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内参:重磅,方星海最新发声!华为Mate50系列新品亮相

01

宏观政策

1,方星海:积极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数等新型产品

9月6日,在郑商所、郑州市人民政府、芝商所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致辞称,围绕统一大市场、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市场转型发展需求,在不断完善传统品种风险管理工具箱的同时,积极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数等新型产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点评:总体看,国内碳市场在非履约期连续性较差,部门市场试点碳价极易受到参与资金的扰动,其价格变化可预测性并不高。目前来看,随着欧央行加息进程推进,未来欧洲经济衰退的概率正加大。加之,从目前欧盟内部成员国的表态来看,成员国政府对于碳中和的目标达成时间或将有所松动。总体看,后续碳价仍然承压。

2,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正式公布 首次立法明确人工智能概念和产业边界

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9月6日正式公布。《条例》从技术角度对人工智能的概念作出了规定——利用计算机或者其控制的设备,通过感知环境、获取知识、推导演绎等方法,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延伸或扩展。同时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的边界,将人工智能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系统应用、集成服务等核心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各领域融合应用带动形成的相关产业都纳入人工智能产业范畴。

点评:当前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在应用层百花齐放,在安防、教育、医疗等领域正在逐渐实现规模商用,在元宇宙、AR/VR、机器人、智能驾驶方面的前沿探索也在持续深入,产业有望迈入快速成长期。

3,海关总署加大市场采购贸易支持力度 推出扩大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范围等便利化措施

海关总署9月6日消息,近日,海关总署加大市场采购贸易支持力度,推出了扩大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范围、简化优化小额小批量出口自动审单适用条件、优化海关监管等便利化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点评:预制菜当下处在加速渗透的黄金周期,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兼备进攻和防守属性的好赛道。回顾复调、预调鸡尾酒等新赛道,品类导入期的高成长性将吸引大量资本和竞争者涌入,导致短期竞争趋于白热化,经过调整期后回归健康发展,龙头最终胜出。

4,中汽协:2022年7月我国整车出口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

9月6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7月,我国整车出口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表现依然出色。2022年7月,我国整车出口27.5万辆,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60.5%;整车出口金额47.8亿美元,环比增长29.4%,同比增长63.4%。

点评:从汽车出口的结构看,乘用车出口量的大幅增长是汽车出口增长的核心原因,同时新能源车出口保持强势增长,其出口在乘用车出口占比中逐步提升。未来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快速渗透和放量,其出口将成为乘用车乃至汽车出口的核心推动力,汽车出口有望保持强势。

02

行业动态

1,华为发布Mate 50系列手机:支持北斗卫星消息 起售价4999元

9月6日,在华为Mate 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Mate 50系列手机。余承东表示,华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当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下,可通过畅连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与外界保持联系,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Mate 50起售价为4999元,Mate 50 Pro起售价6799元。本次发布会推出了华为Mate50系列、华为新款MateBook E Go二合一平板、华为智能门锁、华为音箱等新品。

点评:20-21年手机技术迭代叠加疫情下宅经济爆发,5G手机与智能家居成为推动电子行业的主要引擎。进入22年,下游需求逐步回归正常,消费电子板块逐渐走弱。目前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已经开始传导到上游半导体、面板等电子周期品,这些产品价格下降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目前产业链已经开始调整产量,预计三四季度行业库存将会出清,电子行业压力将会显著减轻。

2,SEMI:2022年半导体材料市场预计成长8.6%

9月6日,根据SEMI报告指出,2022年半导体材料市场预计成长8.6%,创下69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新高,其中晶圆材料市场将成长11.5%至451亿美元,封装材料市场则预计将成长3.9%至248亿美元。至2023年,整体材料市场规模更预计突破700亿美元。

点评:随着下游电子设备硅含量增长,半导体需求快速增长。在半导体工艺持续升级+下游晶圆厂积极扩产背景下,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快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占比超1/3。然而由于我国半导体行业起步较晚,本土半导体材料厂商全球市占率仅13%,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产替代迫在眉睫。随着下游晶圆厂积极扩产,相关半导体材料厂商迎来宝贵的认证窗口期,有望助力本土厂商快速成长。

3,工信部:下一步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 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9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完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加快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产业短板,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产品。二是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加大新兴领域产品创新,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助力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支持企业深耕细分行业,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在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点评: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迭代和科技生态巨头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可适当关注四类相关公司:产业链核心零部件优势厂商、机器视觉赛道龙头公司、人工智能赛道核心标的、系统集成及整机优质企业。

4,中国8月新船订单量以54%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9月6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8月全球新船订单量为188万修正总吨(51艘),韩国拿到其中的76万修正总吨(12艘),以41%的占有率排名第二,中国以102万修正总吨(54%)居首。截至8月底,全球在手订单量为1.0276亿修正总吨,中国以4362万修正总吨(42%)居首,韩国以3597万修正总吨(35%)排在其后。

点评:俄乌战争高附加值LNG订单爆发,单位产能收入利润空间打开。截至2022年8月,17万CBM的LNG船新船造价为2.4亿美元,约是VLCC的2.0倍,好望角型散货船的3.7倍,具有LNG建造能力的船厂单位产能的收入空间打开。新船订单从量价齐升,到量跌价升是船厂议价能力提高而非景气度恶化的标志。市场认为2022年中国船舶新船订单同比下降,造船行业景气度下降。而衡量造船景气度的核心数据应该为手持订单总金额与新造船价格,新签订单季节性波动较大,同时受船厂产能限制。基数效应过后,2023年起新船订单同比增速有望转正。

03

全球市场

美股股市: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跌0.55%,报31,145.30点;标普500指数跌0.41%,报3,908.1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74%,报11,544.91点。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按市值排列)苹果跌0.82%,微软、谷歌、亚马逊均跌1.10%,Meta跌1.11%。芯片股方面,英特尔、安森美半导体跌超2%,美光科技、AMD跌近2%。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爱奇艺跌13.88%,拼多多跌7.72%,腾讯音乐跌7.71%,好未来跌5.27%,小鹏汽车跌5.02%,百度跌3.68%,阿里巴巴跌3.65%,蔚来跌3.50%,京东跌3.17%,新东方跌3.07%,理想汽车跌0.53%。妖股方面,盈喜集团跌近40%,尚乘数科跌超31%。

欧洲股市:

欧洲时间周二,欧洲三大指数集体收涨,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6日报收于7300.44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3.01点,涨幅为0.18%;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6104.61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1.39点,涨幅为0.19%;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12871.44点,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10.66点,涨幅为0.87%。

国际油价:

美东时间周二,国际油价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01美元,收于每桶86.88美元,涨幅为0.01%;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9美元,收于每桶92.83美元,跌幅为0.20%。

国际金价:

美东时间周二,国际金价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6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7美元,收于每盎司1712.9美元,跌幅为0.56%。

主要货币: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周二晚收报6.9545,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跌215个基点。成交量342.64亿美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0.12亿美元。

美元指数6日上涨。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上涨0.35%,在汇市尾市收于110.2140。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0.9906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0.9930美元;1英镑兑换1.1519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1520美元;1美元兑换142.7995日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40.5795日元。

*文中观点仅作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华为   美东   海关总署   内参   人工智能   重磅   机器人   新品   订单   指数   美元   产业   系列   市场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