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中秋超有烟火气,这群年轻人将它绝美复原

吃菊花饼、拜月神、烧月光纸、走月亮...

她们重现了真正的古代人间烟火气

值中秋之际,一段名为《姑苏十二时辰》的视频走红。


几位明代仕女仿佛从画中走出,穿梭在石湖林间,筹备着中秋团圆宴。“菊花饼、桂花年糕、桂花糖藕、石榴、葡萄、菱芡、莲花酥、芝麻团圆饼、甜酥饼、瓜子仁...”


悬灯结彩之间,四百多年前的民俗再次重现。不禁让人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古代人间烟火气”。



《姑苏十二时辰》的主创,周璇和陈喜悦,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喜悦今年才刚刚从中国美院毕业。当汉服在国内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热潮,她们走得要更远一些。



出于对汉服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两人双双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成立了一家美术影像工作室,希望把她们认为美而有趣的东西传播出去。





今年七夕,她们重现了宋朝时这个欢乐节日的热闹景象。货郎推车走街串巷,女儿轻点朱唇月下乞巧......视频在发布当天播放量就破了百万,大V纷纷转发,“这才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带到了现实里”。


但来不及庆祝,二人又投入到了复原明朝万历年间中秋的筹备当中——《姑苏十二时辰》就此诞生。


这何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千里共婵娟”。


以下是周璇的自述。



01

古代人怎么过中秋?

吃菊花饼、拜月神、烧月光纸


我是四川美院毕业的,现在在做汉服摄影师。喜悦是中国美院的,是汉服模特,因为都喜欢传统文化走到了一起。我之前自己也做过元宵节的复原,但做视频,是遇到喜悦之后才开始的。


宋韵七夕火了之后,我们其实心态还挺平稳的——这么努力做出来的东西,火有什么不应该的?不火我们可能反而会觉得很心疼。


这次中秋复原,我俩把时间定在明朝万历年间,一是考虑到明清之前的中秋习俗记载得比较少,我们很难去一一考证,明代的资料就很丰富了;二是相比崇祯,万历整体的服饰效果都会更符合我们对古意的想象。



我已经在苏州生活了两年,对这座城市最深的印象就是菜市场里常年卖的桂花糖藕——这是一座甜滋滋儿的江南水城。所以在还原古代中秋节俗时,我和喜悦把“民以食为天”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视频短短几分钟注定只有一个主观切影,但也希望大家能从我们搜罗的美食里闻到江南的香气。



因为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求助了传统糕点爱好者花糕员外。


他建议我们可以从时令出发,比如秋天有菊花、桂花,就可以做菊花饼、桂花糕、桂花糖藕这样的苏州本地传统小吃。


我们主要参考了明代宦官刘若愚创作的笔记《酌中志》,刘若愚本身也是江南人,所以会特别贴切。


但因为原料、配料以及现在师傅对方子的理解都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很难做到呈现百分百古样的糕点。



所以在融入自己的理解之后,喜悦专门在网上找人定制了两款点心。


一个是形似栀子花的糕点。



另一个是菊花饼。


喜悦特意让师傅增加了菊花的花瓣,让整朵花显得更加生动。



除此之外,我们又通过朋友介绍,辗转找到了苏州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仁昌苏式糕点的传承人陆小星老师。


他给我们带来了芝麻团圆饼等一些非常苏州本地的食物,没有太多花哨的样子,但非常贴近生活。


陆小星


相反,那些影视剧里看上去特别精巧的果子,其实很容易出错。


为了尊重史实,我们在使用桂圆、红皮花生,包括挑选石榴、葡萄、西瓜这样的水果出镜时,都是一一查证过的。


你看我们的西瓜形状很特别,这是出自明朝刘侗、于奕正所写的《帝京景物略》。这种雕刻成莲瓣的西瓜代表着吉祥,是中秋用来供月的“莲花团圆瓜”。



除了家宴,拜太阴娘娘(月神)、烧月光纸、挂灯笼、拎着灯走月亮也是古人过中秋的重要环节。


拜太阴娘娘

烧月光纸

在石湖走月亮


很多人都说兔子灯和螃蟹灯很可爱,这是我们找制作传统灯笼的未年老师借的。


这两个灯都是未年参考明代古画的形态,复原灯骨架编出来的,纯手工,非常精巧。



喜悦手上拿的叫做羊角灯,据记载是用羊角加工后的材料做的灯罩,是金陵特产。古时是皇家和贵族府邸才使用的昂贵灯具,《红楼梦》和《陶庵梦忆》中都有提到。


现在羊角灯已经失传了,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就找了一些塑料去还原它的质感。


仿羊角灯


这些挂了很大一排的是绛纱灯,在83版《红楼梦》里也有。这是我们从苏州本地的吴门汉韵传统文化社那里借来的,几年前社长自己手工制作,大概有五六个。


黑夜的园林里,红色的灯罩下绰绰隐隐的微光,仿佛真的穿越了。


除了这些特别古色古香的习俗,我们还在开头特意设置了一个现代场景,是喜悦去苏州市场里买金鱼。


根据张谦德所写的《朱砂鱼谱》,当时中秋有一个习俗是养金鱼。


这大概是最方便我们现代人效仿的了:明月当空,和家人挽手一起去买两三尾金鱼,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02

对着仕女图复原汉服

款式都需定制


我们不仅考据了明代中秋的各式节俗,服饰上也花了很多心思。


万历已经是明代中后期到后期了,它的服饰风格整体偏向宽松,又有一些修长、修身的款式。


为了展现更丰富的画面,每个演员都选了不同形制的服装,所以严格来说,视频中展现的不是完全同期流行的衣服。



比如喜悦穿的这套,是万历中后期版画中常见的仕女形象。


圆领对襟的比甲,对襟处着妆花眉子。这种款式通常衣长偏长,过了膝盖。


陈喜悦


这一套绿色配豆沙橘金色的装扮,我们也参考了万历时期一幅仕女肖像画。


古画中很多衣服在市面上很难找到现成的,只能去查同时代出土的墓葬中的服饰,再根据墓主人的身份去推测衣长数据,拿着图和数据去找裁缝定制,最后才穿到演员的身上。


在原本的画像上,绿色的中单并不是中袖,但我们考虑到穿到身上的效果,做了一定的修改,又让裁缝师傅打了样,才有了现在的效果。


衣服非常美,但大家也可以想象在40度的苏州,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汉服跑一整天是什么滋味。


喜悦她们就像呆在炼丹炉里,一直在出汗,一直在补妆。我们又不想拍出来的感觉妆感特别重或是要过度磨皮,希望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质感,所以粉也不能擦太厚,最后脸上都糊到没什么东西了。


喜悦第一天就热到中暑了,但为了不耽误进度,她咬咬牙磕了罐藿香正气水就继续上了。


这滋味真不能多回忆。




03

为爱发电

但不能把命搭进去


今年七夕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用视频的形式做了宋代七夕乞巧的复原。


以宋代货郎推车为主线,人们搭巧棚、筑仙桥,这是属于我们民族的女儿节。


,时长05:01

片子里的货郎推车和货郎担子,都是喜悦的爸爸亲手做的。


喜悦参考清明上河图中的独轮货车造型和“传苏汉臣”的货郎图中货郎推车的造型和使用形式结构,猜测绘制设计了货郎车。




喜悦爸爸研究了好久,才知道这东西怎么固定怎么弄,用到的竹子也是爸爸妈妈和外公连夜上山砍的。




不过也犯了个错,我们在朋友家里看到有个水果长得很像那种大号的梨子,就用在了拍摄里。




视频发出去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于赓哲老师转发鼓励我们的时候,说这个东西是番石榴,宋代是没有的。


所以这次在使用的道具上,我们都特别小心,很怕出错。





当时没有什么经验,明明做了很多准备,现场却遇到了各种问题。


夏季的雷阵雨打乱了原本的剧本;又因为很多伙伴都是外地赶来的,我就想尽量在一天之内拍完,就超负荷地运转到12点,拍了好几个点,最后大家都要晕过去了。


所以这次其实还要稍微轻松些:毕竟我们一开始就定下了个小目标,不能把命搭进去,千万别猝死。



《姑苏十二时辰》大概有20人参与。除了妆造老师和评弹老师,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爱好者,天南海北聚在一起为爱发电。


包括喜悦在内有5个演员,除了喜悦是专业汉服模特,其他人都是请假来的正常上班族,还有一位全职妈妈。


我们的拍摄往往要到夜间12点才收工,这位妈妈的儿子才两岁,那天她和我们开玩笑:这是我大学毕业之后,第一次这么晚回家。


喜悦更不用说。我俩是主策划,每天都是最早开始、最晚结束。



你问我项目花了多少钱,真不敢细算,大几万块是出去了。虽然拉到了一些赞助,但是远远不够。再加上我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这大概就是爱和缘分吧。


虽然入坑早,也确实投入了我的全部身心,但我倒不觉得要升华什么东西,什么新一代的年轻人要肩负起责任来,包袱太大了。更多的是每个人当下做好应该做好的事情,那么在你完成的时候,自然会被人看到、会吸引人去关注和了解。


就像这两次,我们拼了命做的东西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丢了再多道具的懊恼、流了再多汗的辛苦都磨平了——你也觉得真实的传统文化很美,不是吗?



文、编辑/siri110

图片和视频来自周璇(@象罔境)、陈喜悦、白秋月,经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月神   姑苏   中秋   明朝   货郎   羊角   苏州   糕点   推车   万历   明代   烟火   古人   菊花   喜悦   年轻人   东西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