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与北斗导航产业链概念梳理

一、北斗导航

1、基础设施

卫星制造:航天五院、中国卫星

卫星发射:航天一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

地基增强系统:千寻位置、海格通信

星基增强系统:中海达、千寻位置


2、基础元器件

射频芯片:和芯星通、武汉梦芯、海格通信、中科微、中海达

基带芯片: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华力创通、东方联星、北斗天汇

板卡:海格通信、北斗星通、振芯科技、司南导航、中海达

天线:华信天线、海格通信、华力创通、振芯科技、立方盛

手机导航:联发科、海思、展讯、博通


3、终端和系统集成

海格通信、振芯科技、中国卫星、华力创通、北斗星通、南方测绘、中海达、华测导航、华阳集团、路畅科技、均胜电子、合正电子、德赛西威


4、部分细分企业名单

1,海格通信:军用无线通信设备龙头。

2,北方导航:公司在制导控制、导航控制、探测控制、环境控制、稳定控制等领 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合众思壮:专业从事卫星导航领域和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相关业务。

4,中国卫星:主营卫星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卫星应用技术综 合信息服务等业务。

5,华测导航:专业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

6,北斗星通: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以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助 力导航产业发展为己任,为全球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

7,神宇股份:专业从事射频同轴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8,华力创通:国内仿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是一家专注于从事卫星导航、雷达、 卫星通信的企业。

9,四创电子:主要从事雷达产业、智慧产业、能源产业。

10,四维图新:一家专注于导航电子地图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

11,超图软件:一家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的企业。

12,国科微:长期致力于存储、智能机顶盒、视频编码、物联网等领域大规模集 成电路及解决方案开发。

13,中海达: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生产、销售。

14,移为通信:业界领先的无线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15,盛路通信:主营业务涉及三个领域移动通信领域、汽车电子领域、国防军工 领域。

16,烽火电子:国内设备通信科研生产核心骨干企业。

17,振芯科技:公司围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元器件-终端-系统"产业链提供产品 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关键元器件、特种行业高性能集成电 路、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系统。

18,中国卫通:国内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

19,天奥电子:国内领先的时间频率企业。

20,金信诺:主营高端射频同轴电缆。

21,雷科防务:专业从事雷达系统、智能弹药、卫星应用、安全存储、智能网联 等业务方向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高科技企业。

----------------------------------------------------------------------------------------------------------------------

二、卫星互联网发展

卫星互联网,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系统、用户终端、下游应用、运营服务等环节组成,其特点是无需布设光缆、铁塔等大量基础设施,便可实现对包括两极在内的陆地、海洋、天空等地球表面完整、立体全覆盖,本质就是 传统航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拓展融合。

卫星互联网不受地面环境影响,对车联网、物联网等万物互联应用能提供更好支持,网络不会受各类灾害影响而中断。近年来,世界航天科技强国纷纷公布或实施自己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这些计划通过发射成百数千颗卫星,实现对地球完整覆盖组网,卫星采用相控阵天线与高通量技术,可以为地面用户提供数百兆带宽的超低时延宽带接入。

这条新赛道上,大国和科技巨头是两大主角。

2022年7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表示,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多媒体低轨卫星系统初始组网,分阶段建设全球覆盖、技术先进、高效运行的卫星互联网。

2022年5月,韩国拟建设独立的航空航天机构,综合管理民用和军用航天项目,重点提出通过产业的集群化管理来发展本国的太空与卫星通信产业。

2022年4月,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推出最新《太空司令部商业整合战略》,这是美国军方官方首次发布商业太空整合战略,试图将商业航天能力整合至国防领域。6月通过的《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提案明确建议太空军更多利用商业卫星数据。

俄罗斯准备推出由600多颗卫星组成的“球体”星座,计划2024年前实现宽带卫星互联网覆盖本国全境。


同时,头部企业也相继加快部署节奏。

SpaceX的星链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卫星互联网星座,截止2022年7月,SpaceX的星链打破该公司在一年内进行的轨道发射记录。

德国一家公司计划发射600颗近地轨道卫星,星座部署将于2024年开始。国际卫星组织、欧洲卫星通信组织等也在逐渐谋划将传统通信卫星替换为更先进的高通量卫星。

英国政府主导的Oneweb星座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星座,oneweb计划2022年完成第一代星座最初计划(共648颗卫星)。

亚马逊2022年4月宣布将与3家火箭公司合作推出以卫星提供全球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柯伊柏”项目,这成为继“星链”之后,美国科技巨头布局卫星互联网的又一大事件。项目计划将3200多颗卫星部署在近地轨道,为地面提供高速宽带服务。


卫星互联网应用

卫星通信可解决地面通信覆盖不足等问题,具有经济和战略双重意义

地面通信难以实现全球人口覆盖。在沙漠及山区偏远地区等环境下,传统地面通信铺设技术难度大,而且运营成本高,通过部署传统通信骨干网络在互联网渗透率低的区域进行延伸普及存在现实障碍。目前,地球上超过70%的地理空间,涉及 30 亿人口未能实现互联网覆盖。甚至在发达国家,互联网也未能实现全面覆盖,比如美国仍有约 4640 万人未使用互联网。建设卫星互联网是解决地球“无互联网”人口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网络信息地域连续覆盖普惠共享的有效补充。

海洋作业及科学考察、航空宽带等场景的通信需求只能通过卫星网络来满足。由于传统地面基站无法在海上或空中铺设,卫星网络成为解决其通信需求的唯一解决方案。对于远洋航行的船舶而言,即时通信可满足船载设备、科考设备等的数据交换需求。随着物联网、智能船舶解决方案的发展,卫星网络可以联通行驶中的船舶与岸端数据中心,实现能效优化、工况监测等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应用。

以航空出行为例,2019 年全球航空客运人次超过 45 亿,乘客对机上工作、娱乐等航空互联网需求巨大。卫星网络具有带宽容量大、低成本、抗干扰性强、无地面建设费用的优势,成为未来机载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罗兰贝格数据,目前除北美后舱上网最为成熟,78%的航空已实现卫星网络覆盖,而其他地区均低于 30%,其中亚太地区渗透率仅12%。未来随着卫星网络技术进步及普及率提升,航空宽带市场潜力极大。


在国家层面,卫星通信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发生地震、洪水等灾害的情况下,地面通信通常会被破坏,灾区人民难以取得对外联系,大大增加了抗震救灾的难度。稳定的灾难应急通信将尽可能减小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同样,军事冲突也会导致地面通信被摧毁。相较于地面通信,卫星通信不受极端灾害和普通军事冲突影响,能够持续提供通信服务。比如,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摧毁中断了乌克兰地面通信服务,但 Starlink 很快就为乌克兰开通了星链网络服务,帮助乌克兰实现对外联系。因此,卫星通信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来网络向天地一体化无缝覆盖演进

2021 年 5 月,在 5G/6G 专题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要求 IMT-2030(6G)推进组要进一步提前谋划推动 6G 发展。2021 年 6 月,IMT-2030 (6G) 推进组正式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据白皮书指引,未来 6G 业务形成沉浸式云 XR、全域覆盖等八大业务应用。其中,全域覆盖业务借助 6G 所构建的全球无缝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使得地球上再无任何移动通信覆盖盲点,6G 业务将提供更加普遍的服务能力,助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 Starlink 的推动下,到 2030 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 400 亿美元。Space X 的星链计划大大刺激了全球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目前发射卫星数量已超过 2800 颗,服务覆盖 36 个国家,预计年底在全球拥有 50 万用户。随着卫星发射数量的不断增加,卫星互联网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摩根士丹利对全球卫星互联网的市场规模的测算,到 2030 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 454.26 亿美元。

10年内,中国卫星产业可能将迎来加速爆发

外部环境所迫,窗口只剩不到10年

依照过往经验,在这种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产业,中国可以慢慢积蓄实力,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体量稳步追赶,重演出现过很多次的“弯道超车”一幕。

但在卫星产业,这一套行不通,不仅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还可能永远不能翻身。


核心问题在于——轨道资源

虽然宇宙空间无穷无尽,但是并非所有空间都能用来放置卫星,毕竟如果离地球太远了,无论是观测、导航还是通讯,其意义都小很多,甚至可能脱离地球引力,因此只有在一定高度内的空间才能放置卫星。

所以,地球周围空间对卫星的容量是有限的,轨道资源本质上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而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先登先占”规则,谁先申报,谁就能优先使用这种资源。规定还提出了严格的时间要求,申请者必须在2年内完成星座中10%卫星的部署,5年内完成星座中50%卫星的部署,7年内完成星座中100%卫星的部署,否则削减规模。

没有时间让你慢慢来。


其中,在距离地球200-20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既摆脱了地球大气和强大引力,又不会离地球太远,是最宝贵的空间资源,竞争也最为激烈。

然而,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新基建”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指出,留给中国卫星产业追赶的时间和空间窗口都不多了。

白皮书称,近地轨道可容纳总共约6万颗卫星,仅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就已获得了12000颗卫星的发射许可,且目前已发送了约1800颗,而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发射42000颗。

再加上OneWeb、Telesat和Amazon申报的近地轨道卫星项目,美国卫星企业将占去46100颗的指标,占据总容量的7成以上。

虽然近年来中国低轨卫星布局在快速追赶,但截至目前,各种星座计划规划的总卫星发射数量也只有1900颗。

白皮书预计,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接近饱和。即便考虑到OneWeb等公司近年来航天计划进展不顺,火箭发射、卫星组网多次跳票,但留给中国的追赶窗口期,也没剩下太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中国卫星产业会迎来加速爆发——不爆发,可能就永远抢不过了。

1.3万颗卫星计划曝光,中国“星链”处在爆发前期

“GW”计划预计发射 1.3 万颗卫星。2020 年 9 月,一家代号为“GW”的中国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递交了频谱分配档案。档案中包括两个名为 GW-A59 和 GW-2 的宽带星座计划,其计划发射的卫星总数量达到 12992 颗。

回顾资本市场反应

2021年8月30日,消息面上,分析师郭明錤在一份报告中透露,即将到来苹果的iPhone 13将配备LEO卫星连接功能以进行通信。“苹果13或支持低轨道卫星通讯”冲上微博热搜引关注。

回顾那天的盘面反应:中国卫通率先涨停,天银机电盘中大涨超16%。


市场为什么选了这两个?

中国卫通: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是我国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公司于2019年6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目前运营管理着15颗在轨民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天银机电:

天银星际公司承担了一定份额的商业卫星恒星敏感器订单,产品已应用到美国MITRE大气探测卫星、欧洲Alpha全球多媒体卫星上。目前,天银星际相关产品已应用于鸿雁星座首颗卫星上,同时也获得了某知名“太空互联网”企业的首批订单,应对方要求,对方具体信息保密。 优势在于天银星际的技术来源于清华大学,经过了清华大学十余年来试验卫星的技术验证和迭代式改进,相关技术已经积累了一百余颗在轨卫星应用案例。

马斯克6月份遥手一指机器人,板块炒了2个月,龙头中大力德更是3倍有余。而如今马斯克又把卫星通信提上了日程,如果说机器人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么卫星互联网将改变生活和世界。


卫星互联网可使全地球都能通过宽带连上互联网终端,解决现有世界上超30亿人无法使用互联网,超70%地理空间未实现互联网覆盖的问题。


卫星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盲区,全地球覆盖。

注定是个里程碑事件!未来十年的变革!

卫星产业链拆解

通信卫星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三大环节:上游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中游的卫星运营及服务;为下游业务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涉及众多领域业务,主要包括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和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等。

在卫星制造元器件领域,相控阵 T/R 芯片主要由铖昌科技、中电科 13 所及 55 所提供,SoC/FPGA 等数字处理芯片主要由欧比特、复旦微电和部分科研院所提供。卫星的制造生产则被中国航天、中国卫星、中国空间、上海航天等少数企业所垄断。

在卫星发射领域,卫星发射主要由中国空间、上海航天、中国卫星等企业垄断。目前,中国卫星发射主要围绕导航和遥感领域,通信卫星数量相对偏少。


在通信卫星地面设备领域,中国参与者数量可观,主要集中在天线、移动终端、地面接收站等产品研制和系统软件集成等领域,典型企业包括中国卫星、海格通信、华讯方舟等。

卫星制造/地面设备率先受益于产业爆发


中国卫星互联网的产业发展逻辑是先卫星、后终端。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的数据,2020 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为 2710 亿美元。从收入发布来看,卫星制造及发射服务业合计占比 6.47%,地面设备占 5.32%,卫星运营服务占 43.53%,终端设备占 44.68%。卫星互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必然率先发展。等到卫星通信网络逐渐成熟,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下游网络运营服务和终端设备就会进入繁荣阶段。

产业链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必然率先发展。等到卫星通信网络逐渐成熟,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下游网络运营服务和终端设备将进入繁荣阶段。

实锤标的:天银机电、华力创通、中国卫星、中国卫通、铖昌科技、声光电科


相关标的:臻雷科技、欧比特、海格通信、万通发展 、康拓红外 、复旦微电、国博电子、达华智能

重点关注:卫星相控阵T/R芯片之和而泰(子公司铖昌科技);卫星运营龙头之中国卫通;卫星制造龙头之中国卫星;高精度卫星导航之华测导航;星敏感器之天银机电;短文播报芯片声光电科、华力创通。

如果你也觉得逻辑不错,请及时加关注!可优先查看受限文章!

点赞加关注,资讯不迷路!

-----------------------------------------------------------------------

逻辑分享,不做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通信卫星   卫星通信   产业链   北斗   中国   轨道   地面   概念   领域   星座   通信   产业   计划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