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邮储银行会是又一个“零售之王”吗?

中新经纬9月2日电 题:邮储银行会是又一个“零售之王”吗?

作者 董希淼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在中国银行业,招商银行以零售银行业务见长而广为人知,被誉为“零售之王”。而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奋起直追,主要业绩指标显著提升,零售银行业务特色鲜明,或将成为第二个“零售之王”。

刚刚公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分别达到13.4万亿元、12.6万亿元,是6家总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的银行之一。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14.88%;实现营业收入1735亿元,同比增长10.03%。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在大型银行中位居首位。

从零售银行业务看,邮储银行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从总量指标看,上半年个人客户6.44亿户,AUM规模达13.41万亿元,位居银行业前列。从结构指标看,AUM在10万元以上的客户超460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超过8%;个人小额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18%。从资产质量看,上半年不良贷款率0.83%,逾期贷款率0.91%,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科技赋能看,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全面投产上线,用科技力量提升客户体验。

其实,邮储银行长期以来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一枝独秀,部分业绩指标远远领先于同业。比如,上半年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1.95%,同比增加2.05个百分点,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占比超过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58.62%)、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55.90%)等以零售银行业务著称的股份制银行,在全国性银行中位居首位。如果仅仅基于收入占比视角,邮储银行已经是中国银行业的“零售之王”。

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历史经验表明,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战略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相比批发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更强调专业服务和智力投入,受宏观经济、利率变化等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稳定器”,如果以强大的零售银行业务作为支撑,商业银行将更好地面对经济周期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近三年来,我国银行业在经济下行和疫情蔓延双重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相对稳健,与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分不开。而邮储银行近年来盈利指标领先于大型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在同业优秀水准,更是得益于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快、占比高。

但是,如果从更全面的维度考察,邮储银行离“零售之王”还有差距。上半年,邮储银行以13.4万亿元的资产总额,实现营业收入1735亿元、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亿元;招商银行以9.7万亿元的资产总额,实现营业收入1791亿元、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694亿元。也就是说,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仅为邮储银行的72.4%,但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比邮储银行多出56亿元、223亿元。从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看,上半年邮储银行ROA和ROE分别为0.73%、13.35%,而招商银行ROA和ROE分别为1.46%和18.07%。总体而言,招商银行轻型化特征更突出,资产负债管理更精细,盈利结构和能力更优化。

当然,邮储银行与招商银行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发展战略各有不同,直接进行比较或许并不客观。但邮储银行如果要从“储蓄银行”走向“财富管理银行”,进而迈向“零售之王”宝座,还需要久久为功,付出更多的智慧与努力。从策略层面看,邮储银行应扬长避短,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力争实现新的突破。具体而言,笔者有三点建议:

第一,挖掘存量客户,做大规模。与中小银行相比,大型银行具有资金成本、支付结算、存量客户等多重优势,但受限于体制机制、组织文化等约束,其固有优势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作为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超6亿户个人客户的大型银行,存量客户是邮储银行的巨大宝藏。建议加快体制机制转换,以“流程银行”的理念来持续经营客户,自建或融入各类金融及非金融场景;加强分析用户的消费、投资等数据,关注用户生产生活中的潜在需求,丰富客户触点、强化闭环跟踪,提升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水平和客户体验,进而持续激活存量客户,不断提升客户贡献度。

第二,立足乡村振兴,彰显特色。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为金融业带来新的机遇。“三农”、县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战场和实施主体,邮储银行的战略及机构布局与之高度契合。上半年,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2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四分之一,位居同业前列。但在县域等下沉市场,邮储银行面临着农商银行及其他大型银行的长期竞争。建议进一步健全与全面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优化综合服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把特色做优做强。还要抓住县域和农村客户投资理财需求旺盛的特点,加大普惠型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第三,用好金融科技,加快转型。近年来邮储银行与时俱进,加快数字化转型,取得长足进展,作为我国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已经开业。下一步,应推动全组织敏捷转型,更深度发展金融科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推动网点服务“上云”;进一步将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邮惠万家银行最大的优势是母行资源,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整合母行资源,应加强母行子行联动、线上线下协同,让“试验田”成为“丰收田”。与此同时,加强日常运营,打造更为强大的手机银行App,让手机银行成为营销获客、综合服务的“核武器”。

当然,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上任后,邮储银行正在深化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五化”转型,强化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建设。未来已来,如果邮储银行能够加快体制机制和组织文化转变,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转型方向,终有登上“零售之王”宝座的那一天。(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招商银行   存量   净利润   经纬   上半年   银行业务   机制   客户   银行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