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与县级财政困难

当下,县级财政很难很难,许多人归结为卖地所得减少所致。但我更愿意提供新角度来看待。看到本文标题,可能大多数人心里纳闷,两者何干?实际上,关系很直接浅显,只是影响必须是一段时期之后才显现罢了。

究其根本,网络经济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由面到点聚财的过程。

大家最直接的吐槽,就是网络经济严重地打击了商业实体。客观上讲,就是将产业链条的利润从面广量多的基层(即县以下)转移到平台上。

一是利润最终流向如何?平台的钱掌握在谁手里?肯定是马云、刘强东、柳菁以及背后的国际资本,最后很多流向境外。

二是税收实际归集如何?这些商业活动附加值,除了股东利润,还包括税费、平台总部人员工资,把原来遍布县城、乡镇的商铺税,这种基层政府可分享分成的税,全部归纳到平台总部缴纳。这样,对全国、中央虽区别不大,但平台总部哪一个不是在一线大城市?县以下就收不到税了,这是很直观的事实。

三是资金流的分配如何?不难想像,留在县以下的资金,就只有快递员工资,而这些工资总和,绝对比不上原来县以下这些人商业实体所得之总和。那么,两相比较,留在下面的钱就少了,所衍生的消费链也就少了,县级的税源也就越来越贪乏。

四是对社会总劳动效率、劳动机会影响如何?很多人认为网络经济、快递业是提高了社会劳动效率,但这里不认同。把商品从商店运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效”是不变的,而且把本由大众自己的劳动花钱交由另外的人去劳动,并没有提高多少,反而将这个劳动所得,又从县以下抽到平台上,还养了一帮懒人,社会上还需要投入一批快递员这些人力资源,这算什么效率提升?所以,从劳动的"效"和劳动机会上讲,又是剥夺了社会基层所得,抽到千里之外的平台上。试想一下,一个仅仅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家庭,他会花钱雇请庸人吗?如果他请了,是不是越来越贫困?这个比喻虽有点极端,但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量的差别。

因此,在现行财政体制下,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县级财政出现困难是必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网络经济   县级   所得   基层   快递   总部   效率   利润   工资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