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9年乾隆要修南海子围墙缺库银 和珅献上一计 坑苦了哪些人

六朝古都北京,与皇家相关联的景物比比皆是。

城里的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天坛;远郊的颐和园、香山、十三陵、八达岭···,不一而足。

但要是说起南海子与皇家的往事。可能老北京能说出一二,更多的年轻人不一定很清楚。

实际上,北京南海子曾在明清时期兴旺一时,尤其是在清代,堪称是帝都的“副中心”。

现今的北京南海子,是一片规模宏大的郊野生态公园,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近12平方公里,整个面积相当于4个颐和园。

今年春夏,专门去那里游览观光几次,看园林鲜花、看清澈湖水、看野生雁群、看古迹遗址。有朋友说,南海子面积太大了,你去的也仅仅是几个点而已。

南海子公园位于大兴区东北部南五环南侧、大兴新城与亦庄新城之间,是北京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的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其第一期工程于2010年竣工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也于2019年7月完工开园。

北京是内陆城市,离大海较远,城中的水面叫“海”,可能与元代蒙古人对水面的称谓有关。

北京南海子,实际是永定河变迁形成的一块自然湖泊湿地。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在它几千年的沐浴下,逐渐冲积成扇形的北京地区小平原,南海子亦在小平原范围里。

有专家考证,现今流经京城南边的凉水河,曾是永定河的一支故道,后来顺着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改道。在地表低洼之处,形成了一处处大小不一的湖泊、泡泽。

南海子的水面共有25处。较大的五处海子,分别被称为“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其中三海子面积最大,是由三处水面关联组成,总面积约830亩。四海子面积约120亩,五海子面积约190亩。

南海子也是北京凉水河、团河、风河以及传说中的小龙河的发源地。发挥着对京城生态的一定调节作用。区域内水草丰美,空气清新,土壤肥沃。

(本文作者摄)

古代每至雨季,京城多条河水时常漫溢成灾。清代康雍乾三朝在百余年间内,多次治理疏浚河道,使流域内的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南苑一带一度成为京师重要的产粮区。此地种植的“南苑稻”,曾被直供皇宫御用。

“南海子”之命名,来自明代皇家。

据说是因为它位于皇城之南,与紫禁城北面的后海、什刹海南北对应而定名。而早在元代,北京的积水潭曾叫北海子,或许为了与此相对应起的名。

北京大兴区前身为古蓟县,为先秦燕国首置。金定都燕京后,更名大兴县。明洪武年间,大兴县署定址于今东城区大兴胡同内,清康熙年间称“天下首邑”。

历史上的南海子,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自辽金肇始,元明拓展,清代鼎盛,经历了辽代“四时捺钵”、金代“春水秋山”、元代“下马飞放泊”、明代“南海子”和清代“南苑”五个历史时期。

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宣布南海子为皇家专属,随即在苑内大兴土木,建庑殿行宫,置官署衙门,设“海户”千余守视。

经过明朝的多次营建修缮,方圆百余里的南海子,一度成为北京城南风光绮丽的皇家苑囿。

因为南海子兼有南国风光,景色极其秀美,明朝大学士李东阳誉其为“南囿秋风”,特意赋诗:“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

自此,“南囿秋风”成为“燕京十景”之一。

这里至今藏有晾鹰台、德寿双碑、海子行碑、昆仑石等历史遗迹,还流传着“双柳树”“望围楼”“回城门”“麋角解说”“藏拙示仁”“打虎救驾”等多个轶事与传说。

所谓的“晾鹰台”,是说南海子在元朝时被称为“下马飞放泊”,元朝皇亲权贵热衷在这里训练海东青扑捉飞鸟、小兽。为使海东青休息、晾晒被汗水霜露打湿的羽毛,特圈定一处高地,修筑了土台名为晾鹰台。

晾鹰台遗迹至今犹存。没有什么人文建筑,基本上是自然状态。

清军入关后,尤其是在顺治朝和康熙朝前期,由于京西的“三山五园” 还没有形成,因此利用明代宫苑,便成了满清朝廷的临时举措。

于是,他们在明代南海子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皇家御苑重新修葺,命名“南苑”。

顺治帝亲政后,几乎每年都前往南苑。

顺治十一年(1654 年)后,因紫禁城内乾清宫等宫殿进行重建,顺治帝就长住于南苑。很多政务也都在此办理,使之成为紫禁城之外另一个政治中心。

自顺治朝开始,为保持八旗尚武之风,清军阅兵典礼每三年举办一次。南海子的杀虎台、晾鹰台都曾是阅兵场所。

顺治皇帝和乾隆皇帝还曾先后在这里的旧衙门和德寿寺,接见过五世达赖喇嘛和六世班禅,为增进民族团结和睦留下史话。

不仅是顺治皇帝,康熙、乾隆皇帝当朝时,也都爱亲临南苑。最重要的原因。实际是去避暑加狩猎。

那个年代,南海子林间水畔走兽飞禽众多,康熙在此避暑时,曾经猎杀过一只老虎。

皇帝常来,不会总住帐篷,开发建设是必然的。

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南海子里一座座宫殿、庙宇等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桥涵,连接沟通了连绵的水泊。

旧宫、新宫、南宫、团河行宫,曾梯次呈现辉煌。

尤其是遗址位于今大兴区政府所在地以东4公里处团河行宫,亭台楼阁,飞檐黄瓦,林深水碧,鸢飞鱼跃,猿啼鹤唳。当年被誉为“皇都第一行宫”,也是乾隆年间建成的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行宫。

团河行宫占地400多亩,分别以两个水泊为中心而建,四面砌筑连绵的围墙,园内的璇源堂、涵道斋等主要建筑瑰丽辉煌,裕性轩及西侧的澹思书屋和东侧的陶春室,典雅幽静。

乾隆皇帝在陶春室内题写唐诗于墙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康熙帝在位六十年间,先后 90次赴南苑避暑行围。除个别年份一年一次以外,大多数是一年数次,尤其是在战事频繁地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讨准噶尔,抗击沙俄侵略者前后,他一年之中甚至多达五六次到南苑行围。每次驻跸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半个月。

康熙皇帝在驾崩的前三周,还曾到南苑进行了最后一次围猎。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几乎没有离开京城。只在雍正七年(1729 年)五月,唯一一次驻跸南苑,并检阅车骑营兵马。

乾隆帝在南苑的行围避暑活动次数,绝不少于他的爷爷康熙,大多是在皇太后在世的乾隆四十二年之前。乾隆帝每次前往南苑,基本上都奉请皇太后一同前往。地点分别在旧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和新衙门行宫附近。

乾隆六十年(1795 年),已届八十五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又来南苑狩猎。以后继位的皇帝去的次数都无法与其相比。

嘉庆皇帝9 次来南苑围猎,道光皇帝来此围猎 12 次。

再以后大清帝国日趋衰落,国事日艰,在位皇帝到南苑宸游甚少。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光绪帝巡幸南苑,曾在新宫、旧宫、团河宫驻跸,这是清代帝王在南苑的最后一次活动。

有统计说,不算辽金元时期,仅自明永乐十二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先后有15位皇帝曾来过南海子巡幸、狩猎、阅武、驻跸,累计多达200余次。

根据史料介绍,当年南海子内的各个大小海子四周,曾建有延绵六十公里长的海子墙。海子墙上辟有九座海墙门,并设有十三座海子角门。

今天的北京南城一带地名,依然有着皇家苑囿的历史印记,蒙戴着历史烟尘的西红门、大红门、小红门、羊坊等九座苑门和十三座角门的名称仍在沿用。

南海子海子墙以内称为海子里,海子墙以外称为海子外,东西南北有四处海子角。

海子里的居民百姓被称为海户人。海户人所种的地称为海户地。海户人居住的村子叫海户屯。

南海子在清代被称为“苑囿”,实际就是从修建海子120里苑墙开始的。

明永乐十二年,南海子围墙初建时,是用夯土筑墙,军兵在木板中填加三合土,一层一层夯实,形成北方民间常见的大板墙。

夯土筑苑墙一直沿用了365年,但在风吹雨打中维修不断。有时,遇洪水冲毁严重,还要临时调动军队来抢修。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到南海子围猎,他看见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海户们正在艰辛地维修海子土墙,于是决定把海子墙由土墙改砌成砖墙,以图一劳永逸。

关于土墙易砖墙的往事,民间有一段传说:

传说乾隆帝打算将南海子土墙改砖墙,由于朝廷库银拮据,所以迟迟没动工。

善于揣摩乾隆心思的宠臣和珅见此,一天进言道:“启禀皇上,这海子墙改砌砖墙,得需要多少银两?”乾隆回应说:“内务府呈报需银三十八万两。”

(剧照)

和珅听了,又进言说:“臣也打听了,改砌砖墙需砖四十八层。”他又往皇帝耳边前凑了凑说:“臣再问皇上,大清现在共有多少位王爷?”

乾隆瞪了他一眼,不假思索地说:“四十八位。”

和珅一拍大腿说:“那正好一位王爷修一层,这既解决了修海子墙的银两,又给各位爷赐予了报效朝廷的机会,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乾隆帝听罢心中甚喜。他指着和珅哈哈大笑说:“还是你这奴才鬼点子多!就这么办吧!传旨,让每位王爷贡献一层砖的银两修海子墙···”

就这样,在有苦难言的各位王爷“赞助”下,南海子墙由土墙改砌成了砖墙。又将原有的四门增扩为九门,增加了小红门、黄村门、镇国寺门、双桥门和回城门五个通道。

当地曾有民谣流传宫外:乾隆修海墙,库里缺银两。和珅出主意,坑了众亲王

海子墙在乾隆年间改砌砖墙,清史中确有记载:

“改砌砖墙九段,共凑长一万九千二百九十二丈九尺。底厚二尺三寸,项厚一尺八寸,连蓑衣顶通高一丈。”

但到了清末,随着大清帝国日薄西山,南海子园囿遭到废弃,海子墙最终还是倒塌了。

连那些砖头瓦块都被海子周边的老百姓拆回了家,用于砌墙盖房建牲畜圈了。

如今,想要在南海子找一点围墙痕迹,那是很难的。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南苑等地烧杀抢掠。中国独有的珍贵麋鹿被杀掠一空,直到几十年后的新中国才重返故里。

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下旬,慈禧太后为了赔款,下令在团河宫成立“南苑都办垦务局”,出售“龙票”拍卖南海子荒地。

由此,数代帝王的猎场园囿,几百年的皇家禁地,开始被垦荒种地了。

当时朝廷中的显贵以及太监头目,乘机大量争购“龙票”。

买地后,他们从外埠招来农民为其开荒耕种,建立了若干个地主庄园。

诸如:庆亲王奕匡的九如庄;内务府大臣奕禄的积善庄;慈禧太后亲信大太监李莲英的富家庄;九门提督江朝宗还在这里办起了“南苑农场”。

经八国联军的洗劫和慈禧的败家之举,昔日皇朝辉煌的那海子,彻底面貌全非了。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于 1913年在南苑镇设立航空学校并修建了南苑飞机场。

1922年,冯玉祥曾将其陆军检阅使署和所属部队驻扎在南苑。

1937年,民国二十九军著名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在与日军战斗中牺牲于南苑至大红门的道路上。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开进了海子里,北平市军管会南区分会主任柴泽民宣布:海子里正式解放。

随后,这里成立了大兴县辖的第六区(亦称海子区)。新中国成立后,海子里的绝大部分地区一直为北京南郊农场所管辖。

从1979年开始,我国动物学家呼吁,要把流落海外的中国麋鹿引回中国,为麋鹿重建家园。

中国专家的倡议,得到英国乌邦寺庄园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积极响应。

1984年11月,塔维斯托克侯爵决定将22头麋鹿无偿赠给中国。

1985年8月24日,22头麋鹿搭乘飞机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回到了故园南海子。

南海子麋鹿苑,成为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

如今,南海子麋鹿苑内已经累计繁衍麋鹿800余头,不仅种群数量得到恢复,还进行了野外自然放归。

(南海子麋鹿群)

南海子湿地郊野生态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南城的美丽名片,吸引着无数世人的目光和脚步。

“团河行宫”的秘密,“南囿秋风”的由来等沧海桑田往事,令人心驰神往。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中署名者外均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乾隆   南海   永定河   兴县   紫禁城   库银   砌砖   土墙   麋鹿   顺治   行宫   围墙   清代   北京   皇家   海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