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从小活在阳光温暖家庭里的孩子,长大以后温和豁达,即使遭遇困境也能逆流而上,因为心中有光;

从小活在卑微里的孩子,长大以后拼命地想要找寻存在感,不惜用尽一切方式获得别人的认同,常常迷失了自己。

从小生活富裕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因为一点点物质利益而走偏;相反从小生活拮据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对金钱无限向往,容易剑走偏锋。

我们所说的“幸福的童年”不一定是多么富贵,而是生活在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家庭氛围里,让一个孩子明辨是非,三观端正,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足以应对漫长人生给予的恣意蹂躏,还能昂首阔步地继续走出康庄大道!

——这,就是“治愈”的过程,也是自我救赎的过程。

二、童年里最为缺失的东西,来到了成年将会用“疯狂报复”的形式掠夺回来。

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为了减肥,你会长期克制饮食,时常半饱挨饿,而自己喜欢的甜食更是碰都不敢碰一下。

某一天,你发现自己瘦到了目标体重,而且老公告诉你“其实他更喜欢之前肉肉的你”时,你突然间仿佛被解了禁,觉得自己吃一顿饱饭应该没事。

于是你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尝,疯狂地吃遍之前禁忌的食物,觉得享受美食的日子才是“生活”啊!最后,你的体重在一个星期就打回了原形。

对!这就是“疯狂地报复”行为!也是心理学上的“补偿心理”。

不幸的童年包括很多,大多数都与“缺失”有关:缺爱、缺钱、缺信任、缺平等……

这种年幼时期的“缺失感”会让人记忆深刻,甚至烙印一生,会本能地暗示自己去争取某样事物,作为对童年不幸的补偿。

文中开篇的施小雨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为了争取父母的爱而奋斗,甚至搭上自己的女儿。

三、“不幸的童年”像一块顽疾,会传染到下一代,让无数人过着被迫“复制”的人生。

不幸的童年最可怕的不是那些真实的血淋淋的“不幸”,而是这些不幸像一块顽疾,会跟随一生,还会传染,传染给自己身边的人,最亲的人。

从无数案例可以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父母的影子,也就是常说的原生家庭的重要作用。

什么样的家庭和父母就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即使表面形式上看或许有差异,但究其本质是八九不离十的。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妈妈跟我说的“女人必须自食其力,别人有不如自己有”,所以这一辈子我从未想过失去自己的职业去做什么全职太太(不是对这一身份的偏见),因为我脑袋里就根深蒂固觉得自己工作才有底气。


请守护好每一位孩子的童年吧,即便自己多么不堪,也要让孩子看到希望——这是为人父母的最低责任。

我们知道:童年何其珍贵。

如今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下承受着我们之前数倍的学业竞争压力,那么在生活里就让他们轻松一点,甜蜜一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童年   不幸   富贵   顽疾   缺失   体重   形式   父母   孩子   幸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