脊六兽”是中国古代庑殿顶式建筑构造,有上脊五条,四角各有兽头六枚。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鸱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是镇脊之神兽,有祈福吉祥、装饰美观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

百闻不如一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欢迎您的到来!带着教师资格证、医师证,都可以免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孔庙   金声玉振   孔子   杏坛   石碑   勾心斗角   典故   祭祀   公元   解锁   皇帝   建筑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