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顺序及简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1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幼年生活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后来入皇觉寺,剃度为僧做了行童。二十五岁时投奔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统治,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并在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并于1368年正月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即为前期,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在位后期,屠戮功臣,大封诸子为靖难之役埋下伏笔。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于朱允炆。明太祖在位期间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一统王朝,开创洪武之治,定下200多年的《皇明祖训》从一个放牛娃到九五之尊,朱元璋的一生足够传奇。


2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即位后,大力削藩,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朱允炆在位期间,大力削藩,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 ,史称“建文新政”。建文帝在位期间,削藩过于急躁,导致靖难之役的爆发,最后丢掉江山。


3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乃儿不花。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等。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太子朱高炽。明成祖在位期间五征蒙古,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对外友好往来。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加强对北部边疆的统治,史称永乐盛世。


4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1]),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朱棣起兵靖难期间,朱高炽守北平府。仅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攻城,。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多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政治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朱高炽在位期间,停止了大规模用兵,让国家与百姓得到了休息,并且为建文帝许多旧臣平反,释放奴儿干都司的难民,开创了仁宣之治,可惜在位时间太短,不足一年就病逝了。


5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2]—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朱瞻基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并且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明朝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4],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景陵。朱瞻基在位期间任用贤臣,继续了其父的政治思想,与民休息,发展经济使明朝经济到达鼎盛。在位后期沉迷蟋蟀,留下了“促织天子”的名号。


6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宣德十年即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并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朱祁镇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使明朝由盛转衰,宠信宦官为后期宦官干政留下伏笔。不过在朱祁镇死后下诏废除了明太祖以来的殉葬制度。


7明景帝朱祁钰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太后果断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朱祁钰是在明朝最危难的时刻临危受命即皇帝位,任用于谦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不过惩治英宗旧臣也为他退位埋下了伏笔。


8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天顺八年英宗去世,太子朱见深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成化。朱见深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臣。社会经济渐渐复苏。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任用宦官汪直。宪宗宠幸万贵妃,宫中宦官用事,亦要见万贵妃颜色行事。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9月9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明宪宗在位之初,平反了于谦的冤案,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政治清明使明朝经济逐渐复苏,但在位后期设立西厂任用宦官做事,宠爱万贵妃,使朝堂与后宫不得安宁。


9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佑樘是历史上一位很有特点的皇帝,一般形容皇帝的后宫一般就都是佳丽三千,像晋武帝,唐玄宗的后宫都有数万人,可明孝宗的后宫只有一人就是张皇后,他是唯一一个使用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不过这也导致他子嗣不多。再加上朱佑樘勤劳理政,改革弊端,使明朝进入自英宗以来的鼎盛时期“弘治中兴”所以明孝宗是明代评价最好的皇帝。


10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不久,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团体悉以天下章奏付刘瑾,而刘瑾则日益诱导武宗戏玩娱乐。在西华门别筑宫殿,造密室,称为“豹房”,每日游乐其中。皇帝的荒嬉无度、致使原已危机四伏的社会经济不断恶化,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对于朱厚照的评价还是分化很大的,有人说朱厚照化名朱勇率兵对战蒙古王子并且大获全胜,是个能征善战的皇帝,被抹黑是因为与朝中文官作对,也有人说朱厚照只知道玩乐宠信宦官,是个大昏君。不过具体怎样还要通过自己理解来看。


11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90]),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但是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与此同时倭寇侵略东南沿海,对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朱厚熜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说他是明君吧不能算,但也无法说是个昏君,在位之初通过大礼仪握住皇权,虽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但并没有失去控制权,反而牢牢的控制住朝廷,著名的“海瑞骂嘉靖”也并没有让他失去理智,反而为后来君主留下海瑞。可是他任由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也让国家乌烟瘴气的,为了修道教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让国家经济倒退。所以嘉靖帝的评价要看个人对他的理解。


12明穆宗朱载坖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在位初期,重用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促成隆庆和议。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朱载坖病逝于乾清宫,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昭陵。朱载坖在位初就平定了边疆之乱,打成了“隆庆和议”后期又开放海关,促进明朝对外贸易也就是“隆庆开关”不过他对自己的放纵也让他短命,只做了六年天子便驾崩了


13明神宗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史称“万历中兴”。明神宗执政后期,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益腐败。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朱翊钧也是个奇葩的皇帝,因为立太子的问题和大臣不一心,直接二十八年不上朝,比他爷爷嘉靖帝还要长。在位期间发生的万历三大征,更是拖垮了明王朝的经济。在位后期满族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打败丢失辽东土地。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


14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泰昌元年(1620年),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年仅三十九岁,庙号为光宗,谥号为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朱常洛在位一个月留下了著名的“红丸案”就病逝了,是明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15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20年即位年号天启。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朱由校著名的木匠皇帝,一个对当皇帝不感兴趣的男人。朱由校在位期间明朝党争到达极点,阉党与东林党的争抢愈发激烈,朱由校无法解决所以干脆不解决了,天天在宫中用木头做东西。在位后期发生了著名的“天启大爆炸”,至今都是未解之谜。不过朱由校任用魏忠贤也一定意义上牵制住了东林党的发展,但是他短暂的一生还是荒唐至极的。


16崇祯帝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他即位之初,就铲除了权宦魏忠贤及其党羽(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明朝陕西和河南等地连年天灾,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廷剿抚失宜,导致其中的李自成、张献忠两部坐大。朱由检频繁更换内阁辅臣,先后诛戮袁崇焕等18名封疆大吏。让他无人可用,最终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清军入关后,葬于思陵。明朝的灭亡与朱由检有分不开的联系,朱由检即位之初铲除了魏忠贤,使东林党再无对手。他一边任用袁崇焕一边又怀疑袁崇焕无法做到君臣一心,刚愎自用不听朝中大臣建议,急躁多疑,使的朝中大臣无人敢说话,对待大臣只要有人弹劾就会严厉处置,以至于最后无人可用只能在煤山自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明朝   神宗   景泰   庙号   谥号   蒙古   宦官   嘉靖   年号   顺序   皇帝   简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