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马斯克李显龙为何对未来形势担忧?寒冬将至我们做什么准备


就在这两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到华为老总任正非的一篇内部讲话,在这篇内部讲话中,任正非指出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未来10年应当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这将给华为带来市场压力,华为要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以便保证度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寒气袭来,华为要提前预备棉衣,华为几乎是我国今天做得最成功的企业了,但是即便这样,华为老总任正非还是居安思危,指出未来10年华为可能遇到非常艰苦的困难。不光任正非有这样的判断,前两天新加坡国庆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发表演讲的时候也从俄乌战争谈到台海危机,他说新加坡人要努力避免自己卷入到未来的大国竞争之中。

换句话讲,虽然新加坡经济今天是如此的成功,但是未来诸多的不确定性有可能把新加坡带入深渊,其实相类似的话我们此前也听到过,比如说今天的世界首富马斯克。马斯克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他的个人财富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将近两倍之多,而他的特斯拉汽车也是今天最成功的电动车企业,更何况未来10年未来20年将是电动车的天下。

但即便有如此大的优势,马斯克大概在半年前就指出他对未来全球经济很不看好,他感觉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将出现全球性的衰退。为此特斯拉要做好准备,特斯拉甚至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全球裁人计划,为什么要裁人?

跟任正非想的一样,以往的很多企业考虑的是规模化,我要先烧钱占领市场,我要先把规模做大,我要做到大而不能倒,哪怕现金流不是那么的充裕,哪怕利润率不是那么的高,但是只要我有规模了,在一个迅速扩张的市场上我就占得了先机。

而今天从任正非到马斯克,他们都提出规模恐怕不是最重要的了,未来要应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可能的经济衰退,现金流和利润率才是更重要的。为什么?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终归是要赚钱的,利润是决定你生死的,而另一方面现金流就像一个人的血流一样,一个企业一旦现金流崩溃了,现金没有了,那么哪怕你的规模再大你也会在一夕之间倒下来。

在过去这几个月,全球的政商名流都对未来全球经济抱不乐观的态度,这使得我们普通人也要想一想,在面临诸多不确定之时,我们应当怎么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悲观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因为确实我们这个世界面临了诸多的不确定性,首当其冲的问题当然是新冠疫情了,谁能想象得到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在到来快三年之后还没有消退。

甚至有人悲观地说,有可能未来疫情将永远与人类社会共存,就像我们必须呼吸空气必须喝水一样,恐怕病毒会永远的存在于我们的周边,所以很多发达国家现在已经放弃了它们彻底选择了躺平,可问题是躺平不是一条好的解决之路,大概每隔几个月有些国家病毒就要重新来收割一番。

比如说今天我们的邻邦日本,在7月份又遭到了一波大的病毒来袭,高峰的时候每天确诊数量高达二三十万人,虽然很多人说这个病毒已经产生了变异,它的致死率不是那么高,它的重症患者不是那么多,它对医疗系统的挤占没有以前那么可怕,可问题是架不住人多。

在我们国家一个城市哪怕出现了几例十几例,几十例阳性患者,我们都如临大敌,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一天确诊超过20万超过50万是个什么状态吗?更关键的是这种病毒它似乎没有抗药性,很多国家的疫苗没有什么作用了,打了疫苗照样得。

甚至被病毒感染过又痊愈的人他也没有抗体,不是说你被感染过了你就一劳永逸的,从此有抗体了免疫了,不是这样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感染的人都大有人在,这终归是一种病,得病了就需要挤占医疗资源,更何况这还是传染病,所以你越是躺平越不去应对它,那么未来整个经济受到的损失就越大。

两年多之前可能很多人都在想我们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快速地斩断传播链条,有没有可能就像当年非典一样,几个月之后,这个病毒就烟消云散了?到今天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幻想,所以很显然应对疫情是未来几年的主题,这个成本一定是巨大的,所以它一定会严重地拖累全球经济。

当然除了疫情之外更多的人感觉到世界政治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家没有想到疫情会延续三年之久,说实话又有多少人想到俄乌战争会延续半年多,甚至远远看不到结束的可能。

到8月底,这场战争已经打了半年了,我们以往就说过这场战争对于全球政治经济能源格局的改变将会非常的巨大,更关键的是现在几乎没有人能预测这场战争还要打多久,有人说马上就要进入到秋冬季节了,也可能在整个冬季双方会休战,只有零星的战火,等到来年开春这个仗继续打下去。

要知道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开始,整个乌克兰东部地区这个仗断断续续打了8年之久,但由于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所以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了解。然而这场俄乌冲突未来要持续多久呢,很多人都在盘算也许至少要拖到下一次美国大选,而随着战争的进行,这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是巨大的。

世界已经越来越被撕裂了,西方国家一开始设想它们的经济总量,是俄罗斯的几十倍之多,所以它们可以疯狂地制裁俄罗斯,然后使得俄罗斯经济崩溃最终投降。然而由于俄罗斯有着巨大的能源优势,所以西方世界的制裁几乎没有起到效果,反而几个月以来真正被放血的是欧洲而不是俄罗斯。

过往20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讲全球化,我们希望通过交通通讯的便利让全球变成一个村落,各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入到全球经济运转中,显然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

而现在由于俄乌战争的影响,逆全球化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建立自主产业链,比如说欧洲各国就说它们由于能源问题被俄罗斯绑架,所以今天制裁俄罗斯面临一个尴尬的境界,那么他们就有人讲了,未来他们有没有可能因为原材料的问题,因为工业制成品的问题,因为粮食的问题而被别的国家绑架?

所以很多国家现在开始反思,加入到全球化中对本国的经济安全是不是有利,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逆全球化,或者只是相对友好的一些国家抱团,而不愿意加入到全球产业的大整合之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貌似是把俄罗斯孤立起来了,可是它们又何尝不是把自己也孤立起来了,通过这几年的疫情我们其实深刻了解到了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那就是什么是经济,经济就是互通有无,经济就是不断交换,经济就是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每个人都能从经济活动中赚得更多。

可是一旦疫情来袭,关门关店经济活动没有了,交换活动没有了,那么这个经济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损失,其实经济全球化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真是不愿意看到一方面因为疫情自然地使得全球经济活动变得不频繁,另一方面又因为战争的威胁人为的我们再进一步造成全球经济活动的不频繁,那么自然我们的经济就寒气来袭了。

除了疫情和战争的影响,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大国竞争,到去年年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美国的80%,中国GDP总量在未来几年超越美国这几乎是笃定的事情了,连我们的对手也不怀疑了,但是我们经常讲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也是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在西方世界看来过往10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老大,所以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袖,任何一个敢于冒头跟美国竞争的国家都会被美国打压下去。历史上也确实美国几次把世界老二打服了,然而这一次情况有所改变了,从2016年特朗普当选开始,美国就不断地下绊子使狠招,希望能延滞中国经济的发展,以便维持它世界老大的位置,但是在过去几年这些招数都没有起到效果。

然而随着时间的迫近,整个美国政坛似乎都患上了恐中症,他们希望提出更多更新的方法来延迟中国经济的发展,来维持自己世界经济老大的位置,所以未来几年大国竞争将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主流。

而且以前的节目我们也跟大家说过,当一个经济体迅速崛起之时,它和周边经济体的共生形态将发生变化,比如说以往我国大量的从日本韩国进口商品,建交30年以来,我们有29年半和韩国是贸易逆差的。

然而就在最近几个月,我国和韩国贸易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从逆差变成了顺差,为什么?当我国经济强势崛起之后,以往我们跟韩国从互补变成了今天的竞争,不但中国市场上我们很难看到韩国商品了,在国际市场上反而我们还要和大量的韩国商品相竞争,所以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这不单是和美国竞争的问题,还要和美国所带领的一众西方国家竞争的问题。

那么有竞争就会有输赢,就会有先后,有可能有一些产业有一些经济会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未来全球经济不乐观的原因。然而讲到我们个人在未来全球经济有可能面临衰退之时,我们应当怎么办,我想过去两年很多朋友们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有传统智慧的,很多人都明白居安思危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未来有可能不只是居安思危,甚至要居危思危了。

我想对于个人而言在面临诸多经济不确定性之时,保有一份工作保有一份收入,能够维持家庭正常运转,减少投资理财带来的不确定性,把握好现有的资产,并能够使得资产咱们不说有多升值起码能够保值,我觉得这是一个最低的底线。

尤其是在面临诸多不确定之时,更要考虑到自己个人和家庭的资金链不要绷得太紧了,你想连华为老总都说华为未来不追求规模而要追求现金流和利润率了。我们作为普通人,我们的抗击打能力比那些大企业要弱得多,我们是不是更需要在寒气来袭之前为自己多准备几件棉衣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华为   未来   俄罗斯   现金流   韩国   美国   疫情   寒冬   全球经济   形势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