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年,存款有必要告诉子女吗?81岁老人做法堪称“教科书”

人生是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它静悄悄地向前走,从不回头。个人正如河流的水滴,飘荡在奔流的河流中,演绎着形形色色的模样。作为人,最重要的不是顺着河流的模样一往无前,而是演绎自我。我们要学会做自己!

在繁华的世界,在既定规则的鞭策下,我们不可避免地遗忘真实的自己。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所以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而生命的旅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与死。突然想到,余华《活着》中提到:活着就是活着本身,与其他事情无关。多数人因为各种繁杂的事情,往往会忘记“活着”本身。正如希阿荣博堪布所提到的:“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而已!”

《次第花开》这本书修补心灵中所牵挂的种种萦绕,当我们懂得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时,那么生活中的各种苦难,都只是为了让我们的死赋予更加浓厚的含义

中国的父母最担忧儿女之间因为金钱而相互争执。影视剧中因为父母的存款而撕破脸皮的兄弟姐妹,不在少数。如果不留给孩子,随着自己年岁的增加,记忆力随之衰退而忘记这笔钱的存在;如果留给孩子,又因分配的问题无法同时满足孩子的心理。这个问题,实属是一大难题。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同样适用父母与孩子之间。一旦让孩子知道父母有大量退休金,孩子的关心和爱护随之而来,如果退休金的事情不存在,那么孩子的冷淡也是措手不及。那么,人老之后,到底要不要将存款告诉孩子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位81岁老人的做法,一定会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

到了晚年,存款有必要告诉子女吗?81岁老人做法堪称“教科书”

叙述人:81岁 退休员工

我自从老伴死后,已经独自生活多年。在我稍微年轻有力气的时候,女儿生下孩子,我便前往了女儿家照顾外孙。女儿对我无微不至,虽然带孩子有点累,但是内心的暖意还是冲掉了身体上的疲乏。但是,作为母亲,终究是要和儿子生活在一起,照顾自己的亲孙子。

缘起于《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原型:婆媳冲突,终究是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儿媳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我和儿媳都围着儿子转,势必引起隐藏在婆媳内心深处的妒忌心理,所以儿媳经常冲我发脾气。“恶语伤人六月寒”,空闲的时候,我经常想起在女儿家的日子,不免内心有些失落。

但是作为退休员工,还是留有存款。我常常用自己的存款补贴儿子的家用。但是,不曾想,孙子结婚的房钱也落在我的头上。平日,儿媳和儿子对我的冷漠态度,使我心寒不少,我将自己存款的事情隐藏起来,虚报了一个数字。本想将存款真实的数目告诉暖心的女儿,不料,儿子和儿媳居然趴在窗外偷听。无奈之下,我只好将存款拿出一半,分给儿子和女儿,而剩下的一半,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不准备将这笔钱交给任何人,而是以我的名义存进银行并与孩子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书,将这笔钱作为自己的养老钱与葬礼钱,不需要孩子掏一分钱。同时,请来律师对其进行公证,两位孩子不允许对其挪为他用。

自此,解决掉自己的心病之后,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人老之后,必然会因为存款引起孩子们之间的纷争。我认为,如果道德无法限定的事情,只好由法律来解决。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孩子身上的私心,免得因为钱,全家变得不安宁。总之,父母养大孩子已经不容易,如果父母到老年的时候,孩子还在肆意瓜分父母的存款,实在是最大的不孝。

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中说:“放下自己的念想,把物质世界通通去除,把自己的身体念想通通放下,放下的也是执念,这时便能看到未曾看到的状态,这便是修行。”

若是抓住物质不放,我们终将走向异化,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人生长河中最不起眼的那一滴水。只有精神世界,才会丰富我们人生的重量。放下对于物质的念想,做一个轻快的人生。

总结人生更多的苦痛来源于对于物质的执念,放下执念,就会放下痛苦。因此,洗涤我们的灵魂,成为生活中自己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存款   儿媳   晚年   教科书   河流   子女   做法   物质   儿子   老人   父母   事情   女儿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