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最低成本可行性验证与后期多元化经营

对于普通人来说,启动一门生意,或者说是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里面,想要在这个行业里面有所建树,前期一定不要贸然去大笔进行投入.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很多人在创业初期会有一腔抱负,热血沸腾,高端写字楼租大的场地,豪华的装修,办公设备齐全,员工也是设计师,财务,培训,销售等等各种岗位,貌似搞得很高大上.但是在你的业务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或者说一种模式没有跑通的情况下,其实这些都是你的负担.创业有个成功的概率,绝大多数人在没有稳定盈利的情况下 ,苦苦撑个一年半载,亏损严重.最后黯然神伤,失败离场.

那么在创业的初期,就要用最低成本去验证这个可行性,如何最低成本呢,身边有几个在最近几年创业取得成功的.笔者参与过,也作为投资人,跟他们交流过.从他们身上还是可以学到不少经验的.我拿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好的跨境电商行业举例:现在身边做得比较成功的,在公司的初创期,能省下钱的地方一定会省,早期完全就是他一个人做,整个环节无非就是选品,运营和发货.运营可以在发货的地方一起就可以,租个很小的地方,甚至在自家就可以.货物直接交给货代公司,其他层面的公司的营收往来也不多,可以暂时交给外面的代理记账公司,一个月几百块.这样你的成本大项也就是货物成本和物流费用,其他地方涉及到的很少.办公设备,比如打印机或者是打包设施,完全可以去租.

尽量控制早期的投入,大货路已经验证成功了,再去考虑小成本开发.等你一个产品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把这个产品的模式再去复制一下,实现第二个,第三个...后期等你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再考虑去招人.把你在做的事情,教给他,后面再招第二个,第三个...组建团队,再去考虑租办公场地,完善其他职能端.慢慢实现扩大.如果你做得不理想,看不到好转,实现不了盈亏平衡,那么前期小的投入不会让你伤筋动骨,没有什么需要贱卖处置的资产,更不会让你负债累累.你可以随时撤退,再去考虑其他的行业,寻找 下一个机会.

道理都是相通的,其他行业也是一样...

笔者这两年,见过不少初创期的团队,绝大部分失败的,创业本身有一定的概率,其次,那些失败的,几乎都是在产品没有实现稳定盈利,处于摸索和试错阶段,但是办公场地比较气派,大手笔去搞定制开发,投产比没有规划的,甚至举债.妄图实行战略性亏损来扭转局面的.说实在的,这种社会环境下,看见就头痛,更不要提投资了...我本人特别反感战略性亏损这个词,生意无论大小一定是要有利润,没有利润就不要去做.有利润,才可以长久下去,搞亏损,你能亏多久?有这种思维的人,根本没有想到要去怎么做好,无非就是拿投资人的钱去挥霍而已.

当你的一门生意实现成功的时候,后期要适当去进行多元化的布局,不要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一个行业,这样的风险也很大.有十家奶茶店看起来还不错,如果有一百家就一定是好事吗?未必!极端行情来临时,这一百家可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因为一百家就有一百家的成本,当这一百个个体都不能运作的时候,它们就都变成了负债.适当去分散化到别的行业里面,可以规避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不会让你的业务都停摆.但是在多元化的时候,一定后面有其他稳定业务作为支撑,并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去多元化.

这里面想分享一下关于李嘉诚对于多元化的认识.马云和吴鹰有次去香港拜访李嘉诚时,问了一下李先生,"为什么你经营那么多元化,但是每个却做得都很出色?"李嘉诚回答他说:“其实做生意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就是你手里永远有一门生意,就算是天塌下来,你也是赚钱的!”当你能这样时,一定可以去考虑多元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成本   战略性   可行性   场地   初期   后期   利润   最低   生意   稳定   业务   地方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