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偷尝禁果导致女友怀孕,他主动放弃了招工进城的机会


赵德成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当年他和十五名初中同学一起去了敦化县的东沟大队插队落户,十六名延吉知青就赵德成一人在当地和农村姑娘结婚成家,最终他把农村媳妇带回了延吉。说起当年插队的往事,知青们都说赵德成敢作敢当,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图片来自网络

时隔几十年,赵德成还记得他是1968年10月12日到东沟大队插队落户的,他们十六名延吉知青被分派在东沟大队第六生产小队,临时住在了大队小学废弃的几间教室里。当时正是农忙时节,来到东沟大队的第二天,知青们就跟着社员们到地里掰玉米去了。

一帮十五六岁的年轻学生,离开父母前他们还都是没长大的孩子,在家也没干过什么家务,更没干过什么农活,刚到农村插队落户就赶上了忙碌的秋收,第一天下来,赵德成他们都累坏了,回到住处,别说让他们烧火做饭了,他们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幸亏李队长为他们安排了一名女社员做饭,要不然,他们也只能饿肚子了。

为知青们做饭的女社员是李队长的弟媳妇,知青们都喊她双发婶子(李队长的弟弟叫李双发),双发婶子有一个闺女,叫李大芹,当年十六岁,她也刚参加生产劳动,一天挣五分工(女社员一天挣七分工)。每天下午干活收工后,李大芹也到知青们居住的地方帮着她妈给知青们做饭,知青们慢慢就和她熟悉了。

别看李大芹和知青们的年龄差不多,可她的力气比女知青们大,也会干农活,干起活来她一个人能赶上两名女知青。知青们参加生产劳动的第一天,记工员为难了,给知青们记多少工分合适呀?李队长和几名老社员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每天给女知青记五分工,和李大芹的工分一样。男知青每天记八分工,比男社员们少二分工(男社员劳动一天记十分工)。对于这个工分标准,知青们都没意见,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根本不会干农活,这样的工分标准已经很照顾他们了。

几天后,知青们都觉得队里给李大芹的工分太低,因为李大芹和女社员们一样干活,她一点都不比女社员们干的活少。知青们也感觉到了队里给他们的工分偏高,因为他们一天的劳动量,远远比不上社员们。

赵德成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李队长,李队长苦笑着说:“你们是城里来的知青,我和乡亲们不能让你们吃亏。大芹是我侄女,她吃点亏不要紧,要是多给她记一分工,我怕大家有意见。”

因为赵德成替自己鸣不平,李大芹非常感激赵德成,她对赵德成也顿生好感。秋收结束以后,地里没有要紧的农活了,知青们也慢慢学会了自己做饭,队里就不让双发婶子帮知青们做饭了,只要有空闲,李大芹就到知青们居住的地方来玩,也经常帮知青们烧火做饭,帮知青们和面蒸窝头,知青们都很喜欢漂亮大方的李大芹。

那年过春节的时候,其他知青都回延吉过春节了,赵德成和张国强自愿留下来为知青们看家。腊月二十四那天,赵德成和张国强一起去公社供销社买生活用品,他俩看公社供销社有人买红纸和笔墨,他俩也买了几张红纸和一瓶墨水一支毛笔,过春节贴对联是传统习俗,他俩想自己写对联。

那天从公社供销社回来,李大芹已经帮他俩烧热了火炕,锅里的窝头也馏好了。李大芹看赵德成和张国强买来了红纸和笔墨,知道他俩要准备写对联,就笑着对赵德成说:“德成哥,你俩也给我家写几副对联吧,要不我爸还得去找大队会计帮忙。”“我俩都没写过对联,就怕写不好,只要你家不嫌我写的字丑,我就给你家写。”赵德成笑着答应了。

一瓶墨水都快写完了,赵德成还是对自己的墨宝不满意,到了腊月二十九,他才把三副对联送到了李大芹家。李大芹的父母看赵德成来送对联了,热情地把赵德成推到炕上,非让他在那吃午饭。那顿午饭有蘑菇炖肉片,有酸菜炖冻豆腐,赵德成说,来到东沟四个多月的时间,那是最丰盛的一顿午餐,也是他第一次在李大芹家吃饭。那天吃饭的时候,李大芹也把张国强叫来了。后来张国强说,三副对联换来一顿丰盛的午餐,李大芹家可吃了大亏了。

从那以后,李大芹明显对赵德成热情了,看到赵德成就亲切地喊他德成哥,还经常帮他洗衣服。只要有空闲,赵德成也经常到李大芹家串门,帮着李大芹家劈柴挑水,有时赶上饭口,赵德成也在李大芹家蹭饭吃。不过,赵德成也不白吃李大芹家的饭,那年知青们从延吉过年回到东沟大队,赵德成把他父母给他捎来的油炸丸子和好吃的东西,全都送给了李大芹家。

一晃就到了1973年夏天,赵德成在东沟大队插队落户已经五个年头了,他也从一个青涩的少年长成了健壮结实的大小伙子。当时在东沟六队插队落户的十六名延吉知青已有九人通过招工进城或到林业部门(林场、贮木场)工作了,赵德成也有两次招工离开东沟大队的机会,都是他主动放弃的,他说不喜欢到林场工作,他一直在等进城的机会。其实,赵德成是舍不得李大芹,他和李大芹的关系已经很亲密了。

1974年初秋,东沟大队又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那次是去林业局办公室工作,不去林场,也不是到贮木场搬运木材。大队书记想把这个招工名额给赵德成,因为赵德成为东沟大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连续两年都被公社知青办评为模范知青,这个招工名额不给赵德成,从哪个方面也说不过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大芹找到了赵德成,她说自己好像有了(怀孕了),赵德成非常惊讶,他红着脸对李大芹说:“大芹,不能吧,咱俩就那一次。”

第一时间,赵德成和李大芹去了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的医生做了检查,李大芹真的怀孕了。听到这个结果,李大芹吓哭了,赵德成当时也不知道咋办好了。医生给出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是打胎,另一个是把孩子生下来。

回到东沟大队,赵德成经过一夜的思考,最终他决定和李大芹结婚,生下这个孩子,他不想让淳朴善良的李大芹受伤害,他更不想就这样失去一个无辜的小生命。那天早晨没顾上吃早饭,赵德成就去了李大芹家,跟李大芹的父母承认了错误,并承诺马上和李大芹去公社领取结婚证,他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他要娶李大芹做媳妇。

朝鲜族做打糕的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李大芹的父母没有责怪赵德成,他们的意思是让赵德成赶紧回延吉和他父母商量一下,先征求一下他父母的意见。赵德成说先到公社领取了结婚证再跟父母说这事,早说晚说都一样,就算父母不同意,他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李大芹家简单吃了早饭,赵德成和李大芹就去了大队书记孙续明家。看赵德成和李大芹来了,孙书记笑着说:“德成,我正要找你呢,县林业局招工,不是去林场,是在办公室工作,我决定把这个招工名额给你。”“孙书记,招工的事情先往后放一放,我是来让你给我俩开结婚介绍信的,我要和大芹结婚。”赵德成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孙书记愣怔了一个,笑着说:“德成,你要是和大芹领取了结婚证,就不能去县里工作了,这事你可要想好了,你做好扎根咱东沟大队一辈子的打算了吗?”“孙书记,不能去县里工作我也要和大芹结婚,我不会后悔的,你给我们开介绍信吧。”赵德成没有犹豫,他坚持要和李大芹结婚。

孙书记很痛快地给赵德成和李大芹开具了结婚介绍信,县林业局的那个招工名额,他又能换两瓶好酒喝了。

在公社办理完结婚登记手续,第二天赵德成就拿着结婚证坐车回了延吉。到家后,赵德成跟他父母说了要娶农村姑娘李大芹做老婆的事情,没想到赵德成的父母说啥也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是找机会赶紧离开东沟大队,绝对不能在那个穷山沟里扎根一辈子。

看他父母的态度很强硬,赵德成只好把结婚证摆在他父母面前说:“爸、妈,我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大芹有了,我要为她负责。”那天,赵德成的母亲气得直哆嗦,她说只要敢娶农村姑娘,这辈子也别想进家门。

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和祝福,赵德成沮丧地回到了东沟,他在知青集体户蒙头大睡了一天,硬着头皮来到了李大芹家,如实说明了他父母的态度,赵德成说他手里就有几十块钱,能不能和李大芹办一场简单的婚礼。

1974年秋后,大队出钱给赵德成盖了两间房子,赵德成娶了李大芹,六队的乡亲们都来祝贺,婚礼办得很热闹。唯一的遗憾就是赵德成的父母没有到场,他和李大芹结婚,没能得到父母的祝福。

婚后,知青们和乡亲们都知道了赵德成和李大芹是奉子成婚,大家都说赵德成敢做敢当,是一位了不起的男子汉大丈夫,知青们和乡亲们都为他竖大拇指,没有人笑话他和李大芹的出格行为,因为赵德成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为了这份责任,他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

第二年春天,就在李大芹快要临盆的时候,赵德成那天去公社开会,李大芹自己去水井挑水,回来的路上,被邻居家的大黑狗追赶着咬伤了脚脖子,李大芹早产了,不足月的婴儿不幸夭折。为此,赵德成心里非常难受,李大芹的父母也很自责和内疚。可事已至此,难受和自责都于事无补了。

转眼就到了1978年,那次早产后李大芹一直也没能怀孕,赵德成和李大芹都很着急,去县医院检查了两次,医生说他俩的身体都正常,这事急不得,慢慢来。那年夏天,赵德成参加了高考,他考上延边师范学校,成了东沟大队第一个通过高考离开农村的延吉知青。

赵德成到延吉读书后,李大芹和她父母都觉得赵德成以后肯定会变心。赵德成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会分配到城里工作,他就不会要农村的老婆了,村里的乡亲们也都替李大芹捏着一把汗,都觉得肯定会是这样的结果。为此,李大芹一个人偷偷哭过好多次。

在师范学校毕业后,赵德成被分配到延吉一所中学任教,他转成了非农户口,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等他把学校的工作安排妥当以后,赵德成回到东沟大队,把李大芹接到了延吉,暂时借住在他同学张国强家的一间偏厦子(在房山头搭建的临时住所)里,因为他的父母不接受李大芹,家里闲着房子也不让赵德成和李大芹居住。

1982年秋天,李大芹到环卫所当了一名临时工(马路清扫工),清扫工虽然很辛苦,可李大芹很知足,一是赵德成没有抛弃她,二是她也能挣工资了。

到了1985年,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和照顾,李大芹转成了正式工人,户口也迁到了延吉。第二年初秋,李大芹生下了一个白胖的男孩,赵德成的父母总算认可了这个来自农村的儿媳,赵德成和李大芹在同学家借住了四年,一家人总算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李大芹退休那年,赵德成的母亲中风瘫痪在床上,李大芹守在婆婆床边,精心照顾了婆婆十一年,直到婆婆去世。赵德成的母亲去世那天,她一直抓着李大芹的手不松开,直到闭上了眼睛。

目前,赵德成老两口都在长春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儿子在吉林大学毕业后留在了长春,儿媳和儿子是大学同学,他俩都是吉林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一家人生活得幸福和谐又快乐。

讲述完自己的插队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赵德成说他老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女人,幸亏当年自己担起了责任没有辜负她,要不然就会失去一个善良又贤惠的好女人,也会遭到同学们和乡亲们的谴责和唾弃,他心里也会愧疚一辈子的。

图片来源网络

时隔这么多年,当年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学们只要一提起赵德成,没有不伸大拇指的,大家都说赵德成是个勤劳善良有担当的大丈夫,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作者:草根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知青   东沟   延吉   插队落户   工分   社员   对联   大队   公社   主动   往事   父母   女友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