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临终前提出三个要求,邓小平:“我不同意,人民也不会同意

1976一月五日,周总理结束了最后一场手术,被送入了病房。

手术后的周总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两天后才醒来。

醒来的周总理看到前来探望的邓颖超,他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邓大姐握住他的手问

“恩来,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总理略微点头示意,此时他已经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了,但他仍断断续续地,留下了三个遗愿。邓颖超哭着表示记录了下来。

不久后,周总理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人世。

消息传出,举国悲痛,山河落泪,毛主席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也都悲痛不已。

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对前来慰问他的邓小平提起了周总理的三个遗愿。不料邓小平一听,

情绪十分激动,说:不行,我不会同意,人民也不会同意。“

周总理生前的遗愿到底说什么?为什么邓小平听后这么激动?

周总理

先等我忙完这一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为了让新中国彻底失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总理夙风

夜寐毫无保留的把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不仅是人民的评价,还是历史的评价。

二十多年日夜操劳,使周总理身体状况每日愈下。

1972年五周总理被查出患有膀胱癌。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癌症都是一道科学难题,更别说当年了。到了五月底,总理的病已经非常严重了,可即便如此,他也一直坚持工作。

身边的秘书一直劝他:“总理,好好休息吧!”

可他强忍着病痛,笑着回答:“先让我忙完这段。”

为了不耽误工作,总理连着把几天的工作都处理完,才去了医院。可化疗了几次,感觉稍好一些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工作台。

那段时间,总理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直到身体撑不住的时候才会到医院治疗休息,然后再回去工作。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强撑着身体,亲自前往医院迎接,接下来的一周里,他更是陪着尼克松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地方,商讨一项又一项事宜。

尼克松访华两个月后,周总理的癌细胞发生了转移。

由于病情实在不能再拖,周总理终于同意放下工作,住进医院。之后的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周总理总共做了十三次手术,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到最后连次饭都十分痛苦,然而一想到自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他就什么痛苦也不怕了。

(周恩来)

从1975年12月,开始,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支撑不住了。周总理开始不断昏迷,一次比一次时间长,医生告诉邓颖超:周总理的情况很危险。

1976年一月五日医生为周总理做了最后一次手术,但他病情严重,手术后呼吸很微弱,之后便陷入了昏迷。

工作人员十分担心,一直守在他身边,便于应对突发情况。

两天后的深夜,周总理睁开了眼睛,看到身旁疲惫的医疗人员,虚弱的张嘴说;“谢谢你

们,我已经没事了,你们去忙别的工作吧。”

尽管自己仍然被病痛折磨着,但仍然想到的是别人。

说完这句话后,周总理看到了旁边的邓颖超大姐,在她耳旁轻轻的说了几句话。直到妻子泪眼婆沙的轻轻点头,周总理这才闭眼昏睡过去。

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急救,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但周总理的心电图波幅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条直线,再也没出现任何变化。

1976年一月八日上午九点五十七分,周总理经抢救无效身亡。

周总理

虽然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但邓颖超还是没能忍住悲痛之情,她想起和周总理生活的点点滴滴,泪如雨下

三个遗愿。

饱受病痛折磨的周总理离开了人世,邓颖超抱着周总理崩溃大哭。但她不能倒下,因为她还没实现周总理的遗愿。

看着匆忙赶来的邓小平,邓颖超十分哀伤的转告了总理的三个遗愿:

一是希望他死后不要为他搞遗体告别仪式;

二是不要举行追悼会;

三是不要保留骨灰;

邓小平听完这三个遗愿,瞬间泪如雨下。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三个遗愿我一个也不能答应,相信人民也不能答应。”

邓小平

总理一生勤俭,他从来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私事而占据国家资源。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更希望把这些资源利用到人民身上。

但是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奋斗了一辈子,深受人民爱戴,如今他离开了,怎么能让他走的悄无声息?

不止邓小平,在场的其他领导人都拒绝了这个要求。但邓颖超思虑再三,海事决定完成爱人生前地愿望。

见邓小平说什么都不同意,无奈一下邓颖超只好去向毛主席请示。此时毛主席因为身体不好正在静养,周总理离世的消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但他明白周总理一职想推动国家的丧葬制度改革。思虑再三,毛主席选择尊重周总理的决定,回复到:“只能答应一个”。

他答应的只有不留遗体这一点。

送别总理。

总理的仪容整理完毕,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各界人士的代表,去往北京医院向周恩来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

周总理逝世的小溪传出后,人们都忍不住放声大哭,来宣泄心中的悲痛。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来到北京,希望总理的灵车从天安门开到八宝山时,为他送行,数百万群众自发来到寒冷的街头,含泪送别总理。

当天,两百多万群众等在路边。看着灵车越开越近,人们情绪越来越激动。现场被围的水泄不通,到处都是哭声一片。为了照顾人们的心情,半个小时的路程,司机硬生生开了一个班小时。

周总理的灵车

接受完群众的告别后,灵车缓缓开到了八宝山的火葬场。周总理的遗体被送上传送带运进熔炉。

在这最后分别的时刻,邓颖超终于忍不住,伏在总理的遗体上嚎啕大哭:“恩来,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工作人员只能狠心把它拉走,才把遗体火化掉。

邓颖超哀悼周恩来

正如邓小平所说,人们不能接受周总理不留骨灰的遗嘱。许多年后,还时常有人问:“周总理的骨灰真的没有留下?答案是:没有。

遗体火化后的当天晚上,邓颖超等人又举行了一场默哀仪式。默哀结束后,周总理生前卫士长带着总理骨灰,通过人民大会堂的地下通道,来到了北京通县机场,那里正停放着一架飞机。

飞机平稳起飞后,卫士长打开骨灰盒,在北京上空撒下了第一把骨灰。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周总理曾为北京市的诚实建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这里,他会见了各国领导,处理了各种事情,关心北京人民。把他的骨灰撒在这里,就是表示和北京人民的心连在一起,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周总理的第二把骨灰撒在了密云水库。

周总理曾说过::我这一生就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

密云水库

他在北京先后修建了多处水库,密云水库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也是花费精力最多的。骨灰撒在这里,是为了纪念总理在这里治水的创举。

第三把骨灰撒在了天津海河入海口。

天津是华北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周总理走上革命之路的起点。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亲密战友,也结识了一生的伴侣邓颖超。

最后一把骨灰撒在了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里生前多次表达他对母亲的怀念,自从12岁离开家乡后,他就再没回到过故乡。将骨灰撒在这里,他就回归了母亲河,也回报了母亲。

一把吧骨灰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从此以后,他就在他深爱的土地上,守护着他的人民,见证着中国一步步走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尼克松   密云   周恩来   灵车   遗愿   遗体   骨灰   临终   生前   北京   悲痛   中国   水库   总理   身体   工作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