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茗:全球迎来新一轮探月热潮

本文刊载于2022年8月30日《文汇报》第4版“要闻/国际”

美国航天局原定北京时间8月29日20点33分发射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因引擎故障推迟发射。计划中下次发射窗口为北京时间9月3日。如果顺利,届时“猎户座”飞船将搭乘“太空发射系统”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启执行总里程210万公里的“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

当地时间8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在发射台上。视觉中国

若9月3日“太空发射系统”发射成功,加上6月28日美国航天局的“拱顶石”立方星发射和8月4日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器”的发射,2022年人类探月任务发射将实现“梅开三度”。

在接下来的11月,阿联酋的“拉希德”号漫游器还将搭乘日本的“白兔-R”探测器由美国“猎鹰9号”可回收式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尝试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月球着陆;12月,美国的“新星-C”着陆器也将踏上探月之旅。

据统计,到21世纪30年代初,全球规划执行的探月任务超百项,其中大部分将在21世纪20年代执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表象之下,各国探月活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各国积极探索探月行动

各国加入月球探索行列的时间有先后,所处探月阶段也各不相同。月球探索通常分无人探索和载人探索两种。无人探索又分轨道器绕月、着陆器登月、漫游器巡视以及返回器取样返回;载人探索分短期值守和长期驻留,技术难度逐级上升。美国、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月球探索,不仅已经开展了所有无人月球探索活动,美国还通过“阿波罗”登月项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实现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国家。

欧洲、印度、日本已实现无人探索的绕月探测,而韩国则刚刚迈出探月的第一步。

纵观2022年已经和即将开始的探月任务,至少存在自主探月、搭车探月、合作探月、商业探月四种“姿势”。

凭借全门类的太空技术能力和强大的载人航天及深空遥测控制能力,美国可以自主开展无人和载人月球探索活动,是自主探月的典型。“阿耳忒弥斯”就是美国政府2019年宣布的新登月计划。

参加美国“阿耳忒弥斯”项目的欧洲则是搭车探月的代表,只是欧洲搭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顺风车而非免费的便车。通过为“猎户座”飞船提供6个欧洲服务舱,欧洲为其宇航员分别争取到“阿耳忒弥斯3号”、“阿耳忒弥斯4号”、“阿耳忒弥斯5号”任务的一张船票。日本则希望通过为月球门户空间站提供组件和货运飞船,在本世纪20年代下半叶实现首次登月。

韩国的首次探月严重依赖美国的技术合作和支持,是合作探月的代表,并为那些太空技术力量薄弱的后来者完成月球探索从0到1的突破指明了方向。例如,“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器”由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与美国航天局联合研制,由美国的“猎鹰9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由美国航天局的深空网提供遥测和通信支持。

值得关注的美国“新星-C”探月任务则预示着商业探月的兴起。商业探月可追溯到从2007年开始的谷歌探月竞赛。为阿联酋“拉希德”号漫游器提供“白兔-R”着陆器搭乘服务的日本Ispace公司即是最后进入决赛的5支队伍之一。美国航天局2018年启动“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项目,接力当年落幕的谷歌探月竞赛。它试图通过快速采购商业无人月球探索载荷发射服务,配合和支持“阿耳忒弥斯”项目。“新星-C”探月任务是“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项目执行的首个任务。

虽然今明两年我国没有探月发射任务,但并未缺席探月盛筵。目前我国已成功完成了无人月球探索的绕、落、回所有任务,不仅首次实现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而且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球取样返回的国家。按照规划,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将从2024年到2030年有序展开,有望实现月球背面采样、月球南极巡视探测、在月球南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三大目标。

通往月球之路并非坦途

月球探索虽炙手可热,但探月之路并非坦途。以“阿耳忒弥斯”项目为例,虽然美国对其寄予厚望,最初计划在2024年前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并希望把月球变成未来载人火星探索的测试场和跳板,但结果却是原定2016年首发的“太空发射系统”的发射日期一再推迟,关系到项目成败的“星舰”也尚未研制成功。美国航天局去年11月宣布,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可能比原计划推迟一年,最早于2025年登月。但美国能否在2024年、2025年如期执行“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飞行和“阿耳忒弥斯3号”登月任务仍未可知,费用飙升引发的预算负担更是令此后美国能否按计划每年执行一次载人登月任务也存变数。“阿耳忒弥斯”项目已经花费4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高达930亿美元。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作为探月活动的先行者和领头羊在规则塑造和任务规划上具有先发优势。虽然截至今年7月已有21个国家签署了《阿耳忒弥斯协定》,但许多国家担忧这一美国主导的协定是否公平。而今年8月美国航天局公布的13个“阿耳忒弥斯3号”任务候选着陆点与我国2020年提议的“嫦娥7号”任务的10个候选着陆点部分重合,未来不同国家的探月活动如何协调也值得关注。

(张茗,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新星   航天局   宇航员   欧洲   韩国   日本   美国   月球   热潮   太空   项目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