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亚洲现象级IP祖师爷


80、90后,谁的童年没看过《包青天》呢?


收视奇迹


1993年,台湾中华电视公司制作的《包青天》开播,掀起了上世纪90年代的“包青天热”。


该剧主演包括金超群、何家劲、范鸿轩、刘雪华等,还有一众配角,虽然名字你可能叫不出来,但看脸的话,一定眼熟。



我小时候真的超爱看《包青天》,现在还能想起来的经典单元包括《铡美案》《打龙袍》《狸猫换太子》等等。


*刘雪华扮演秦香莲


印象深刻的还有片头曲《包青天》和片尾曲《新鸳鸯蝴蝶梦》,至今我依然能脱口而出唱上几句。


PS:谁能想到将近20年后,两位演唱者:胡瓜和黄安都已经凉凉了呢……


*磁带版《新鸳鸯蝴蝶梦》


《包青天》以《三侠五义》为原型改编而成。《三侠五义》是清代古典名著小说,近代学者改《三侠五义》为《七侠五义》。


哦对了,《七侠五义》也有电视剧,1994年开播,主要说的是“猫鼠之争”,焦恩俊演展昭,孙兴演白玉堂。


*左孙兴,右焦恩俊


华视版《包青天》是史上超长级电视剧:41个单元,总共播了236集。


别看它那么长,其实最初它只是一部垫档剧,只打算拍10集(又有说法是15集),用来过度一下。但谁都没料到,开播首日,收视率就爆了。


多年后,何家劲在采访时说,因为收视率实在出乎意料,华视当机立断把后面一档电视剧给撤了,要求所有人全力支持去拍《包青天》。



这阵仗一旦开始,就刹不了车了。


由于收视率居高不下,《包青天》越拍越长,甚至为了赶进度,边拍边播,基本上一天半就要拍一集出来。


拍到后面,光是编剧就有5位,联合导演增加到了15位。



为了拍这剧,演员和工作人员压力都很大。为了保持体力,金超群只能多吃多喝,拍完剧胖了20多斤,戏服穿坏了7套。


何家劲说,展昭的戏服只有两套,根本来不及洗,出了汗只能脱下来放一边晾干,穿另一套拍。


网上有许多关于《包青天》穿帮的镜头,又萌又好笑,比如下面这一幕:


扮演公孙策的范鸿轩无意中撞了何家劲一下,导致何家劲没能成功把剑收回剑鞘……他没辙,只能单手同时握住剑身和剑鞘,继续演。


这个镜头就这样播了,因为压根没时间重拍。





火遍香港


华视版《包青天》在同年被香港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引进,照样火得不行,成为1993-1994年香港收视冠军。


这部剧对港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我至今记得,当年看《笑看风云》,其中有一幕是古巨基扮演的包文虎接电话,台词就是:“你好,包公馆,有何冤情?”


*1994年《笑看风云》,郑伊健、陈松伶、古巨基主演


由于实在太火,无线灵机一动,蹭起热度:为何不自己拍一部呢?


于是,无线马上邀请华视版班底拍摄《包青天》续集。


但是拍了一段时间后,出了个幺蛾子的事情:


制作人携款潜逃,包括金超群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一分钱酬劳都没拿到。


金超群怒了,和无线对簿公堂,号称如果不道歉,谁都别想播这剧。


这事儿闹得很僵,最后,这部港资台制的《包青天》愣是没播,被无限期压箱底了,而金超群由此被无线“封杀”。


*“压箱底版”的剧照,一众港台演员


但是,无线曾经对香港观众承诺过,播完台版《包青天》的某个单元后,就要播《包青天》续集,正所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不能打脸啊!


无奈之下,无线又灵机一动:原先的香港演员继续用,缺的角色就再找其他香港演员“救场”,于是就有了1995年的无线版《包青天》


无线版《包青天》阵容同样强大:由狄龙扮演包拯,黄日华演展昭,廖启智演公孙策。



如今再看,无线版《包青天》的共演者堪称大牌云集,现在听听都耳熟能详:


关咏荷、蔡少芬、邵美琪、梁艺龄、何美钿、梁小冰、唐宁、米雪、伍咏薇、温碧霞、张延、吕颂贤、陈锦鸿、黎耀祥、谭耀文、古巨基……


但是,这一版《包青天》并未被大陆引进过,所以大陆人民对它并不熟悉。我们现在提到《包青天》,说的还是台湾华视的版本。


*第一排左起:蔡少芬、惠英红、邵美琪;第二排左起:刘玉翠、米雪、梁小冰


看到无线那么出风头,“死对头”亚视坐不住了。


1994年,在无线引进华视版《包青天》的第二年,亚视不甘落后,同样从台湾购买到《包青天》版权,开始播出。


但这一举动,导致了观众的错乱:明明这个台的《包青天》都播了好久了,怎么另一个台又开始播了!


更有趣的是,在无线翻拍了《包青天》的同年,亚视也紧随其后,翻拍了《包青天》,甚至直接请到金超群、范鸿轩,继续扮演包拯和公孙策,展昭则换成了吕良伟。


于是,香港电视史上的奇观出现了:


无线和亚视不仅互相撕逼,闹上了媒体和法庭,引起主管部门关注(轰动一时的“双包案”),甚至同一年里各自拍了自家的《包青天》“打擂台”!


对比:下图左为无线版,右为亚视版,大家感受一下画风。



顺便提一句:香港女星蔡晓仪在这部亚视版的《包青天》里扮演庞妃。


后来这版《包青天》火到了泰国,蔡晓仪受到泰国华侨富豪邀请,去泰国当地参加这位富豪的乔迁之喜。


据蔡晓仪称,她因拒绝对方追求,而被下降头恐吓,导致陷入精神崩溃。



这件事我写过,请点这里: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金露露蔡晓仪




韩国人也上头


《包青天》不仅在两岸三地很火,甚至还火去了韩国,让韩国人为之“上头”。


1993年,华视版《包青天》被韩国KBS电视台同步引进,一播就是3年,曾一度创下连续10周收视第一的成绩。


火到什么地步呢?


因为《包青天》在韩国变得家喻户晓,何家劲的人气一路飞涨。后来他去韩国宣传新专辑,直接在舞台上耍起功夫。



金超群更是直接用包公的形象,在韩国代言了一款口服液。



2012年,《包青天》续集在韩国播出,“铁三角”上节目,甚至还有粉丝提前去接机。



至今,《包青天》在韩国人心里都占据着一席之地。


2017年,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因“闺蜜门”事件被弹劾,她的支持者高举“包公”头像反对弹劾案。


“闺蜜门”的真假是非不是本文重点,这里的重点是:包拯在韩国人心里就是“正义”的代名词。



可能因为《包青天》的关系,中国电视剧在韩国一度掀起超常热度。


在1999年-2003年之间,仅韩国京仁广播公司(iTV)就引进了16部中国电视剧,包括《还珠格格》(三部)《老房有喜》《怀玉公主》等。


之后,韩国三大电视台甚至因为《还珠格格》在韩国的收视率太高,下了“华语电视剧封杀令”。(这熟悉的操作……)



其实这几年,随着中国影视“出海”,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如《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在海外(包括韩国)都有不俗表现,一度引发热议。


但平心而论,他们的影响力和话题持续度,始终无法超越当年的《包青天》。


这里岔开说一句:


中国影视“出海”的步伐,与欧美和日韩相比晚了一些,但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韩国方面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动作。


最近,由Netflix(网飞)投资的韩剧《还魂》于6月18日播出,目前第一季已完结,第二季预计12月播出。



由于该剧中出现大量道教修仙元素,在宣传时被打上韩国“仙侠剧”的名号,遭到中韩两国网友的强烈抵制,社交媒体上一片骂声。


中国网友认为,韩国不存在道教,更没有“仙侠剧”一说,实属“抄袭”;


韩国网友认为,确实抄了,而且抄了多部中国电视剧(《将夜》和《陈情令》),大呼丢脸,编剧洪氏姐妹更被称为“融梗王”。


……要么是我孤陋寡闻,我还从未见过一部韩剧被两国网友骂的。


事实上,日本与韩国受中国佛教与道教影响已久。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大约在公元5-8世纪传入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在日本及朝鲜神话中,均有众多佛教、道教的元素出现,并深深影响着后世的作品创作。


比如,日本动漫《魔卡少女樱 》中的主人公李小狼,就被设定为来自中国香港的道家名门“李家”。


*李小狼


今天我们暂且不论抄不抄袭的问题,但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韩国开始自制所谓的“仙侠剧”,且正尝试输出海外,这背后的野心不可小觑。


当然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泰国人的“武侠魂”


扯远了,我们继续说《包青天》。


今年火爆全球的泰剧《KinnPorsche》的演员Mile曾屡次提到他结识搭档Apo的经历:当时Mile看到对方,第一反应觉得对方很像《包青天》里的展昭。


*左边是泰国演员Apo,右边是扮演展昭的何家劲


1995年,泰国三台(第三频道电视台,Thai TV Colour Channel 3,即CH3)引进中国台湾电视剧《包青天》,开播即引发万人空巷。


三台是泰国国营电视台之一,也是泰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业电视台。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三台就开始引进外国(主要是西方)电视剧,而《包青天》是三台首次引进的中国电视剧。


PS:三台还是率先引进《流星花园》的泰国电视台,开创了中国偶像剧在泰国风靡之先河。



近20年来,《包青天》在泰国重播过上千次,影响力经久不衰。


2018年,湖南卫视某期《天天向上》里,节目组邀请的一位泰国嘉宾主持人就提到,《包青天》在泰国非常火,自己的姐姐是法官,家人天天陪她看《包青天》。



而且,在泰国当地,包青天的广告处处可见,包括洗衣粉、牙膏等。



这些广告之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聚焦于快消领域,也是由于收看电视剧的主要为泰国家庭妇女,有广泛的观众基础。


此外,包青天广告还涉及肥料、食品、银行贷款、农用机械等领域。


*以包公为形象拍摄的贷款广告


就连泰国歌曲里也有包公形象。


1995年,泰国老牌说唱歌手เพลิน พรหมแดน推出搞笑歌曲《包大人火烧衙门》,也是红极一时。


*歌曲《包大人火烧衙门》


何家劲在泰国也深受喜爱。1995年,他在泰国开了演唱会。(图片from微博 @-流年渐远旧人不见)



《包青天》在泰国之所以那么火,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华人基础。泰国有许多华人移民,他们大部分来自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浓郁的感情。(而且这些华人与港台之间的地域文化差异较小)


其次,中国古代小说如《三国》《红楼梦》等,很早就被翻译成泰文,在泰国流传。泰国的歌舞剧、傀儡戏也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其中出现孙悟空、关羽、曹操等人物也是家常便饭。


第三,中国武侠文化在泰国有广泛的传播。1959年(又一说是1961年),泰国出版了第一本泰译版中国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一经问世就广受读者喜爱;


1967年,香港邵氏电影《独臂刀》在泰国上映,更是引起空前反响,王羽扮演的方刚在泰国一夜爆红,成为泰国全民偶像。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童年一大乐事就是拿尺当剑,模仿王羽打来打去。


*电影《独臂刀》


哦对了,一般都认为方刚的形象,灵感来自《神雕侠侣》里的杨过,都是独臂。


*阿拉独臂过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武侠电视剧、电影在泰国进入黄金发展期,粗略划分,大概有如下几种模式:


其一,以电视剧为主,泰国直接引进大量港台武侠片,如《杨门女将》《天龙八部》《陆小凤传奇》《萧十一郎》《楚留香》《绝代双骄》等;


其二,以电影为主,在泰译版中国武侠小说的基础下,泰国拍摄了“泰籍武侠”之作,如电影《玉龙》《西游记》,演员全部都是泰国人;


其三也是以电影为主,泰港开启“合资拍片”模式,一起拍了武侠片《飞侠神刀》《降龙伏虎》等。


*泰港合拍电影《飞侠神刀》


中式武侠对泰国人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2020年,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风靡一时,故事主角之一的“德”,是来自中国福建的华侨。


记忆中,他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家一边吃福建小面,一边和小伙伴们看武侠剧。


这个“剧中剧”里,男主角勇健潇洒帅气,武功高强。德深受感染,从小励志要成为勇健那样的男一号。


对了,勇健一身红衣,我极度怀疑他在COS展昭。





写在最后


如今,无论是韩国还是泰国的影视剧市场,已鲜有中国武侠片的身影出现。


这背后,当然有中国武侠片在韩泰等国陆续遭到限制的原因,但中国武侠影视作品整体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类仙侠剧、宫斗剧。


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在变化;另一方面,引用我闺蜜的一个观点:中式理想主义正逐渐消亡——


过去,我们总以为会有一个大英雄拯救自己,但是如今的人们已经认清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哪有人会来拯救我们呢?


现在,我自己对于“武侠梦”的式微,又多了一些别样的感受:


当大侠?

除暴安良、嫉恶如仇;

侠肝义胆、匡扶正义?


……算了。


我还是先看看我的核酸码有没有过期吧。END





- 部分参考资料 -


1. 《武侠类影视作品在泰国》.刘凤美.上海大学文学院.2010

2. 《台剧<包青天>在泰国流行原因分析》.董正德.云南名族大学东南亚学院.2019

3. TVB曾请金超群拍摄《包青天》,为何金超群又转投亚视拍摄?SUNNEWS

4. 《中国古典武侠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顾容毓.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20

5. 《论中国电视剧在泰国的传播》.李法宝.华南师范大学.2016

6.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韩国受众对中国古装电视剧的接受状况研究》.宋旻禹.南京大学.20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米雪   华视   公孙   道教   祖师爷   泰国   武侠片   包公   亚洲   韩国   香港   中国   演员   现象   电视台   电视剧   武侠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