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带回月球土壤,火星样本却不行?科学家:后果人类无法承受

前言

虽然人类对于宇宙的研究可谓是雨露均沾,各个方面都有涉猎。但对于天体的探测,最主要的目标还是放在了月球和火星之上。

目前的月球已经被认定为没有生命的天体,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利用这一距离较近的月球干点其他事情,比如太空蔬菜什么的也不是不行。更何况对月球的研究与探测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

因此,直到如今,人类不仅已经踏足过月球,还带回了月壤对其研究。

月壤的迁徙

早在上个世纪,月壤就已经被人类握在了手中。当美国的阿波罗号将宇航员们送上月球的时候,他们不仅为我们直播了月球的样貌,让我们从月球的迷梦之中清醒过来,也为我们采集了一些月球样本

他们带着从月球岩石上敲下来样本回到了地球,这些样本便成了科学家们进行研究的宝贵数据。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时候送给了我国少部分样品予以研究。

同样是七十年代,苏联的“月球二十四号”也带回来了一部分月壤,自此以后人类对于月壤的研究便都依赖于这些极少的样品。

但是,人类从未停止对月球的进一步探知。2020年,我国的嫦娥五号带着最新采集的月球样品回到了内蒙古区域,实现了人类对月壤的更新换代。

据我国科学家检测,嫦娥五号所带回来的月壤与美国所赠送的样品有很大差别。这种差距不仅是月壤的成分,更是表现在它们的年龄之上。据推测,阿波罗号带回来的月壤年龄约为三十亿年前,而嫦娥五号所采集的月壤是二十亿年前形成的。

地点的差距导致月壤的年龄与成分也呈现出不同的差距,这使得我们对于月球变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究竟能从月壤中得到多少讯息,就目前来说不得而知。但一些关于月壤的已知讯息对于我们而言定然算得上是一种好消息。

比如,月壤之中含有金银等矿物颗粒,表明月球上面广泛存在重金属;又比如今年美国科学家们宣布,上个世纪阿波罗号所带回来的月壤,已经能够种植出植物

这两种发现,或许可以在未来为人类减轻一定的存续压力。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

除了月球之外,人类也从未放弃过对火星的探索。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美苏为首的发达国家便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之旅。

不过,探索火星火星的难度显然要比探索月球的难得多。当人类的探测器已经成功抵达月球并且已经拍到了月球背面照面的时候,被认定为从长远来看适宜人类移居的火星也成了美苏等国家的探测目标。

可这些探测器发出,大多是以失败告终。直到如今,人类对火星探索的历史已经长达60年的时间,但探索成功率也仅有三分之一。

虽然失败率比较高,但人类也的确掌握了许多与火星相关的内容。火星虽然也有大气层,但其厚度仅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因此昼夜温差极大。

不过,火星上也有一些令人们欣喜的发现。比如2008年的时候,美国凤凰号曾对火星土壤进行加热,结果出现了水蒸气;第二年,美国宇航局又发现火星岩石中存在含水矿物质,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水是生命资源,地球的生命也是从海洋之中诞生的,这是否就意味着火星曾经有过生命或者在未来有孕育生命的可能呢?

不仅如此,火星地貌也非常丰富。除了山脉之外,还有火山湖以及三角洲遗迹,这样的发现又让人们开始相信生命的存在。

可即使是如此,我们对于火星的研究也仅仅是通过火星探测器回馈的部分数据来进行研究。这样远距离的研究显然没有直接研究样本方便。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像对待月球那般,将火星的土壤带回地球进行更直观的研究呢?

带回火星样本的危机

科学家表示,带回火星样本的后果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之所以这样说,是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便是通过对火星的远距离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对“火星可能有生命”这个论题越来越坚信。

这就使得科学家们不敢轻易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火星可能曾经有生命存在,也可能在未来孕育出生命。那么当火星的样本来到最适合生命诞生的地球之后,是否就会导致曾经的生命复生,又或者加速火星样本之中的生命诞生呢?

若是如此,人类要面临的危机恐怕就是物种入侵了,这对于地球而言,都可能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灾难。

除此之外,另一个考量便是人类若想取得火星样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从地球将物体带到火星去,每一千克所需要的开销为三万美金,要想火星样本成功带回地球,支持这一功能的探测器所耗费的成本只会更高。

更何况,现如今便有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即探测器无法返回地球。基本上来说,现今在火星上工作的探测器都是一次性的,因为返航的难度实在是太大,这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距离。

地球与火星都是围绕太阳公转,它们两者之间的距离最短为55万公里,最长却能达到4亿公里。为了能够让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便需要根据它的公转速度保证探测器落地的时候火星还没飘走,而让其返航就更为困难。除了计算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之外,我们还得保证探测器返航的时候能够有充足的燃料与健康的身体,否则它们便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更何况,仅从两者最短的距离来说,一来一回都是接近三年的时间,若是距离更远,所耗费的时间更漫长,我们无法保证在这漫长的时间之中,样本数据是否会发生变化。

因此,采集火星样本的复杂性和不可知性实在太大,我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风险。

尾声

虽然目前人类无法成功将火星的样本带回地球,但相信随着科学家对火星数据的分析,我们会对火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火星   月球   样本   阿波罗   上个世纪   人类   美国   探测器   土壤   科学家   后果   地球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