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仓美股,马云背后的男人,嗅到了什么信号?


风云已变。

01

“清仓式”撤退


阿里系大佬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就在昨天(9月8日),一则消息传遍了中文互联网。


资料显示,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的家族办公室正在迅速撤出美股市场,越来越多地专注私募市场。


蔡崇信的家族办公室叫蓝池资本,由蔡崇信与亚历山大·韦斯特(Alexander West)在2004年创立。


很明显,这是蔡崇信乃至马云的一个财富“后花园”。


根据蓝池资本在2018年初的披露,截至2017年底,该公司持有34家美股公司的股票,价值2.115亿美元。


到2021年3月底,该公司持有30多家公司的股份。



但最新的消息显示,到了今年6月底,蓝池资本持有的美股公司只剩下——


1家。


这是一家叫Blue Owl Capital的资产管理公司。哪怕是面对这根“独苗”,蓝池资本的持股比例也从去年12月的14%降至9.8%。


换句话说,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蓝池资本卖出了30多家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来了个——


清仓式撤退。


这些公司里,大多数还是知名科技公司,例如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推特等。


撤离美股后,蓝池资本去了哪?答案是非上市公司,清仓美股的同时,蓝池资本自2021年初以来已经在全球投资了10多家未上市的创业公司,涵盖体育、区块链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


投资轮次比较分散,从种子轮到后期轮次均有分布。


前段时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接连抛售比亚迪的股票,并不断增持西方石油公司股票,被吐槽卖出“新能源”,买入“旧能源”。


巴菲特在不断买入,蔡崇信家族在不断卖出,面对同样一个美股,两个大佬为何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或者说,蔡崇信家族嗅到了什么信号?


02

马云背后的男人


在清空美国科技股之前,蔡崇信早就进行了海外资本布局。


其中,有两笔大额资产引起外界关注,一个是NBA球队,另一个是曼哈顿公寓。


2018年4月,蔡崇信出资超10亿美元买下NBA布鲁克林篮网队49%的股份。


时隔一年后,蔡崇信以23.5亿美元完成了篮网队胜于51%的股份。


这个价格,直接打破了由鲍尔默收购快船时,创下的20亿美元历史纪录。


自此,蔡崇信以总计30多亿美元的巨资,成为了球队唯一投资人,同时也是NBA球队的第一位华人大老板。


在接手NBA球队后,蔡崇信又以超过7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篮网队的主场巴克莱中心。


除了买球队,蔡崇信还大手一挥,买下了位于中央公园的的公寓。


根据此前的报道,蓝池资本还从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奥奇手中买下了曼哈顿的一个高层复式,总价值1.88亿美元。



摩根大通为其提供了30年期、总额7150万美元的按揭。


蔡崇信能在海外买买买,那是源于他多年前的一次“豪赌”。


原本蔡崇信是代表AB投资公司去看要不要投资阿里巴巴。


结果去到杭州才发现,马云连公司都还没有,只有个运行了几个月的网站。


在和马云接触后,他决定干一票大的。



——辞去70万美元的工作,加入了当时只开出了50美元月薪的阿里巴巴。


当时蔡崇信的收入,用马云开玩笑的话就是:蔡崇信可以买下十几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蔡崇信对阿里最大的贡献就是融资和上市。


2000年前后,正值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后,融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如此处境之下,蔡崇信帮马云做过4次重要增资。


不但让阿里渡过行业寒冬,而且每一次增资都让阿里更上一层。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次增资,这一次他拿到了软银孙正义2000万美元的融资。


外界大多只关注到马云和孙正义两位主角,往往忽略了蔡崇信的重大贡献。


孙正义开口就是4000万美元,持有49%的股份。

4000万的诱惑力太大了,任谁都会脑冲血。


只有蔡崇信嗅到了背后的危机,凭借多年在投资界的经验,他非常清楚——


一旦让渡49%的股权,对公司的股权稀释过多,无论对后期的融资开展,亦或者是创始人对公司的掌控,都会出现重大危机。


企业寻求融资,结果创始人被踢出局的惨例,不要太多。


况且,自己放弃高薪来杭州,很大程度押注的就是马云这个人。


创始人出局对自己绝对是百害无一利。


基于此,蔡崇信说服马云和孙正义,降至2000万美元,认购34.4%的股份。


后续,蔡崇信帮阿里拿到了软银、富达投资、GGV共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


并且,协助阿里阿收购雅虎中国,拿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


自此阿里的“淘宝”地基构建完毕,成为国内头部电商平台。


2014年,蔡崇信带领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他参与了IPO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公司结构的设计以及承销商的选择。


多年后,马云评价蔡崇信——


“像蔡崇信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内部培养出来,只能从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上市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准备上市。而前期创业者把该犯的错误已全部犯过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有些投资上的错误根本不可逆。”


这也就不难解释,阿里上市前董事会有四个席位,其中一个就是蔡崇信,


而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中,只有两个是永久合伙人,一个是马云。


另一个就是蔡崇信。



与马云的频繁露面不同,蔡崇信极为低调,不参加采访。


因此,蔡崇信也被称为马云背后的男人。


03

清仓背后


美科技股回调明显,或许是蔡崇信清仓的原因。


今年5月18日,美股又暴跌,标普500指数跌4.04%,为2020年6月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道指跌3.57%,创2020年6月11日以来最大跌幅。



此番暴跌,受影响最多的是六大科技股——


苹果跌5.64% ;


特斯拉跌6.8% ;


亚马逊跌 7.16%;


微软跌4.55%;


谷歌A跌3.93%;


Meta跌5.12%。


据21财闻汇梳理,六大科技股共蒸发4531亿美元。


美股暴跌的同时,中概股也在上演着“退市潮”。


“中概股回归”也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词。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20日,中概股经历了两波大型退市浪潮,共有超过170家中概股企业退市。


中概股退市的背后,一方面是中美对抗的缩影之一,另一方面是受到美国持续的通货膨胀引发的股市动荡。


从大环境来看,美国对中国股的监管趋严。


相关的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强化中概股的监管政策,扩大限制交易名单,实施《外国公司问责案》......


后续,中概股的退出数量,会随着监管环境趋严,而有所增加。


目前,中概股为了对冲美股动荡风险,以及处于自身交易考虑,一般选择回港二次上市,亦或者是介绍上市。


可以预见的是,中港股回A,以及回港潮即将到来。


疫情后,美国通过多次扩张信用,拼命印钱,引发通货膨胀。



现在到了咽下苦果的时候了。


美国六月份的通胀数据飙至9.1%,直接干到了爆表的情况,创40年来新高。



即便美元此前连续加息3次,6月份的CPI不但没有控制住,反而通胀速度升高了。


这个信号极其的不妙。


通货膨胀的可怕之处,货币贬值,物价飙升,导致整体信心匮乏,购买力消退。


时间到了7月份末,CPI才有点下降的趋势,整体通胀率为8.5%


CPI得以下调,是以加息为代价的。


加息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少了,对股市影响最大。


鲍威尔此前已经一改常态,表示要坚决加息将通胀遏制下去,不能再放任美国国内的通胀恶化。


一句话,直接把美股给吓尿了,导致跌势不断加剧,破灭了牛市重启的希望。


据CME美联储观察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在9月份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上升至72%,而上周五概率仅为57%,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8%,上周五为43%。


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升温,从此前的温和加息,可能演变成暴力加息。


加息对美股冲击巨大,科技股会尤为痛苦。


蔡崇信清仓并非个例。


根据SEC披露的文件显示,微软的首席财务官Amy Hood以每股259.46美元的平均价格出售了总数75351股微软股票,套现约为1955万美元。


微软的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 也出售了超1400万美元自家的股票。


04

结语


在坊间,一直流传着大A和美股的关系是跟跌不跟涨。


可在今年5月以来,大A罕见地走出了独立行情。


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导致全球股市承压时,上证指数站上3300点。


大A能够在全球市场一片萧条中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中国资产受到全球投资者认可。


中国企业不再以赴美上市为马首是瞻,逐渐回A、回港、亦或者是赴欧上市。


这一系列信号背后,一场金融博弈正徐徐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崇信   阿里巴巴   通胀   阿里   微软   美国   科技股   信号   资本   美元   男人   公司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