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明朝的文庙 五百多年居然从来没有开过大门

号称中国三大文庙的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虽然关于中国三大文庙的说法网上多有不同,但是作为河西走廊最大的文庙却是当之无愧。


我一般拍景区都会拍一张正门,这次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后来才知道这里面大有说法;各地修建文庙都要在大门处修建“万仞宫墙”的影壁,以示孔学之高深。


只有当地有人中了状元,才会由当朝皇帝亲临而打开大门。可惜武威文庙修建好后500多年没有出过一个状元,所以大门从未修建。如果当年修建文庙的先人地下有知,心里阴影面积该有多大。


参观完出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在网上查到;泮池、状元桥才是设计上的正门。它们位于孔庙南第一进院落内,北为棂星门,南为影壁“万仞宫墙”,(这里正是该修建正门的地方)泮池平面呈半月形,池上原有木构拱桥,俗称状元桥,供中状元的儒生朝拜祭礼时步行过泮池。后来木桥改为石拱桥。


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塑像和祭孔的正殿,其名取自“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殿前有月台及望柱栏杆,为重檐歇山布瓦顶建筑,上悬“万世师表”匾额,下悬“大成殿”匾额。大成殿正中塑孔子像,旁边塑“四配像”,两侧塑“十二哲”像,这些塑像已非原物。


文昌宫主殿桂籍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寓意蟾宫折桂,建于台基上,殿南方的牌坊悬挂着匾额“桂宫傅籙”,前廊梁架上悬挂着40余块匾额,其中殿门正上方悬挂着“万世文宗”匾。而这40余块匾额才是文庙中最壮观的。

桂籍殿前廊梁架上的匾额多为清代文

人学士敬献,上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化峻天枢”匾,下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匾,内容多为歌颂文昌帝君,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两匾收入《中华名匾》一书,“贵相太常”匾为清代书画家赵永年题写。 为啥明代没人写呢?


文庙内古柏参天、亭台相间、幽深静谧、肃穆幽然,虽然属于一个公园类的公众场所,但是非常肃静,不闻喧嚣,堪称是闹市中的小桃园。

看古建得有点文化底蕴才行,我——就算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文庙   文宗   文昌   大门   孔子   明朝   影壁   宫墙   匾额   正门   状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