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被慈禧平反后,二人的后半生迥然不同

不论是哪个朝代都存在过一些冤假错案,比较知名的就是“窦娥冤”了。

但是窦娥冤死的事件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元代的戏曲家关汉卿所创作的一部戏曲,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却是一件历史上的真实案件。

杨乃武与小白菜两个人的冤案和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并称为清末的三大奇案。

和窦娥最后含冤而死不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后被平反了,并且还是被慈禧太后平反的,那么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杨乃武与小白菜又是怎么翻案的呢?

杨乃武和小白菜

清朝末年正是朝廷统治力量逐渐衰落的时期,但这个时间段的群众却还没有开始受到影响。

那时的浙江杭州市余杭镇里有一位天才少年,名叫杨乃武,这位小杨同学从小就聪明过人。三十三岁就已经是个举人了,在那个时代想要考中举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小杨不仅饱读诗书,还有一股侠义心肠,总是喜欢打抱不平。

他还在县衙门的墙上写过“大清双王法,浙江两抚台”这样的句子来讽刺当时的余杭县的县长刘锡彤,说他贪赃枉法,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小杨就与官府结下了怨仇。

同时余杭镇上还有个美女,算得上是镇花了,名叫毕秀姑,因为人长得又白又好看,还喜欢穿白色的上衣和绿色的裤子,所以大家都喜欢叫她“小白菜”。

小白菜美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的《申报》上有这样一段描写“受诸极刑,而色终未衰”,这就说明哪怕是受了大刑之后,小白菜都还是美的。

这个小白菜是当时镇上葛家的童养媳,丈夫叫做葛品连,小白菜十七岁的时候正式嫁给了葛品连,但是这个葛品连只是个豆腐店的帮工,再加上老婆长得漂亮,他就总觉得有人会惦记自己老婆。葛品连的母亲葛喻氏也是个极品,为人凶悍泼辣,是个刁妇,总是在小夫妻俩之间挑事儿,整的家里非常压抑。

冤案的始末

1872年的时候,小夫妻俩一起租了小杨家的房子,从此杨、葛两家变成了邻居。

刚开始的时候日子过得好好的,邻里之间关系也不错,小杨还时不时地教小白菜去认一些字。但葛品连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再加上葛喻氏在中间的挑拨,葛品连就觉得自己的老婆和隔壁这小杨有点什么了。这小杨又因为丧偶是一个人住,再加上深居简出,所以他对这娘俩的猜测,是一概不知。

可是俗话说得好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时间长了这绯闻就流传出去了,而且传的还有鼻子有眼的。

小杨作为一个读书人,身上还有功名,怎么会让人这样冤枉。于是为了摆脱嫌疑,小杨就以自己入不敷出,身上没钱的理由涨房租,想把这小两口赶出去换个地方住。

葛品连也因为自己的疑心病长时间看小杨不顺眼,于是就顺水推舟,在1873年的夏天举家搬走了。从此杨、葛两家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好巧不巧,1873的秋天,大概是11月份,葛品连生病了,葛喻氏觉得自己儿子是得了痧症,就是身上起了点红疹,没什么大碍,病的很寻常啊,就没给儿子治病。

谁知道葛品连这病是个急症,这一耽误,葛品连直接病死了。但是由于葛品连的死状蹊跷,口鼻流血,面色泛青,葛喻氏就一口认定是这小白菜把儿子给毒死了,随即就跑去衙门告状了。

刘锡彤公报私仇屈打成招

这时候县长刘锡彤一听葛喻氏是要告小白菜谋害亲夫,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在衙门墙上写诗句辱骂他的小杨——杨乃武。

加上外界传闻小白菜和杨乃武之间有染。刘锡彤立即就把小白菜抓到衙门严加审讯。

说是严加审讯,其实是用了酷刑。

那时候的小白菜才十九岁,哪能顶得住这样的大刑,只能违心招供,承认了自己和杨乃武有染,并且一起合谋毒杀了葛品连。就这样刘锡彤成功地把小杨牵扯进来了。

1873年冬,刘锡彤把小杨带进牢房开始逼供,中间小杨遭受了三次夹棍之刑,三次都昏过去了,但还是拒绝画押。

刘锡彤没有办法了,就把供词上面的“死者口鼻流血”改成了“死者七窍流血”之后,连带小杨和供词一起移交到了杭州府。

那会儿的杭州市长叫陈鲁,他和刘锡彤是一路货色,同样也对小杨开始了严刑拷打。

小杨在牢里是昏了又昏,最后终于承受不住,供认了是他给了小白菜毒药,合谋杀害了葛品连。于是最终判决杨乃武和小白菜,一个被判处斩立决,一个被判凌迟处死。

这时候杨家人不服判决到杭州府喊冤告状。

小杨的姐姐杨淑英之前在夏同善夏中堂的家里做过一段时间的保姆,也算有点人脉,于是就把自己弟弟这事跟夏同善说了。

夏中堂一听,立马就和浙江的刑部分管的林文忠把案卷交给了翁同龢。翁同龢看完之后认为疑点重重,便上报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听完立刻下令彻查。

当时负责查案的御史王昕发现供词里说砒霜是从爱仁堂买来的,但是爱仁堂里并没有砒霜卖,由此就开始重申了此案。

可惜当时的钦差大臣胡瑞澜因为对刑法的无知而敷衍上奏,刘锡彤又用重金收买了胡瑞澜身边的官员,让他们对小白菜严刑逼供,小白菜因为受不了穿乳的极刑而再次认罪。

冤案平反

直到1876年,刑部尚书桑春荣亲自审理这桩案件并且开棺验尸,一位在刑部任职了六十年的老仵作在验尸之后发现,尸体只是表面发霉,并没有中毒的迹象这桩冤案才得以沉冤得雪。

1877年,震惊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之案宣告结束,小杨和小白菜出狱,但却因为在牢里受到的刑罚导致一身伤残难以痊愈,小杨的功名也无法恢复。

虽然最后涉案的三十多名官员革职查办,但给两个当事人带来的伤害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小杨的人生轨迹也因为这件事情而改变,不过原本小杨家里就有些家底,又因为是养蚕世家,所以小杨就继承了家族产业,晚年以植桑养蚕度过余生。

虽然吃喝不愁,但是因着当初在牢里受到的刑罚太重身体一直不好,导致了杨乃武在1914年时患病,不治身亡。

而小白菜只是一介女流,家里也没有什么家产,为了活下去她只能选择回到余杭县出家为尼,法名“慧定”,在1930年圆寂。

从两个人最后不同的结局我们也能够看出来,在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苛刻。哪怕世人知道是被冤枉的,女子在平反之后依旧会被人指指点点,最后只能遁入空门来换得一丝的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冤案   小白菜   大刑   供词   养蚕   刑部   后半生   迥然不同   衙门   杭州   浙江   慈禧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