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的关系你知道多少呢?

近年来,睡眠障碍与脑卒中风险的研究日益增多。有证据显示,睡眠障碍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紊乱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脑卒中的发病明显增加。

1.失眠与脑卒中

失眠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失眠可导致大脑神经紊乱,进而诱发和加重脑血管病变,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失眠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这些负性情绪会增加机体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诱导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加重血管阻力,促使血压升高并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此外,失眠还可进一步增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增加机体皮质醇的分泌,造成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目前普遍认为,睡眠不足的程度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成正相关。有研究结果显示,失眠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远高于睡眠正常的人群。

另有研究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差对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还有研究发现,复发性失眠或可自行缓解的失眠均会使脑卒中风险升高,说明各种类型的失眠对脑卒中的预防不利,应及早解决失眠问题。

2.长睡眠时间与脑卒中

除睡眠不足外,长时间睡眠也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睡眠时间的长短会对人体的血流动力学、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睡眠过程中,血流速度较为缓慢,血液呈高黏状态,过长时间的睡眠可能造成脑血栓的形成,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睡眠时间延长是脑血栓、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有研究发现,相对于睡眠时间6~8 h的人群,睡眠时间超过8 h的人群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更高,且持续性长睡眠人群的脑卒中发生风险要高于持续性短睡眠的人群。

由此可见,长时间睡眠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应尽量维持睡眠时间于6~8 h,避免睡眠时间过长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睡眠时间延长的现象较为常见。有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短时间睡眠所带来的10%~20%的风险,长时间睡眠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风险高达60%~7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睡眠   脑卒中   脑血栓   持续性   紊乱   机体   障碍   人群   因素   风险   发生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