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呼吁奏效,中科院传来好消息,外媒:拦不住了

自从芯片短板曝光后,芯片市场就成为国内科技产业关注的焦点,我们几乎举国之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国家砸下重金鼓励企业进入半导体领域,科研机构加快芯片研发速度,国内科技企业增加了科研投入,目的只有一个,解决芯片“卡脖”问题。

可能很多人认为,芯片短板只需要解决芯片制造难题就可以了,但芯片制造并没有那么简单,芯片制造也分为3个重要步骤,分别是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芯片封装。任何一个环节被“卡脖”都是不可以的。虽然老美修改了芯片禁令,仅限制了芯片设备采购和芯片代工等行为,但其实在芯片设计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潜在危机,不能掉以轻心。

众所周知,华为海思虽然在芯片设计领域已经争得一席之地,但其使用的底层芯片架构却并非国产,而是采用了ARM架构,对美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大。所以,华为海思目前面临着两大危机,一方面,华为海思设计的芯片无法被代工,另一方面,华为海思随时可能面临芯片架构被断供的危机。

而倪光南院士对此早有警示,呼吁国内科技企业要重视开源RISC-V架构的研发,减少对ARM架构以及X86架构的依赖。可能在名气和影响力上,RISC-V和其他两款主流架构有差距,但这个芯片架构的优势就在于完全开源,且不受西方企业控制,这就降低了被“卡脖”的风险。

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中国RISC-V联盟,不少知名科技企业都是联盟成员,比如阿里巴巴、华为等等。基于RISC-V架构,我国已经打造了香山芯片系列、无剑600等。近日,中科院传来好消息,中科院将会和阿里巴巴、开源研究院以及华为等巨头强强联手,基于RISC-V架构打造第三代香山芯片。倪光南院士的呼吁终于奏效了,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企业都有了危机意识,开始加快“去美化”进程了。

话说回来,RISC-V架构其实也并非国产,为何倪光南院士要呼吁国内科技企业使用RISC-V架构呢?虽然RISC-V架构不是国产的,但和ARM架构和X86架构不同,它是完全开源的,也就是说,任何企业、任何人都能使用。更重要的是,RISC-V架构是由该架构的全球会员单元共同控制,而该联盟超90%的会员都是中国企业,所以说使用RISC-V架构相对会更安全。

老美打压华为,修改芯片禁令,其目的就是阻止中国芯的发展。但如今看来,正如外媒所言,拦不住了!老美的施压反而刺激了中企化压力为动力,全力弥补芯片短板,且在其他领域也有了危机意识。在过去这些年里,中国科技产业对美技术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以买代造。但经过了华为事件,国内科技企业总算清醒过来,美企是靠不住的,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核心技术还是要自己造!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院士   香山   华为   目的   阿里巴巴   中科院   好消息   架构   芯片   国内   科技   企业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