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培养了我的兴趣,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小时候,我很羡慕教师这个行业,觉得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是那么高大、那么博学,是我心目中的十万个为什么的解答版。那时的我总是对自己的老师充满着带有距离的敬畏感,在学校里只有老师主动找我的份,没有我主动去找老师的概念。即使是不上课的日子,在大街上碰到,也是怯生生地跟老师打个招呼,然后就躲开三丈远,深怕自己站在那引起老师的扩展性思维向父母告我的小黑状。

那时,每每看着站在讲台上老师的身姿总是不由自主地延伸出一个念头,我什么时候才能站在那里?在黑板上写板书,给学生讲课,用红笔在作业本上进行勾画,在试卷上填上分数……教师,这个职业对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有那么一点点艳羡,有那么一点点奢望,有那么一些些高山仰止的感觉。

学生时代,大概是因为性格的原因,我一直不是个“尖锐”的人,温温和和的,对老师只有敬畏,虽偶尔有时对个别老师在心底有些小小的评判,甚至怨念,但时光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早已涤荡走了一切的不愉快,记忆的长河里,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样的好,都是我能借鉴的楷模。

那时候,哪个小伙伴家里要是能有一块黑板总是让其他孩子羡慕的事情。平常小朋友们聚在一起最常玩的就是“上课”游戏。几个小板凳、一块不大的黑板、几根舍不得浪费的粉笔,是游戏的道具,每人五分钟讲课时间是大家必须要遵守的游戏规则。游戏中,台上的小老师总是舍不得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台下听课的学生们开始集体造反,要求“大王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第一次觉得老师不神秘是初中的时候。初中的语文老师姑且叫她琳老师吧,她是个漂亮女子,大眼睛,白皙的皮肤,烫着波浪发,扎着马尾辫的时候那些大大小小的头发卷总是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一齐晃动着。她在任课老师中很独特,她很喜欢给我们讲《红楼梦》里的各种故事,讲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讲贾宝玉的痴情至深,讲王熙凤的尖酸刻薄,讲大观园里的风花雪月的故事……尤其她在讲《红楼梦》里人物性格时,总是能娓娓道来,那时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她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读书,还偷偷在课外读了好多遍《红楼梦》,因为我希望自己像她那样博学多才。

刚上初一时,我在班上是一个性格内向,默默无闻的女孩,为了跟上老师的课程进度,我总是笨鸟先飞,提前预习老师讲的内容,我的书上标记满密密麻麻的文字。然而,琳老师从未忽视过我,总是关注着我,鼓励着我,表扬我说我的学习方法值得点赞,值得其他同学学习。

刚开始写作文时,我总是词不达意,感到无比的郁闷和无助,不知如何下笔,因此写出的作文空洞无味。琳老师将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写作文必须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写好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还拿《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那段给我举例子,我还记得很清楚她的一言一语:两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这是贾母出场了;紧接着就写这位老祖母见到林黛玉时的哭,见到王熙凤时的笑,见到贾宝玉时的爱,这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描写,把这位老祖宗不受任何约束、随意洒脱、毫无顾忌的尊贵和崇高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了,更为精彩的是王熙凤的出场,一语未了,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的笑声,说我来迟了,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描写的淋漓尽致……她向我讲了好多如何提高写作文的方法,还教给我一个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找一个笔记本,将看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一有空就反复背诵;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随时记下来……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文章要反复修改,要对每个字进行“推敲”,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我养成了随时随地将自己所思所想记下来的习惯,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写作,并且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的作文也多次被她作为优秀范文在课堂上讲解,还登上了校刊。我也因此喜欢上了语文课,我觉得上语文课是最快乐的事情。

让我真正改变对语文的态度是初二开学那天,琳老师将我叫到办公室,拿着我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劈头盖脸地数落了我一顿,你拿上卷子不知道看一下吗?这两份试卷题都接不上,还有第二张卷子的好多内容你都没学过,你不觉得奇怪吗?你一个初二的学生,拿着初三的试卷做,你说说你,才考85分,将我们班的平均分拉低了整整5分,人家谭同学平时语文课都在睡觉,都考了90多分,你一个语文课代表给我考这么点分数,你说我该不该生气……

或许是琳老师当时太生气了,没有顾及到办公室其他的老师,好多老师听到琳老师批评我的声音,都过来凑热闹,一时间我的那份语文试卷传遍了整个办公室……我还能说什么,因为我们期末考试时,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一排一排岔开在一个教室里考试,试卷拿错也不能全怪我,监考的老师应该也有一部分责任,但是所有的过错现在我一个人担了,我只能委屈流泪。旁边一位老师拿着我的试卷看着我委屈的样子说:“好了,考都考过了,作文不错,比有些高三的学生分数都高,我拿去给我们班的学生做个正面教育。”

没过几周,全初三年级几乎都知道我的事迹,我走在校园里,总会有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而我从那以后,就对语文课有一种抵触的情绪。到高中,我一上语文、政治、地理等文科课程就打瞌睡,高中政治还挂科了。直到现在,我还是对语文有抵触的情绪。

上班后,我认识到教师其实就是一种职业,一种与其他行业平行并列的一种职业。只是这种职业有点特殊,需要面对的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与办公桌,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青春可人的面孔。因为特殊性,社会便赋予了这个职业太多的崇高性,将其比喻为园丁、蜡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也是一个个普通的凡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欲、小脾气小性格、牢骚与不满。教好书、尽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就是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称职的社会人,我们不能对他们有太多的要求,不能硬在他们身上强加太高的、太多的道德枷锁。

步入社会,我接触了不少老师,在她们身上我深切的感受着一个个普通教师的压力与繁琐,感受着教师只不过是一个与学生这个名字平行而相对的职业。她们不需要太多的光环,需要的只是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只是社会的平常心对待。

我也曾经梦想过当一名老师,可是在大学填报志愿时,我老母亲直接来一句:“就你那脾气,一点耐心都没有,还当老师?”我如梦初醒,做老师还得有常人没有的耐心,所以我选择了非师范类。原因很简单,自认为缺乏管束孩子的能力,怕被调皮捣蛋的学生捉弄,而我又是一个生性内敛,脾气暴躁的人。

从我6岁上幼儿园、23岁大学毕业,17年的学生生涯中遇到了将近几十名老师。大学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我还记得谁?还记得多少曾经年幼青春的事情?但是那个让我对语文反感的老师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红楼梦   语文课   黑板   试卷   轨迹   语文   兴趣   办公室   老师   教师   职业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