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推荐|绍兴游记逛在绍兴 边走边唱闲庭信步逛绍兴

对于绍兴,我是很熟悉的。在腿脚未到之前,心神早已随着鲁迅先生的文字飘去了

到绍兴那晚天已黑了,我只能匆匆找一处地方住下来。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我的住所竟然和秋瑾的故居在同一条街上。不大的小城,历史上却涌现出了诸多俊贤,真让人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块风水宝地

其时,正下着细雨阴雨中的绍兴城,看上去好像一幅上了点水彩的水墨画。灰黑的马路,灰黑的屋顶,灰黑的水……

墙壁原是白的,然而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爬满了灰黑的沧桑。如此深深浅浅的灰黑之中,间杂着深深浅浅的团团的绿——很奇怪,绍兴的绿是给人丰腴的感觉的看着这样的绿色,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环肥燕瘦”之类的感慨

沿着这样古旧的街道,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东湖,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真正的烟雨江南图,有绿意,有空灵,有温润,还有蕴载深厚的石拱桥和乌蓬船

船上的人,戴着乌毡帽,殷勤地招呼我坐船,他的笑容和话语是那样的温良,竟使我无言以对

第二天,我晋见了大禹陵,叩访了“三味书屋”和鲁迅故居,然后就去了我心向往之的兰亭

参观先人的故居,心情或多或少有几分沉重,而依山傍水的兰亭,却是开朗而风雅的。兰亭在距绍兴城十几公里的兰渚山下,是当年勾践种植兰花的所在地,是一块集山水之精华的宝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这里的古迹很多,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合写题名的鹅池,有书圣练黑一池清水的墨池,还有留存着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墨宝的御碑亭

最让人好奇的还是那条让文人们千百年来念念不忘的流觞的曲水。只是一条宽不到1米的小溪,当然不可能还在,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10多年前,今人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修建的,弯弯曲曲,清澈见底,所幸还颇有几分意趣

在溪边大石上坐下,弯腰洗洗手,如果此时真有盛满美酒的杯盏从上游顺水而下,随手拈起,且饮且吟,倒是别有一番雅趣。古人虽享受不到现在的高科技、新玩意,却比现代人更富于想象力

兰亭处于静幽山壑之间,是个洞天福地。鹅池边,水流无息,中有三鹅,并立高歌,对面的竹林深处,另有两鹅遥相呼鸣,曲水流觞处,水道隐于竹林之间,透露着清逸可敬的魏晋气息。兰亭的形态更显绝妙,似一位峨冠博带的魏晋名士的冠帽,点化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返回绍兴市区,西小路、萧山街、长宁直街、八字桥街都是值得品味的绍兴老街,它们处在高楼大厦后面,倔强地守卫着自己的传统。在这里你可以真正触摸到绍兴的厚重风骨,如绍兴黄酒一样的纯正悠长

老街的人家都是与水相依相融的,身心累了,就在桥边歇歇脚;衣服脏了,就在水边洗洗衣,这里处处流淌着岁月的痕迹。入夜了,绍兴城里一样热闹而又幽静的景致还有府山上孤立的飞远楼,城市广场上耸立的塔,土谷祠御碑亭 外寂寞的发廊女郎,南门桥上凤则江里锁着的两条大船,街头大道上高声唱和的绍剧演员,弄口里清寂无比的青藤书屋,老街边上小桥的倒影,这些景物都在这样的一个绍兴的夜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绍兴   茂林修竹   勾践   兰亭   老街   竹林   碑亭   灰黑   闲庭   魏晋   故居   国庆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