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中央军委副主席、手握军政大权,七大后官职为何越来越小?

这位干部可了不得,他是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身居高位。毛爷爷对他非常信任,一直在背后支持着他开展工作,甚至在选举中央委员的时候,亲自给他拉票,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他就是王稼祥。

王稼祥是安徽人,1906年出生,1925年进入上海中学学习,不久后加入共青团,9月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深造。在此期间,王稼祥结识了很多中国的同志,其中就包括王明、博古等人,同时也与共产国际建立一定的亲密关系。1930年,王稼祥回到中国,先在上海活动了一段时间,次年中旬被转移到中央苏区任红军总政部主任。

没过多久,王明受共产国际的委派,回中国指导革命工作。此人极其自负,思想激进,在接过党中央的大权之后,开始进行所谓的“整肃运动”,旨在清查党内思想不纯洁、意志不坚定的人,结果导致一大批同志遭受错误处分,是为中国革命之一大损失。而王稼祥因为与王明是同学,因此颇受器重,接连受到提拔,曾一度官至军委副主席。

他起初对王明的主张很是支持,后因见到了种种冤假错案,突然意识到整肃已经有“左倾”的苗头,于是开始与王明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暗中保护一些老同志。当毛爷爷重新掌握党内权力,随即下令终止党内运动,为蒙冤的同志平反。王稼祥也在其中积极协助,这让毛爷爷对他生出了些许好感。

1933年,王稼祥在一次敌袭中身受重伤,连路都走不了。因此在1934年长征的时候,博古便提议,将他留在湘赣休养,也能为部队减轻一些负担。但毛爷爷坚决不同意,要求必须要带着王稼祥一起走。王稼祥深受感动,对毛爷爷的敬爱之情愈加浓烈。在遵义会议中,博古一心想要留住权力,继续担任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人,王稼祥虽然与博古是旧友,但他明白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毛爷爷的手中,因而将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毛爷爷,帮助毛主席重新执掌军政大权,带领革命队伍由危转安。

时间来到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在选举中央委员时,毛爷爷特地为王稼祥拉票,也算是对他的提携。但出人意料的是,王稼祥此次并未当选中央委员,只是候补委员,着实令人大跌眼镜。对此,胡耀邦同志曾解释说,王稼祥没能进入中央政治局,主要是因为他当时患上了恶疾,没能到现场来参会,导致大家都不认识他,自然不会将票投给他。

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根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同志回忆,王稼祥有些书生气,一直都端着架子,他很少到田间地头去,也不太愿意和其他干部交流,只有遇到毛爷爷、周总理等人时才会多说上两句,因此大家对王稼祥的好感普遍不高。

另外,党中央后来针对“王明路线”进行了批评,王稼祥因为此前跟王明比较亲近,受到了一定波及,而且他的旧疾经常复发,这导致他频繁的去苏联治病、休养,无暇顾及国内的工作,使得他的党内地位有所下降,逐渐淡出高层。1947年,王稼祥前往中共东北局任职,1949年任驻苏联大使。在此期间,王稼祥利用自己在苏联的人脉,竭尽全力为中国争取援助,劳苦功高。党中央由此重新重视起王稼祥来,在1956年将他选为中央委员。

然而,1962年,王稼祥因一次意外事件牵涉到路线斗争中,广受质疑,最终被迫主动退休。1972年,雄心未改的王稼祥写信给毛爷爷,表达了复出的想法。毛爷爷很信任这位老朋友,便安排他从幕后又走到台前。次年,王稼祥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正准备大干一场,却突发恶疾,抢救无效离世,享年68岁。1979年,党中央就1962年的事件发表声明,表示王稼祥并未有任何对不起党的地方,他是一位好同志。至此,王稼祥恢复了清名。

王稼祥是一个书生,但他并未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中,他对中国的革命形势有很深入的了解,他知道共产国际的路线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此才会与王明、博古等人保持距离,坚定的站在毛爷爷身边,一直默默的支持着毛爷爷。王稼祥的能力是出众的,可惜被身体所累,一直无法挥洒意气,实在令人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博古   中央军委   党中央   苏联   共产国际   恶疾   中央委员   军政   大权   党内   官职   中国   爷爷   同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