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个人”正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系统里的微小芯片,而这个巨大系统却没人真正了解。每天我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文章吸收无数数据,处理这些数据,再通过更多电子邮件、电话和文章,传回新的数据。但我真的不知道,在整个宏观的架构中,我究竟身处何处?我所产出的那些数据,又如何与其他几十亿人或计算机产出的数据连接?而且我也没有时间找出答案,因为光是回复电子邮件就已经耗尽我的时间。而随着我提升效率,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更多信息,也就是回复更多电子邮件、打更多电话、写更多文章,反而让身边的人淹没在更多的数据之中。”—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如果是简单地将商业搬到线上,甚至只是终端用户消费商品,商家发货,在线化的进程对今天的世界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当大数据技术,算法这些技术出现时,如图5.20所示,用户在线过程中的行为就具备了商业价值,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再通过算法技术进一步让人与机器之间形成高频的互动,机器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进化,人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减少参与,成为数字化进程中的某种优胜劣汰,这个过程是残酷的,却非常现实。

图5.20 来源《数智驱动增长》

技术集群的协同效应的体现,往往需要一个重要的契机,正如今天由IoT,5G,AI,云计算等等技术协同都到了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数据尤其是大数据对于商业的意义不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促进人到机器之间的互动加深人工智能的进化,继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自动化场景,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大环境。

“截至2020年,超1000万家企业通过钉钉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约200万个商家建立了智能客服新组织,4000个商家具备了虚拟消费者洞察服务的组织能力,500个天猫商家成立“互联网新品部”,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组织升级力量已颇具成效。以宝岛眼镜为例,从2019年“618”到“双11”,宝岛眼镜全国1200多家门店的5000多名门店导购,以及总部和经销商的2000多名工作人员共计7000余人,全部开通了钉钉导购分享及分销功能,借助平台的“导购分佣”产品能力,宝岛眼镜额外为导购分销促成的交易支付“导购员成交”佣金,极大地刺激了导购分销的积极性。

数智化的企业经营能力需要新组织来保障。这要求管理者改变理念,推动组织本身走向数智化。在扁平、开放、灵活的组织形态下,一线的经营数据和反馈可以得到实时回流和分析总结,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高效地配置给每一位一线员工,一方面使流程服务于人,激发团队成员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降低协同成本。”——新商业学院主编、肖利华等著,《数智驱动新增长》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百度百科

这种智能商业平台从过去由头部互联网科技主导,转向到每一家企业都在构建这种智能化平台,终端用户的数据几乎全环节中都在被深度加工,整理,最终构建成一个庞大的,逐步智能化的数字网络,如图5.21所示。

图5.21 来源陆奇的分享课件

从平台到企业,都在重视数据的价值,通过数字化工具构建用户数据模型,在完成数据模型的建设过程中,完成对数据的标准化的处理。前面我们谈到的那样,在线化过程中大量的用户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网络生态之中,在数字化进程的推动下,无论是平台还是企业逐步通过数字化工具对拥有的数据进行深度处理,构建适配自己业务的数据模型,再反过来反哺业务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个过程中数字化工具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当平台首先完成数据化体系为企业提供延展的数字化工具,企业连接数字化工具再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此类推,共同完成了数字化网络生态的构建,某种程度上数字化工具扮演了从C到B端的桥梁作用,而且是最后一公里的连接与打通,成为主网络生态中的若干分支网络中的连接线。

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过多提及数字化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平台所整理大数据样本或者模型严格来说还是粗糙的,只有为用户提供具体服务与产品的企业参与进来,才能更加细化理解每一位用户的喜好,企业像数字空间中的放大镜,帮助数字网络触及到具体用户的行为数据,继而反馈到平台之中。

我们以出行行业为例,出行平台无法提供非常具体的服务与产品来清晰地知晓用户究竟在哪里,会去往哪里。只有接入出行网络中的网约车借助数字工具导航应用服务于用户,才能描绘出用户的喜好与路线,而且随着用户的数据累计增加,对用户的喜好了解程度也越深。

我们再以电商平台距离,平台可能通过大数据模型知道用户的消费能力,购买物品种类等数据,但是缺乏具体指导用户的性格与行为特征,例如用户一般晚上十点以后才会咨询,例如a用户晚上咨询频率较高等等,这些细节唯有平台上的商家才会知道的更加具体。

数字化进程中,就是推动平台,企业进一步精细化用户数据,构建更为精准的数据模型,促进更大程度上的融合与集成。

这个工作量是非常惊人的,也是我们社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一体的浩大工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潜默式的,几乎所有的在线用户都无意识的参与了这个进程。这在其他任何时候都是无法想象的,这个场景非常适用于企业数字转型的过程,企业只有通过数字化工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用户就会自愿接入企业的数字化平台,并成为忠实的用户。从根本上看,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本质还是工具,提升效率的工具,而服务与产品才是充满温情的联系,才能打动用户。

同样,数字化浪潮下也驱动传统软件商思变,调整服务模式来适应市场的需求,不然就可能面对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泛微专注协同管理软件领域20年,曾是钉钉的核心服务商,但是随着企业微信依托微信生态的优势快速崛起,成为打通私域流量社群、公众号与公域流量池视频号等微信生态的唯一工具,泛微快速转型为数字化OA办公平台,于2020年和微信合作,融入到微信生态之中,如图5.22所示:

图5.22 泛微融入数字化图

Affinity系列设计软件,对标的对象就是Adobe系列的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三款软件,分别是位图设计,矢量图设计,图文排版设计等三个功能与领域。Affinity系列的竞争优势体现在:
(1)价格:成本更加亲民,软件更轻,且打通PC端与iPad端,可以通用,贴近了发展的趋势;

(2)素材库:提供大量的创意素材库,提升创作者的创作效率,且官方的素材更稳定。

Affinity系列一出来就受到大量对轻量化设计具有需求的群体的欢迎,助推其系列一度冲上苹果生态的榜单,如图5.23所示:

图5.23 Affinity系列

Affinity系列的模式为其他致力想推广数字软件工具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模式。

重塑个体的竞争力:

数字化的浪潮下,对企业而言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而运营效率的提升,意味着个体需要思考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下不被淘汰,今年发生的关于上海高学历高龄男子向上海市政府救助的帖子直接成为热搜,可能就是数字化进程下个体职场环境下的缩影,如图5.24所示。

图5.24 曾上热搜的帖子

所以,个体尤为需要关注正在发生的数字化进程,及时更新自己的技能,提前介入数字化进程之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截止20年,全职从事自媒体的人数达到了370万,兼职人群超过了600万。”—艾瑞网

2016年,美国自由职业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300万人,这个庞大的数据背后是美国服务业非常发达,也是后工业时代的显著特征,服务业不涉及生产,个人就可以成为了独立的服务提供商,通过交换个人技能,知识和时间获得报酬,而互联网尤其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进程,自动化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个体正在从工厂与写字楼中走出来。

大量自由职业的出现,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斜杠青年。何为斜杠青年,本质就是个体创造力释放之后,适应数字化背景下的人群具备后兼职第三,第四职业的可能。当然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安排也提升了自己的职业安全度。

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无法跟随时代发展的人群提供技术及其他适应发展,可能会在未来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挑战。

2016年1月20日至23日,第46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即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会前,该论坛发布了《未来工作——针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战略》的报告。该报告宣称,2015年上半年,研究人员对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10个行业中当今世界最大的371家企业的1346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在2015—2020年,因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其他技术变革而失去原来工作的人员将超过710万人,其中有200万人将会在科技、专业服务和媒体等行业找到新的工作,因此,还有510万人将失去工作,办公室白领和管理岗位受到的冲击最大。

当然对于能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又将是一次个体逆袭的莫大机会,无论是古典自媒体时代(依靠文字与图片输出内容的自媒体时代)崛起的同道大叔,短视频时代崛起的papi酱,李子柒,还是通过直播成名的李佳琦,薇娅等等,大量的个体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了命运的逆袭,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在这个进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个人的机会。

“没有一个时代像数字时代这样,赋予普通人强大的力量。数字时代让每一个人都变得价值斐然,而每个人在拥有更强话语权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拥有了更大的决定权。

个人在数字时代决定着社会发展,决定着商家的生死,决定着商业模式的成败,这些依靠的是数字的力量。

在数字经济时代来临前,人是个体,个人能够对社会、商业和他人施加的影响是非常小的。而在数字时代,个人成了信息的载体,信息无差别的价值决定了个人也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欧阳日辉,文丹枫,李鸣涛:《大数字时代》

辐射线、点线结合构图,世界网络科技大数据,全球化、国际化,科学技术概念

前面的篇幅里,我曾说过数字工具能够提升个体的创造力与影响力,而高性能的移动设备又将助推个体的创造力,而这个创造力在统一的数字网络之中将发挥巨大的价值,这就是数字经济里赋予个体的红利,但是因为基于数字模式的创造又将对部分个体产生巨大的进入门槛。所以,理解、适应、融合、尝试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要排斥潮流的,发展的,前沿的技术概念与场景,只有这样才会最大可能的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并能够享受到时代发展的红利,尤其是在充满活力的中国。

“(1)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人脉、资历;今后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独立、个性、理想。以前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在是“有个好爸爸,不如自己有文化”,中国的“新知识分子”将重登历史舞台。

(2)中国人正在由“外求”变为“内求”。外求即求关系、求渠道、求机会;内求即要激发起自己的兴趣、热情和希望。当你做好你自己,外界的东西就会被你吸引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求人不如求己”。

(3)中国正在兴起大量的自由职业者,社会的基本结构从“公司+员工”变成了“平台+个人”。每个人都将冲破传统枷锁的束缚,获得重生的机会,关键就看你是否激发了自身潜在的能量。这才是一场真正的解放运动。

(4)中国一大批有“匠心”的人的社会地位将获得提升,匠心的本质就是爱。那些脚踏实地的人,如程序员、设计师、编剧、作家、艺术家等,因为互联网已经把社会的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将是灵魂的充实。

(5)未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每个人既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能力的组织和团队。

(6)未来的人可以分为三种格局:做事—做势—做局。初级格局是做事,靠人和工具;中级格局是做势,靠管理和规则;高级格局是做局,靠系统和制度。

(7)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被木桶原理所束缚,即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综合水平,所以我们总在弥补自己的短板,而随着人们协作效率的提高,今后你的长处将决定你的水平。我们不用再盯着自己的短板,只需要将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发挥到极致,就会有其他人与你协作,这就是长板原理。

(8)我们的工作正由被动走向主动。以前为了谋生,我们需要依托固定的公司,在固定时间、地点重复固定的劳动,属于被动式劳动。未来社会的总财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人们依靠自身特长,点对点地对接和完成每一个需求,充分融入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属于主动式创造。

(9)对于未来的每个人来说,有一件东西会变得格外重要,那就是你的信用。未来个人的财富路线是这样的:行为—能力—信用—人格—财富。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帮助下,你的行为积累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后以信用值为支点,能力为杠杆,人格为动力,联合撬动的力量范围就是你的财富值,也是你所掌控的世界的大小。

(10)中国人出名的方式先后经历了公司包装—参加选秀—成为网红三个阶段。最开始的时候完全依靠影视娱乐公司包装,后来流行起了参加各种选秀节目,如超级女生/中国好声音等,现在开始做网红/女主播等。在互联网时代,出名不算什么难事,难的是拥有能够长期出名的真才实学。

(11)原来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关系,今后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规则。传统社会的关系网已经被不断撕裂,以价值分配为关系,新的连接正在形成,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进行价值传输。而你所处的地位和层级是由你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的。当人人都在讲规则,道德自然就会兴起。

(12)中国人的奋斗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第二种境界是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第三种境界是我奋斗了18年,终于不再需要陪你一起喝咖啡。未来人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但协作性也会越来越强。和而不同,正在成为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主流关系。

(13)未来的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产品。如何实现呢?逻辑关系应该是:创意—表达—展示—订单—生产—客户。当你有一个想法时,可以先表达出来,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这样的平台会越来越多),吸引喜欢的人去下单,拿到订单后可以找工厂生产(不用担心量太少,今后的生产一定会精细化和定制化),再送到消费者手里,因此很多小众的梦想和爱好都将得以实现。

(14)信仰的逻辑关系:规则—秩序—道德—信仰。互联网正在帮助中国建立一套合理的社会结构,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按照规则运转,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秩序,如契约精神。遵守秩序就是遵守道德规范,那么信仰就会水到渠成。”—《个体崛起:未来生存法则》,水木然著。

但最终的场景如何,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非常希望不是如同《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的那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企业   进程   个体   数字   工具   社会   时代   数据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