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天降小米,百鬼哭嚎,既然是故事,哪来这么多造字台?

文字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汉字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汉字的由来,有着很多造字的传说,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仓颉造字”。

故事中,当仓颉发明文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的描述更是展现出人们对于仓颉的崇拜。

既然仓颉造字只是一个神话故事,那么民间怎么还会有那么多造字台呢?

文字

仓颉造字

仓颉整个造字的过程就充满了智慧与传奇色彩。相传仓颉是“双瞳四目”,光是这一形象,就已经让他很出众,史书记载的有这一特点的人只有9个。

当然这种形象有可能是人们对仓颉的神化,毕竟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就是能做非常之事的人必然应该有着非同常人的才貌或身世。仓颉的姓,也很高贵,这个姓表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仓颉是黄帝统治时期的人,他是黄帝手下的左史官。远古时候当官和后来的官吏不同,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荣华富贵可以享受,而是要直接听命于黄帝的安排,做好份内工作。

黄帝分给仓颉的工作是管理牲口和粮食数目的多少。仓颉原本就很聪明,很快便掌握了粮食和牲口的数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牲口繁衍使得数量增加,粮食存储量也在不停地更新,完全凭借现有的方法已经记不出了。

怎么办呢?仓颉开始不停地想办法,最先想到的方法则是大名鼎鼎的“结绳记事”。他选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的牲口、食物,绳子打的结就表示一定的数目。

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打结的时候虽然很方便,但是牲口粮食数量减少的话,解开一个结又很麻烦。于是仓颉把结绳的方法换成了串贝壳,用不同的贝壳去代替不同数量的牲口、粮食。

仓颉的智慧解决了一次次出现的问题,黄帝见仓颉如此能干,分配给他的事情就更多了。

从之前的牲口和粮食的管理,增加到了部落人口以及狩猎等事情的管理,这个时候绳子、贝壳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他开始想新的办法。

有一次集体狩猎的时候,在一个岔路口,仓颉看到三个人为走哪条路争论了起来。三个人选择了三个不同的方向,仓颉很好奇,问他们怎么确定自己所选的方向,三个人都回答说是因为看了路上的脚印。

暂且不考虑这三个人之后有没有抓到猎物,他们的答案却给了仓颉启示。仓颉想到既然每种脚印可以代表不同的野兽,他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类型的东西啊!

于是他开始根据各种物品的特点,创造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他们。各种事情的管理随即变得更加井井有条。黄帝知道之后,对仓颉创造的新方法十分满意,于是便让仓颉将这个方法传授给部落的人们。

在传播的过程中,仓颉不断地改进这些符号,最终形成了文字。

相传,有一次仓颉在琢磨创造新的字的时候,突然天降粟米,到了晚上则有小鬼哭泣。

人们认为,这是上天在担心,有了文字之后,人们都会去使用文字从事其他的活动而不再进行农耕,这样就会出现饥荒,于是便把小米降到人间。鬼魂哭泣的原因则是他们担心人们会使用文字弹劾他们,因此哭泣。

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不过都是人们的臆想罢了。既然仓颉造字只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造字台遗迹呢?

造字台遗迹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有很多名胜古迹。除了大家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等古迹,还有名气稍逊的造字台遗迹。造字台位于长安区的恭张村,高达十米多。

这真的是仓颉曾经造字的地方吗?

实际上,这里的造字台并非是仓颉造字使用的造字台,而是隋朝的时候,人们为了纪念仓颉造字,歌颂仓颉的功绩,所修建的一个祭台,这个祭台的名字,被称为“仓颉造字台”。

除了西安,河南洛阳也有仓颉造字台。这个造字台位于洛阳市洛宁县一个小村庄的半山坡上,和西安高大宏伟的造字台不同,这里的造字台很偏远,如果没有人提醒,似乎都很难发现。

看起来,似乎这个造字台更符合仓颉造字故事的背景,但其实也是后人立的。

洛宁县的这个造字台位于玄沪河对面,相传仓颉在玄沪河看到了灵龟,然后他沿着河边徒步,走到造字台所在的地方休息的时候,灵感迸发,于是创造了文字。

因为这个故事的存在,当地政府便修建了这个造字台指示碑,1990年才完工。

也就是说,民间的造字台遗迹,都不是真正意义上仓颉造字所用的造字台,只是后人用来祭奠表达缅怀的一种方式。

文字崇拜

造字台虽然不是仓颉造字时真正所用的,造字过程出现的“天雨粟,鬼夜哭”也只是人们的臆想,但是这并不妨碍自古以来广大民众对文字的崇拜,以及古代的知识分子因为掌握文字所获得的优越感。

对汉字的崇拜就像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灵物崇拜则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林惠祥在《文化历史学》中写道,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灵物崇拜就是把文字看成是有超人的魔力。

比如人们不仅仅把文字当成是生活中的工具,往往还会把文字和各种自然现象结合起来,把文字看成是祸福的根源。

古代人们的文字崇拜则更加明显,比如“学而优则仕”是我国古代文人心中恪守的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信条。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要读书,就得先认字,而字从哪里来?最终人们又会感激造字之人。

总结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思维,每一种思维都会形成一定的历史产物,表现出和那个时代对应的形式。

文字作为黄帝时期重要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并流传至今。

这其中,仓颉的功劳不可估量,因此,后世设立多个造字台纪念仓颉,纪念这一伟大的发明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论古代神话和民间习俗中的汉字崇拜[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5):2-6.DOI:10.16217/j.cnki.szxbsk.2021.05.001.

[2]马福成.中国文字的起源——仓颉造字[J].群文天地,2011(09):65-6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仓颉   造字   洛宁县   汉字   牲口   黄帝   小米   遗迹   粮食   崇拜   文字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