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传来7个好消息

每天三五分钟了解一下祖国发生的大事件和重要变化,跟随祖国一起成长。

网络配图

今天咱们来看看我国都有哪些好消息传来吧。

第一个好消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就在我国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国科学家从嫦娥五号带回的土壤标本中发现了新矿物,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上的新矿物,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新矿物的国家,这也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

在我们国家说到月亮最先想到的神话人物应该就是嫦娥了,就连中秋节吃月饼都能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联系起来,而且研究使用的月壤也是“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所以在中秋佳节将至之际,科学家将这个具有重大意义发现命名为“嫦娥石”!

这是我国相关部门在9月9日的嫦娥5号最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

网络来源

据介绍“嫦娥石”是一种呈柱状晶体的磷酸盐矿物,科学家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技术从14万粒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来了一颗方圆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构这颗晶体的结构,经过国际矿物协会投票通过,确认是一种新矿物。

能发现月球新矿物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因为首先你必须要有从月球上取来的月壤,另外还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和有实力的科学家,能在走向未知宇宙之时一切领先的发现都有着重要意义,能保证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在2020年12月17日从月球取回1731克月球样品后已经有了不少的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加油中国航天!

第二个好消息,我国首个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群在辽宁开建!

网络来源

据媒体9月9日报道,我国首个辐射东北、华北地区的多功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群已经在辽宁正式开建,据报道,目前已有辽宁海上风电、沿海核电、新型储能等6个未来8年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打造新型绿色能源基地将进一步引领我国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型,将进一步减少我国煤炭和石油能源的需求力度,既能节能环保又能有力的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加油中国基建!

第三个好消息,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项目开工!

网络来源

说到沙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沙子?好吧那其后会想到什么?暴烈的阳光,和滚滚的风沙!

以前这就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那是毫无用处,但是现在当暴烈的阳光和大风也成为资源之时,这里就成为绿色新能源的来源之地之一。

开发沙漠在我国早已成为进行时,既能有效治理沙漠又能得到绿色能源,据报道在9月9日腾格里沙漠中卫新能源基地3GW光伏复合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这是建设沙漠光伏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达152.5亿元,装机总容量300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可实现发电57.8亿千瓦时,营收达15亿元,缴税2.3亿!

加油中国基建!

第四个好消息,哈伊高铁铁伊段全线进入站房施工阶段。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我国最北端高铁建设项目哈伊高铁铁伊段最后一座新建站房——日月峡站在9月9日正式开工建设了,至此哈伊高铁铁伊段全线进入了站房施工阶段。

据介绍哈伊高铁铁伊段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全线有3座客运站,全长111.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连接着铁力市和伊春市,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北端高速铁路。

这次开建的日月峡站又被称为“森林公园里的高铁站”,因为这个站口距离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不到3公里,坐汽车10分钟就能到景区入口,所将极大带动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热度。

加油中国基建!

第五个好消息,福建圣杯屿水下考古开始,大量数百年前的瓷器重新现世!

网络来源

700多年前我国大量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中一艘载满龙泉窑瓷器的船因为种种原因在福建漳州圣杯屿海域沉没了,自此这一批瓷器就在暗无天日的海底呆了700多年,去年我国就从这艘沉船上采集了近700件标本,不过因为当地海下环境和水流复杂,所以这次是经过充分的准备,应用了高科技手段才又开始了挖掘提取任务,这次任务从9月8日开始,现在仍在打捞中,已经有多件精美瓷器被打捞上来,这些文物对研究当时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加油!

第六个好消息,中国电科成立产业基础研究院、芯片技术研究院!

网络来源

电子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尤其是芯片技术更是重中之重,我国在芯片领域发展较晚,因为没少因为这方面的技术问题被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自己掌握最前沿技术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为此我国一直在努力。

据媒体报道,在信息领域拥有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有着相关产业基础的中国电科在近日成立了产业基础研究院和芯片技术研究院,要整合资源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进行研究来解决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

加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第七个好消息,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

网络来源

据媒体报道,在9月9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十年我国教育普及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全国拥有各级各类学校将近53万所,在校人数超2.9亿人,各阶段的毛入学率都有了质的飞跃,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现在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了2.18亿人,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

俗话说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人才的培养,以中国的人口基数教育的每一点发展都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反馈,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动力绝大部分来自大学,近十年来我国的多项科技重大突破都来自大学系统,其中67%的国家自然科学奖、72%国家技术发明奖也都来自高校体系。

一句话随着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大,我国的技术发展潜力必将越来越大!

加油中国!

祝祖国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中国   好消息   嫦娥   矿物   月球   能源   来源   我国   技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