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叶飞率部解放家乡,21年未见的养母倍感惊慌:谁是叶司令

1949年5月27日中午,就在上海战役结束当天,粟裕下令,第十兵团全部进行入闽准备。这一决策,比中央军委原定进军福建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对于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来说,尽管有些突然,但作为在福建当地成长起来的将领,能率部解放家乡,也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就这样,叶飞率领第十兵团杀向了自己的老家福建,一路摧枯拉朽。到了9月,叶飞带领大军解放了南安,于是他派人回到自己的老家,想把自己的母亲接回来。自从叶飞1928年离家参加革命后,母子俩已经21年未见面了。老母亲谢宾娘一直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牺牲了。

叶飞的部下来到家乡后,告知谢宾娘:“叶飞司令员要见她。”年过七旬的谢宾娘听后竟惶恐万分:“叶飞是谁?我不认识啊?”一直到了福州,母子重逢,谢宾娘还怯生生地问:“请问司令您是谁啊?” 叶飞含泪忍悲地告诉她:“我是启亨,叶飞就是我。”养母这才惊喜交集。分别二十一载,一个文弱的少年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原来,叶飞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为了革命方便,才改叫的叶飞。而谢宾娘也并非叶飞的亲生母亲,而是他的养母。

叶飞1914年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他的父亲叶荪卫是中国人,母亲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叶荪卫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像其他人一样,成亲后就把新娘留在家里,孤身一人下了南洋。奎松省地亚望镇的周围是一大片椰林,华人很少。叶荪卫在这里帮人收椰子,认识并深深地爱上了麦尔卡托小姐。麦小姐当时只有15岁,长得相当漂亮。

两人相爱后就面临着结婚的问题。但是,这桩婚姻有一些明显的障碍:比如当时华人如果和菲律宾土著人结婚,是被同胞看不起的,而且麦尔卡托家是天主教徒,不能与异教徒通婚。于是,叶荪卫接受了洗礼,入了天主教,并入赘麦家。唯一的一个条件是:为了对得起祖先和家乡的发妻,他必须将头两个儿子送回老家,其他的孩子可以入菲律宾籍。婚后,两个儿子先后落地,老大叶启存,老二叶启亨,就是叶飞。

事实上,叶荪卫在出国前已经结过婚,结发妻子就是谢宾娘。婚后几个月,叶荪卫因生活所迫,去菲律宾谋生。按照当时华侨的习惯,在家乡结婚之后,还可以娶一位侨居国女性为妻。叶荪卫去菲律宾后,经常给留在南安老家的谢氏寄些钱款,以补贴家用。谢氏靠着这点钱以及家里仅有的五分地,为丈夫苦撑着家业,期盼着丈夫的归来。

叶飞5岁时,叶荪卫遵守以前的承诺,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家乡。这是在1919年,叶荪卫离家已经近20年了。谢宾娘孤苦多年后,终于盼到了丈夫的归来。看到丈夫和可爱的小兄弟俩,谢宾娘欣喜万分。她满以为丈夫还乡,可以结束多年的孤独与凄苦,享受全家团圆的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在一次被土匪绑票后,叶荪卫死里逃生,然后重返菲律宾去了。

叶荪卫走后,叶飞跟哥哥就由谢宾娘抚养。她把两个孩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得很周到,使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习惯。谢氏把兄弟俩送到乡里的私塾,接受传统的中文教育,在那里学闽南话和一些基本汉语知识。第二年,又将弟兄俩一起送进深鞍乡完全小学接受“新式教育”。

叶飞的国文老师对他也是对莘莘学子讲,南安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过两个响当当的人物,一位是人所共知的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率部跨海从荷兰人手里将台湾收复,一直被南安人引为骄傲。另一个则是曾在明、清两朝为官的洪承畴,洪助清灭明后,享受荣华富贵。当他派人去南安故里,接年迈老母赴京享福时,深明大义的洪母愤愤地对来人说,我儿子在松山为大明战死,大明皇帝都祭奠过他了,哪个汉奸敢冒充我的儿子?她再也不认洪承畴这个败类儿子了。

“洪母骂畴”的故事,深深地铭刻在叶飞幼小的心灵里,他自小就发誓做人就要像郑成功,而不做洪承畴那样没有民族气节的小人。

在养母的抚育下,叶飞12岁那年,以优等生的成绩考入厦门港中山中学。在厦门中山中学,他手捧着《新青年》、《语丝》、《奔流》和“创造社”、“太阳社”的那些热情奔放的进步书刊爱不释手。这些报刊上的小说和滚烫的诗句,激发他勇敢地投身于时代的潮流,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片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生涯。那一年是1928年,叶飞才不过14岁。1932年,叶飞在厦门被俘,由于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仅以“年幼无知,误入歧途”的罪名判刑一年。

叶飞被捕入狱的消息传到了菲律宾,母亲麦尔卡托焦急万分,他跟丈夫费尽周折,终于使得菲律宾政府同意,出面引渡当时在菲律宾法律中仍拥有菲籍的叶飞。念子心切的麦尔卡托不放心儿子,亲自坐船远离家乡,到中国来接儿子。但由于之前的过程耗费了不少时间,当麦尔卡托刚刚到香港时,叶飞已经刑满出狱了。

得知亲生母亲要来中国接自己,一心要继续参加革命的叶飞克制住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心,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说自己到日本去留学了,请母亲放心回国。不久后,叶飞就被党组织派往闽东,领导那里的游击队,建立苏区,从此开始了革命的戎马生涯。

在漫长的革命战斗中,叶飞先后经历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中无数生死磨难,枪林弹雨中穿梭。直到1949年,他率领华野十兵团一举解放了自己的家乡福建,将养育自己的养母谢宾娘接到了身边。让养母的晚年享了几年清福,直到1963年去世。

叶飞将军对养母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回忆录里深情地写道:“她没有生育过,我和二哥回到家乡,她就把我们当亲生儿子一样来抚养,所以我是由两个母亲抚育成人的。”

能侍奉养母晚年,对于叶飞来说已经是足够幸运了。只是亲生父母,因为远在菲律宾,且中国与菲律宾没有外交关系,叶飞无法直接联系。但是,他还是通过关系把三弟叶启东接回国内学习,并在国内成家立业。后来,启东成了叶飞与菲律宾家里联系的渠道。

为了一睁眼就能够看见亲生父母的笑容,就能在双亲慈祥目光注视下开始一天的工作,叶飞便在自己居室卧床的对面墙上,端端正正地悬挂着亲生父母的半身照片,日复一日地与双亲进行无言的交流。

50年代的一天,叶飞接到大妹妹爱玛寄来的求援信,说家里生活困难,碾米厂面临倒闭,希望能给以资助,帮家里渡过难关。这对爱玛来说是很正常的事,父母不在了,有了困难当然找哥哥。况且,在她眼里,这位哥哥可不是一般的哥哥,他可是中国的将军。在菲律宾,当上了将军,那必定是门庭显要,家财万贯了,拿出一点钱资助家里,当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对叶飞来说,却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叶飞就与家庭断绝了经济关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碾米厂再小,也是资本家的产业,资助资本家是一个原则问题,叶飞是决不会做的。

况且,尽管那时他已是“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却“囊中空空,无金无银”,即使想倾家荡产资助也没什么可倾可荡。但作为家中的大哥,他又不能不管,考虑再三,还是给大妹妹回了信,表示如果弟妹们愿意回国,他可以供他们上学,帮助他们就业。此信一去,爱玛再也没有回信,“想必是难以理解吧”!

后来,叶飞听说爱玛去做女佣,给人家当管家,供养弟妹,并支持他们上大学。为此,爱玛一辈子独身,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这件事叶飞一直挂在心头。

1989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将军应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赴菲访问。这是将军70年后首次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国家。叶飞副委员长访菲引起菲律宾参众两院的高度重视,并做了特别安排。菲律宾各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介绍叶飞的文章和他访菲的消息。

叶飞出生的地亚望镇的镇政府听到将军即将回故里的喜讯,特意找到了叶飞的出生证和受洗的登记记录,并重修了他父母的墓。

1月24日这天,从北京到马尼拉的空中航线,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本来四个小时的航程竟提前半小时抵达马尼拉。飞机减速,开始下滑。一向处变不惊、行事不露声色的叶飞,也有些激动了。他把叶葳葳叫到身边,紧握着女儿的手,喃喃地说:“70年,整整70年了!”叶葳葳问道:“您还记得家乡的样子吗?”叶飞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语:“哪里还记得?都这么长时间了!那时我还只有四五岁啊!”

飞机停稳。叶飞一跨出机舱,菲律宾参议院外事局局长卡门女士便热情地迎上来,与他亲切地拥抱、握手,向叶飞一一介绍前来欢迎的参、众两院的十几名议员。菲方给了叶飞很高的礼遇,鸣礼炮十七响。与华侨华人代表前往机场迎接的爱玛献给他一大束鲜花,他一把抱住阔别70年的妹妹,对她说道:“希望你能够原谅我。”爱玛说这是她“一生最自豪的一天”。

记者们围着叶飞,请他谈谈感想。叶飞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是连乡音都不懂了啊!”“我是为促进中菲两国的友谊而来。中菲两国是近邻,又有血肉相连的亲戚关系,更应该世代友好下去。”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接见了叶飞。会见是隆重而又亲切。总统对叶飞说:“我有中国血统(阿基诺夫人的祖父是中国人),你有菲律宾血统,我们两人就是中菲两国友好的象征。”叶飞说:“作为一个和菲律宾有血缘关系的中国人,更希望中菲两国能世代友好,因为这符合中菲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1月29日,在中国驻菲大使王英凡的陪同下,叶飞回到距马尼拉70公里的地亚望镇,这里是他的衣胞之地,也应算是他的故乡。全镇的人不分老幼都出来了,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人是从马尼拉专程赶来的,他们就是要一睹这位出生在本地的中国上将军。

地亚望镇地处半山区,在漫山遍野的椰树林中,风景十分美丽。叶飞一行先到二弟撒牙孜家。叶飞出生的故屋已经拆掉,只有二弟还住在镇里,因此到二弟家就象征着回家。兄弟姊妹之间语言不通,但是这一刻殷殷亲情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弥漫了整个房间。

饭后,叶飞在弟弟、妹妹等陪同下,一起前往父母墓地。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全镇的人都出来了,还有不少从马尼拉来的,都想亲眼看看这个本地出生的中国将军。叶飞身穿白色西服,带领全家大小一起向父母的墓三鞠躬,并敬献了一大束黄玫瑰。

叶飞对菲的访问引起了全菲的轰动。他在菲律宾成了知名度很高的象征中菲友谊的中国领导人。

1999 年 4 月 18 日 , 叱咤风云的叶飞将军永远离开了他为之贡献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革命一生, 注定了他不但在人民共和国、 也要在菲律宾史册上留下英名。

当叶飞辞世的消息传到菲律宾、传到地亚望, 菲华商总会和地亚望镇各界人士自动地聚集在一起, 商议做些什么事来纪念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伟大中华的战士。 最后, 镇理事会通过决议, 把镇中心的公园命名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 ; 并由菲华商总会出资在公园铸立叶飞将军纪念铜像,同时还决定将第二个职业学校命名为“叶飞学校” 。

2000年3月29日,叶飞将军逝世一周年前夕,在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和叶飞将军铜像揭幕。在国外以一位中国上将命名公园、铸立铜像,这个殊荣只能是叶飞将军才能享有。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英雄,同样也是菲律宾华人的骄傲、地亚望镇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养母   马尼拉   南安   菲律宾   家乡   福建   惊慌   司令   中国   将军   儿子   母亲   叶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