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新帅,茅台难追



记者/ 李惠琳 编辑/ 陈晓平


五粮液新帅曾从钦,开局不顺。


他掌舵的第一份中期业绩,半年营收412.22亿元,同比增长12.17%,净利润150.99亿元,同比增长14.38%。



酒业市况不易,他的成绩算稳。可是,投资人不太满意,五粮液的增速,跑输了前头的茅台,也跑输了其后的洋河、汾酒和泸州老窖。


截至8月29日收盘,五粮液股价为165.35元,2022年以来,五粮液跌幅为24.6%,“五强”中跌幅最大,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



五粮液跑不快,曾从钦有压力。



冲击千亿



曾从钦2019年入职五粮液,担任集团总经理,今年2月,晋升为董事长。


上任3个月,他就立下新的Flag:2025年,五粮液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税总额达800亿元。


完成收入目标,复合年增长率要求10.86%,说不上激进,存量竞争,基数又大,也不轻松。


曾从钦,提出了四大举措:优化渠道管控、坚守品质、加大宣传力度、丰富产品体系。


曾从钦 来源:官方微博



五粮液,一直是千元价格带的霸主。在产品线上,曾的思路是,巩固第八代普五的地位,发力2000元以上价格带和系列酒升级。


控货挺价是第一招。


据白酒行业专家欧阳千里观察,曾的终端把控力较强,“五粮液会实时统计经销商及其供货终端网络数量,以便于做好统一管理,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


2021年12月,五粮液将普五出厂价由889元上调至969元,今年3月,又将其指导价悄悄由1399元涨至1499元,双双看齐飞天茅台。


批发价上调的调节手段,就是控货。


山西证券研报称,今年5月,普五放货力度加大,批发价承压至960元至965元;7月发货速度略有控制,批发价回升至965至970元。


普五站稳千元价格带,是曾从钦就任的一大亮点。


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告诉《21CBR》记者,五粮液的渠道压货现象,一度很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容易跌,渠道积极性下降;现在,控货控量,终端价、团购价站稳千元,渠道积极性有很大提升。


只是,终端市场售价,尚未达到指导价格。


在天猫、京东等官方旗舰店,五粮液通常会给出200元不等的优惠券,第八代普五折后手到价为1220元。


曾从钦还主动上攻,进入茅台的2000元价格带,推出经典五粮液,零售定价2899元/瓶;又上市“文化系列”,价格1700~2500元。


来源:官方微博



突破业绩瓶颈,产能得跟上。


曾从钦还规划,五粮液基酒储存能力达100 万吨,原酒产能达到20万吨,比现有产能增加一倍。



起跑不顺



雄心万丈,一开场就遭意外。


“疫情反复,聚饮、商务宴请的频次降低,一定程度影响了五粮液的市场。”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向《21CBR》记者分析。


公司的产品线,划分为“五粮液产品”和“其他酒产品”。


前者定位中高端,代表产品有第八代经典五粮液(普五)、501五粮液、经典五粮液等,贡献了80%的收入;后者为中低端系列酒,有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四个品牌,多在500元以下。



1-6月,五粮春等中产品现冲击明显,同比减少约6%,普通大众喝得少了。


系列酒本是曾从钦的重要发力点,2021年营收为126.2亿元,2025年,准备冲击200亿元,占到目标增量的1/4左右。



结果,开局就不利。


高端产品增长基本持平,可是,渠道拿货意愿同样受影响。


一个显性指标是“合同负债”,这是白酒企业业绩的“蓄水池”。先款后货,指标越高,说明渠道信心越强。


2021年底,五粮液的合同负债是130亿元,至今年6月底,骤然降至18.8亿元,减少111亿元,占到上半年收入的3成。



这说明,经销商打款热情,在降低。


反观“应收票据”,指标越走越高,截至6月末,达到252.49亿元,增加14亿左右。


在行业,一般规模越高,说明议价能力越弱,甚至存在压货冲量的嫌疑。


肖竹青向《21CBR》记者分析,应收票据的增加,可能是五粮液在支持经销商,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


五粮液在财报中透露,公司采取了降低预收款中现金收取比例、优化订单计划管理等措施,为经销商减负


投资者看到的是,就是现金含量减低,忙活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降到了18.87亿。


其实,五粮液的乏力,去年就有迹象。


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的同比增速为15.5%,第三、四季度降至10.61%、11.19%,今年增速有回升,不及去年同期,更赶不上茅台,其1-6月增速为17.2%。



上下挤压



在白酒界,无论市值、收入,五粮液都是仅次于茅台的存在。


看似风光,实则进退两难。


1994年开始,五粮液坐享十来年的白酒老大荣光,因战略失误,2013年为茅台赶超,至今追赶艰难。


老大不好当,老二也不好当,当过老大的老二更不好当。”上一任董事长李曙光,这样如此描述五粮液的尴尬。


李曙光 来源:官方微博



之所以难当,外界对其重振雄风有期待,又腹背受敌——老大有压制,老三在紧追。


李曙光带领五粮液,开启一系列改革,可谓成就斐然。


2017-2021年,营收从301亿元增至662亿元,增长1倍多。


无奈茅台跑太快,距离越来越远,去年收入落后432亿,差了两个山西汾酒。上半年,差距略有缩小。



曾从钦想反超,难度越来越大,动作变得亦步亦趋。


这两年,茅台的业绩增量,受益于直销渠道占比提升,1-6月,直销渠道贡献超3成的收入,电商App “i茅台”上线两个月,收入超过56亿元。


五粮液也加大直销和团购的比例,上半年,直销渠道营收158.26亿元,占比近4成。


茅台偏偏还步步紧逼,降维打击。


2022年初,茅台推出新品“1935”,定价1188元,卡位千元价格带,直接对标普五,其有望成为继飞天之后的第二大单品。


有投资者问曾从钦,茅台1935对五粮液影响多大?他没有直接回应,只强调“普五在千元价位带,具有明显的市场领先优势”。


千元价格带,本是五粮液的基本盘,在如今白酒业,几乎已成“四战之地”,大量二线品牌在上攻,茅台又下场,等于上下挤压


安信证券的研报称,2019-2021年,五粮液在千元价格带的市场占比,由70.6%下滑到58.1%,跌幅12.5%。


肖竹青认为,茅台1935、五粮液分属不同香型,二者没有直接替代性,1935的出现,于千元价格带起到扩容作用。


欧阳千里也认为,茅台1935是酱香热的延续,热度降温,市场会继续朝“飞天茅台”集中,仅是千元价格带多了一个选择。


即便如此,酱香热不退,市场环境又多变,曾从钦的千亿担子,的确很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茅台   飞天   欧阳   曙光   终端   白酒   渠道   收入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