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拒绝给老师送礼被逼退群,更离谱的是,还有很多网友支持送礼

近日,“家长反对凑钱送礼给老师被逼退群”的词条登上热搜。

事情发生在柳州的某所学校,班级家委会群里面,一位家长发布了一条消息,宣布集资购买一兰蔻礼盒,当作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每个家长分摊下来大概40块钱。

另外一名家长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自己不参加,结果以不合群为由被逼退出群聊,随后这位家长将聊天记录曝光到了网络上。

该家长还表示,去年家委会就曾集资给老师买礼物,她也没有参加。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原本以为网友会一窝蜂痛斥家长送礼行为,没有想到,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并没有那么排斥送礼,他们认为出于自愿的送礼是可以接受的。

网友大体分为三个阵营,一部分网友完全反对送礼行为,也完全反对老师收礼行为;

一部分网友认为,送礼是为了向老师表达感恩和谢意,家长可以私下送,但不能裹挟其他家长;

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送礼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好,有钱可以出钱,没钱可以出力,无论如何家长们的行为也不该被指责。

先说一下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些家长私下组建了一个群,号称家委会,其实就是家长们在一起商量关于学生的事情。

这次集资送礼事件是出于自愿的,事发的时候正处于讨论阶段,家长们尚未交钱,礼品也没有买,不想参加的家长也不会被踢出群聊,有些家长会主动退出群聊。

在愿意送礼的家长看来,他们组建这个群的目的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情,如果家长不愿意给老师送礼,也就没有在群里呆下去的必要了。

在不愿意送礼的家长看来,家委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困难,方便家长沟通,而不是商量怎么给老师送礼。

无论从法律还是社会风气的角度看,教师节给老师送礼都是一件不可取的事情,严重点说,这是一件败坏社会风气的事,甚至会影响下一代的价值观。

如此明白的道理,现实中却有很多人看不清楚,甚至大多数网友都没有弄清楚该事件的严重性,他们反对家委会集资送礼,却不反对送礼这件事情本身。

上文说了三个阵营的网友,后两个阵营的网友其实都是支持送礼的,他们将关注点放在了送礼的方式上面。换言之,他们认为只要送礼的方式得当,就可以送,只要送的礼物得到,老师就可以收。

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危险的,本质上和家委会那几个组织者异曲同工。

在一个集体里面,从来不存在自愿,只要打开一个口子,其他人就在无形当中被裹挟进去了。

记得前段时间某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学校号召学生购买平板,虽然打着自愿的旗号,家长却感受到了强迫的味道,因为只要有家长买,有家长不买,不买的孩子就会受到歧视。

同理,无论家长以什么方式送老师礼品,只要老师收了某些家长的礼品,那些没有送礼品的家长的孩子,就会在无形当中受到歧视。人品好的老师或许没有那么狭隘,可家长们愿意冒这个险吗?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公平的问题。富人家的孩子不惧一切形式上的挑战,穷人家的孩子没办法在这些方面斤斤计较,在某些人看来40块钱是一顿饭钱,在某些人看来40块钱可能是一周的饭钱。

家长不送,老师不收,可以完美解决教师节送礼的烦恼。

一位老师每年要教数十位学生,数十位学生背后是数十个家庭,面对这么大的基数,没有任何办法控制家长们的思想和行为,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老师的操守。

任由家长如何操作,不管家长的素质如何,老师只需要记住一条,拒收一切实质性的礼品,哪怕是免费的,也要拒之千里之外。

老师不收礼,家长的千般招数便没有了用武之地,自然而然就没有家长耍小心思了;老师不收礼,只认学生不认家长,这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教师节本该是一个光荣的节日,奈何如今变成了家长们害怕过的日子,甚至变成了家长溜须拍马的一个契机,真正该反思的是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连自己的行为都上不得台面,不能给孩子当好一个榜样,那么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找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教孩子,又有何用呢?本末倒置了。

家长前后矛盾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逃避,逃避“子不教父之过”的责任,他们想要花最少的钱将教育孩子的重任推卸出去,然后自己继续呆在舒适圈里,充当一个双面人。

更悲哀的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为自己找借口,想通过送礼的方式破坏公平,这种极度自私自利的行为,迟早有一天会反噬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如果这种风气不制止,难以想象未来的社会会变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家委会   家长   老师   目的   网友   饭钱   教师节   块钱   阵营   公平   礼品   方式   孩子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