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当小狗,我们就不跟你玩儿”,为了交朋友孩子能有多卑微?


文/兰妈谈育儿

你能想象一个孩子为了交到朋友能卑微到什么程度吗?

曾经,在小区广场遛娃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不能理解的事情,有一个四岁半的小女孩,她总是在不停地讨好别人,为了能跟小朋友一起玩不停地在身后狂追,明知道追不上、明知道摔倒了还继续爬起来接着追,总觉得这个女孩交朋友的毅力是真的是太强大了。

可是,让我想象不到的是,这个小女孩为了交朋友可以卑微到任人欺凌,被伙伴戏弄地在身后狂追还算是小事,最让人惊讶的是女孩竟然心甘情愿地趴在地上学小狗,就因为其他的小朋友说了一句话:“你不当小狗,我们就不和你玩了”,女孩边哭边趴下、尝试着学小狗来讨好伙伴。

当时,女孩妈妈就崩溃了,她认为“我的孩子, 平时在家里面都是捧在手心里疼爱着,可为什么一到外边为了交朋友就可以卑微到这个程度呢?”,刚开始的时候妈妈也有呵斥女孩的卑微行为,可是随着女孩交到朋友露出满足的笑容后,妈妈又不忍心打破这种千辛万苦找到朋友的喜悦感。

也有人认为,这种卑微的交友真的有必要吗?

可能有些家长不明白,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特别喜欢交朋友呢?其实童年时期的孩子是特别纯真简单的,比较明显的就是喜欢的疯狂追、不喜欢连看都不想看一下,他们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也会有着强烈的执着与追求,喜欢的人可能凭声音就认出,不喜欢的人如何讨好也终究是入不了眼。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对喜欢的人在交友执着劲儿方面会比较强烈,又因为幼儿喜于探索的成长心理影响,孩子往往所呈现的心理状况既为“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绞尽脑汁想要得到”,再加上小朋友的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往往分不清是非对错,更理解不了何为刻意、何为卑微或羞辱。

从小朋友好奇劲儿、和纯真简单的心理来分析,年幼的孩子心思单纯、所看待的事情也比较简单,比如,前边所说那位学小狗爬的4岁半小女孩,在成年人的眼中或许是“为了交友的卑微和妥协”,其实在女孩的心中她或许单纯地觉得好玩,甚至还以为是在和小朋友玩游戏呢。

所以,孩子为了交朋友而妥协的心甘情愿是不是卑微,或者妥协的交朋友有没有必要这样?还需要看孩子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前段时间女儿突如其来地对打开房门的奶奶说“你干嘛要到我屋里来,是不是想偷钱”,结果尴尬了,奶奶生气了,还误以为是我跟孩子说了什么“坏话”。

被整得一头雾水的我,在事后就问女儿“为什么要对奶奶那样说”,结果女儿咧嘴一笑地说着“我只不过是在玩游戏而已”,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小朋友和成年人的思维想法是不一样的,不过尽管小朋友时期看待问题是比较简单,但家长也需要注重孩子的健康交友

健康交友,对孩子的成长、心理、乃至性格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从小就养成“为了交友不停讨好、妥协,或者卑微形式”,那么,这种不健康的交友方式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童年的交友不慎还给内心留下伤疤、无法愈合。

那么,健康的交友有什么特点吗?有三方面会比较明显

•朋友在一起有很多创意的玩法点子

•可以更好地完成合作享受成就感

•朋友间让内心更加温暖、有安全感

其实啊,孩子特别喜欢交朋友无非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在一起可以有很多创意的玩法点子,小朋友之间还可以在相互欣赏中感受到更多快乐,另一方面,朋友之间兴趣相投话题感比较多,在一起可以让内心更加温暖有安全感一些,还有一方面,兴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完成合作实现愿望,这种共同协力的成就感也是一种自信源泉。

不过,若是小朋友为了交到朋友卑微到任人欺凌了,哪怕孩子自己单纯地认为“这只是在玩游戏”,但不健康的交友形式一定要从小杜绝,就跟孩子说错话被一句“童言无忌”匆匆带过一样,看起来是在为孩子无知的行为买单,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实质意义,因为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认识到自身问题,等到下一次遇到同类事件还是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所以,健康交友是家长为孩子交朋友要上的第一课,而健康交友还只是对社交的基础认知,想要改变孩子健康交友的习惯性、和健康性输出,光是有正确的思想观还是不够的,如果孩子在遇到被欺凌的时候不知道反抗,迫于压力的妥协也是童年社交的一种隐形伤疤,为杜绝这种不健康的交友形式,从小培养孩子的“逆商”也是大有必要的。

孩子“逆商”的黄金期培养是几岁呢?

正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1~7岁也是孩子培养逆商的关键期,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在一组实验中验证“五岁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期”,如果把17岁的智商水平看作100分,那么4岁之前就已经获得了50%智力,剩余的30%则是在4~7岁间获得的。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到7岁阶段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不想孩子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建议家长们一定不要错过孩子逆商的黄金培养期,这是因为逆商一般被称为挫折、和逆境中的智商行为,所指的也是孩子在面对挫折或摆脱困境时的应对能力。

所以,拒绝不健康的友谊需要帮助孩子有效培养逆商能力,尤其是在七岁以前是孩子智力发育的最佳期,这个阶段帮孩子做好逆商训练,对小学后的健康交友是大有帮助的,这是因为当孩子在交友中被排斥时,他们承受的痛苦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尽管培养孩子逆商能力并不代表就是健康友谊,但至少在孩子遇到“卑微交友”时可以大声反抗。

关于孩子的逆商培养,有3个小技巧建议爸爸妈妈多看看

1、有时间多陪伴关注孩子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博士从研究中发现:“被排斥的孩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但他们能感觉到那种疼痛感,不亚于被狠狠地打了一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他们哪怕被排挤、被嘲笑了还是要选择去讨好这种“毒友谊”,同时这也是孩子的逆商没有得到有效培养的结果。

有效的逆商能力,它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战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难,逆商也是应对挫折中特别重要的一种行为能力,如何有效提高孩子逆商能力拥有健康友谊?其实每一个交友迫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颗缺爱的孤独心,他们希望通过交朋友的方式来得到安慰。

所以,有效提高孩子逆商行为的第一个技巧,就是有时间就多陪伴关注孩子,认真听孩子说一说心里话、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要知道被关注的孩子不会孤单,能够被父母倾听的孩子更有一颗富足的内心,这样有爱、内心又充满富足感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得比较阳光积极,同时也具有天然的交友感染力,周围很多伙伴都会不自觉想要跟这种开朗的小朋友相处。

2、保护孩子的友谊欲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都少不了自身努力、和贵人相助,朋友多了、路也会好走一些,朋友也是为人处事艺术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多少朋友、就相当于打开了多少扇方便处事之门,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就要善于采取别人的帮助和意见。

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和案例,除去个人能力、环境和机遇,成功的人生也少不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健康友谊,每翻开一部历史长卷阅读,都可以看得出每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也不只是皇帝陛下,一人贯天下之气,也是因为能够善于倾听臣民意见、广开言路,所以多交朋友也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知识面扩宽的智慧门窗

经常有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新交了哪些朋友,就比较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贪玩而耽误了学习,其实健康友谊所带来的影响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比如健康友谊的创意玩法、更好地完成合作、让彼此内心更加温暖等等,这些健康友谊都犹如黑暗里的一道亮光,照亮自己的路、同时也能照亮他人的路。

所以,保护孩子的友谊欲、允许他们交朋友,实际上也是在帮孩子形成广开言路的宽大胸襟!

3、用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长,我们会发现孩子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时,朋友和父母的沟通往往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朋友一句话就让孩子欣然接受,而家长的肺腑之言反而让孩子烦躁不已,其实能形成这样较大的反差影响,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曾反思过自身问题,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是不是总是在指责、批评呢?

有一位妈妈,她跟儿子每天的沟通就是“作业写完没有”、“什么时候完成作业”,“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这种只沟通和学习有关的交流方式听上去就让人觉得特别压抑,而在母亲的强势管教下,男孩最终考上的不错的一流大学,但男孩却狠心地要跟妈妈断绝关系。

对此,大家都很不理解觉得儿子是忘恩负义了,可是我们却忽略了,男孩每天面对一个没有表情、没有关爱的母亲,心里是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呢?而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打响第一课的成功就在于走进孩子的内心,当我们所说的话孩子愿意听、能听得进时,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故而,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健康沟通,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也建议每一位家长都要用朋友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如果孩子能够把我们也当作友谊里的一部分,那么逆商培养的效果便可以达到最佳,毕竟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当健康友谊成为孩子生活、或习惯中的一部分时,自然而然的健康友谊自然就成为了无须过多语言的下意识行为了!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卑微   交朋友   孩子   友谊   小狗   不当   小朋友   内心   家长   能力   朋友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