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措:神山圣湖之地


冈仁波齐峰


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自东向西走到高原西部阿里,在她们即将收尾的时候突然爆发,幻化出令人梦幻和绮丽的大地物景,圣域交响经过舒缓的慢板之后,陡然变奏以大气磅礴的回旋曲式升华出最为华彩的乐章,神山与圣湖之地叩响着每一位到访者的敏感神经。


219国道(喀东线)


世界的屋脊在西藏,西藏的屋脊在阿里。冈仁波齐峰、纳木那尼峰、玛旁雍措和拉昂错一带被称为“神山圣湖”之地,藏语称之为“冈错”。这里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是名副其实的高原上的高原。冈底斯山脉中的冈仁波齐峰海拔6714米,是“神山之王,万山之祖”,圆锥状金字塔形山峰垂垂而立,南面巨大的冰槽与横向岩层构成佛教万字符形状,如高原上的一座丰碑;玛旁雍措是“圣湖之母,万水之源”,碧波如镜,《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西天瑶池”;喜马拉雅山脉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与冈仁波齐南北相望,是藏民族心目中的“圣母之山、神女之峰”;拉昂错则诡异莫测,被称作“鬼湖”,“有毒的黑湖”,美丽中给人一种神秘感,契合了人类文化中的神鬼相伴的传说。神山圣湖之地是藏族和南亚各民族心目中的圣地,至高无上,无与伦比。


纳木那尼峰


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古印度洋板块遇到了欧亚大陆板块,天地间迸发的洪荒之力,推升出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系。两大山系呈东西走向,横亘在青藏高原上。它们之间的谷底形成多条横向排列的“屋脊走廊”,马泉河走廊、象泉河走廊、狮泉河走廊等,这些高原走廊翻越世界屋脊四散延伸,成为著名的茶马古道西域线,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玛旁雍措


在地球上,地质运动活跃的地方,最能幻化出壮观的地形地貌。就地质史角度而言,神山圣湖地区始终伴随着剧烈的地壳运动。学者从冈仁波齐峰附近采集到火山岩和花岗岩,含有大量变质岩和沉积岩屑,说明冈底斯山脉曾经是火山推升出的一串大洋岛弧,随陆地隆起抬升形成山脉。而喜马拉雅山脉是两大陆源碰撞,经数亿年的抬升、扭曲、断裂、再造被动推升隆起的产物。在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形成巨大的弧前盆地,经过数亿年地质变迁,高度逐渐抬升,其间伴随着剧烈的地质活动,沧海受困,形成了以特提斯古海退化而成的巨大古湖,再后来,古湖干枯形成包括玛旁雍措和札达土林等在内的山间湖盆区。所幸,雪山融水再度注入山间洼地,形成了包括玛旁雍错、拉昂错、公珠错在内的大小湖泊。


冈仁波齐峰


这里是世界的中心。 自古以来,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被佛教、印度教、耆教和苯教誉为神山、圣湖,是宗教圣地和“世界中心”。

冈仁波齐峰海拔6714米,是冈底斯山脉西段最高峰,四壁陡峭,犹如洁白金字塔,山体上冰川刻蚀出的万字符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力。佛教认为冈仁波齐是须弥山所在,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印度人称其为 “湿婆(Shiva)的天堂”,是印度教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大神的殿堂;臃肿苯教称其为九重万字山,是苯教祖师辛饶米沃降临之处;耆那教称冈仁波齐为“阿什塔婆达”,是其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西藏的许多山峰都被神化,冠以神山之称,而冈仁波齐则被四大宗教共同奉为“神山之王”。


冈仁波齐峰


这里是万水之源,是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众多江河的源头。

雪山湖泊遍布,润泽万方,号称亚洲水塔。当却藏布马泉河,发源神山圣湖东南部,为雅鲁藏布江的上游,东西横贯青藏高原,最终汇入恒河流入孟加拉湾;朗钦藏布象泉河,向南流经整个阿里,经萨特累季河、印度河流入阿拉伯海;森格藏布狮泉河发源于冈仁波齐北坡,一路向西途径阿里首府狮泉河镇,流入印度河最终汇入阿拉伯海;马甲藏布孔雀河,发源于玛旁雍措西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向东南流经普兰县,汇入恒河最终流入孟加拉湾。


纳木那尼与玛旁雍措


这里是高原文明的繁育地,象雄与古格文明在这里依次绽放。

扑朔迷离的古象雄国,是雄霸高原的部落联邦,疆域辽阔,社会和文化形态成熟,高原本土宗教苯教就诞生在象雄时期。《汉书》记载中称象雄为羊同,并有大小羊同之分。《通典》中说记载(象雄):“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由于史料缺乏,现在尚无法厘清象雄完整王系脉络及历史沿革,但有人认为象雄先后有两大王系传承,穆氏王系和聂叙王系。早期的穆氏王系由卡延木(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大约传承了二十二代,著名的辛绕米沃是穆氏第十五代王;穆氏王系之后聂叙王系传承十一代,末代聂叙象雄王李迷夏被吐蕃灭国,时间大约公元七世纪中叶。之后象雄还有延续,江山日暮的琼布氏家族整合部族延续了四代,琼布氏象雄仅为吐蕃的藩属国。关于象雄国,学界至今对其尚未梳理出清晰地轮廓,相信随着象雄古国遗存不断出土,不久的将来象雄文明真面目将会逐一展现。据说象雄国国都是位于日土县的穹窿银城,神山圣湖之地位于象雄统治的核心地带。

玛旁雍错南部有一片奇特的土林地貌,其中留存着公元九世纪到十七世纪古格王朝的遗迹。当年,继承了吐蕃血脉的吉德尼玛衮逃亡到此,开创了象雄之后的另一个历时十六代的高原王朝。他的后代不仅统治了整个阿里地区疆域还辐射到了西部的拉达克,存续了七个世纪的古格王朝,为吐蕃之后佛教找到了立足点,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逃亡与开创、战争与和平,辉煌与寂灭,一部人类文明大戏在这里拉开,最终又戛然而止。



这里,是宗教的交汇地,高原人类宗教信仰在此碰撞,相互融合最终形成独特的文明形式。

这里是苯教的诞生地,在象雄延续千年的原始苯教经历辛饶米沃的变革成为高原上盛行的雍仲苯教。在高原,苯教历史悠久,辐射地域辽阔,影响深远。在苯教数千年的传承中,高原文明的最初形态,如政治制度,礼仪规范,天文历算,民俗艺术等等都与其有关,甚至后来高原形成的藏传佛教也深受其影响。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末,藏传佛教噶举派盛行高原,其创始人玛尔巴和其弟子米拉日巴抨击时下坚守佛教戒律,潜心苦修,终成正果。相传,米拉日巴曾游历神山圣湖地区,与苯教那若本琼在此斗法,最终降服了苯教大师,将藏传佛教远播阿里。现在神山、圣湖周围寺庙林立,古迹众多,存留着传说中的苯佛相争时代斗法的若干遗迹。



这里,还是阿里之行最重要的打卡地。不论是宗教信众还是普通游客,都会心虔志诚跋涉而来,在此驻足,流连忘返。

转山、转湖是信众和到访游客仪式性的程序,转山冈仁波齐一周大约五十三公里,可洗去罪孽,获得新生。相传,佛祖释迦牟尼集结守护神、菩萨、天神、人、阿修罗和天界乐师等曾集结于神山周围,时值马年,因此,马年就成为冈仁波钦的本位年,在藏历马年转山将获得双倍功德。玛旁雍措位于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系之间,南部为纳木那尼峰,北部为冈仁波齐峰,是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每年都会有大量信众和游客来此祭拜,在圣湖中沐浴净身,以求延年益寿。





开天辟地,万古荒原中的风景令人震撼。我们看到了烟波浩渺的圣湖玛旁雍错,碧蓝的湖水天水一色;看到了云雾缭绕的湖畔雪山纳木那尼峰,云雾浓重不见主峰;看到了神山冈仁波齐峰伫立在圣湖对岸,缥缈圣洁;看到了拉昂错沉落在冈措一角,神秘莫测。在神山圣湖之地,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苍茫、雄浑和浩荡,看到蓝天中白云曼舞,变幻莫测;也看到了四时光影变换,绮丽多彩;在这里,我们还听到了袅袅的梵音在空中回荡。

一生一世,神山圣湖是一定要去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阿拉伯海   吐蕃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   狮泉河   山脉   佛教   阿里   西藏   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