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孩子说: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你会怎么样?


开学了,有多少孩子患上了暑假综合症,还没法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又有多少的父母一边感叹神兽终于回笼,一边又担心疯玩了一个暑假的孩子,成绩废了?


其实,开学了,不仅父母焦虑,孩子也是焦虑的。


你还记得,电视剧《小舍得》里,一个被广为传播的片段吗?


一个孩子,站在学校举办的畅言会上,面对全校老师、同学和家长发言。


他站在台上,战战兢兢了许久,终于说出了那句话:


“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这句话,不仅震惊到了台下的所有人,也引起了我们对亲子教育的思考。



成绩好,我就爱你 ?


这个男孩,叫颜子悠,还是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却承受着,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


母亲的高压领导,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兴趣班、辅导班、金牌班······各种班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


他像个“学习机器”一样,只能不断地学习。


为了学习,他不能踢自己喜欢的足球;


为了学习,他在吃水果的时候,也要背诵英语单词;


为了学习,长辈面前的表演项目是背诵圆周率;


在学习的这条路上,他只能不断地负重奔跑,片刻不停。


他甚至不能抱怨一句,抱怨了,你就是不懂父母的苦心,你就是不孝顺。


父母对他说,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还这么不懂事,一点都不体谅父母。


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他拼了命地学习,希望取得好成绩。


相比成绩,孩子的感受不重要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成绩,成为孩子表达爱意的方法了?


他渐渐地开始分不清,父母爱的究竟是我们本身?还是身披荣耀,带着光环的他们?


但是,你能说父母不爱孩子吗?


只是在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转变下,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社会激烈的竞争,让父母的压力倍增,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只要有机会,哪怕是所谓的“金牌班”、“名牌班”,学费贵得要死,还要低声下气地去求人,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去交钱、去求人。


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获得知识,得到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


父母不爱孩子吗?


爱的,他们深深地爱着。


但是他们要考虑的东西太多,相比成绩,孩子的感受不重要。


成绩单,成为了他们表达爱的特殊方式。


教育内卷,伤害了谁?


这几年,内卷一词,似乎在每一行业频频出现,尤其是教育内卷。


那,什么是教育内卷?


举一个简单例子,刚开始每个孩子都学习4个小时,大家都相安无事。


后来有个孩子学习6个小时,考上清华,成为精英。


于是家长便开始要求孩子学习6个小时,而这又回到了最初。


想要突出,就要再加时长。相应地,压力出现了,“卷”也就形成了。


在这部电视剧里,南俪家庭本来是注重素质教育,属于佛系家长一类。


但是在教育内卷的影响下,自己的孩子成绩不行,就不能考上好的学校。


南俪急了,也开始跟大风,随大流,开始给欢欢报各种辅导班。



明星的孩子都卷,何况凡人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路带着孩子,在教育内卷的路上狂奔。


前段时间,著名女星黄圣依,也曾因儿子的教育理念,而上了热搜。


除了正常上课,黄圣依给儿子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安排了辅导班和培训班。


对此,她的老公杨子和婆婆,都表示反对。


但是黄圣依只说:“那你知道安迪的同学都上几门吗?”


常言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教育内卷,正是抓住了父母的这种心理。


别人的孩子跑得比自己的早、比自己的快,而自己的孩子却还停在原地。


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只能不断地施加压力,希望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成绩好,真的就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吗?


满分的孩子,满分的人生?


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


小时候觉得1%不重要,只要花费100%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一个天才。


但是长大了,你才会知道那1%犹如天堑,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也不是每一个考满分的孩子,都会有一个满分的人生。


我们也要允许,平凡的存在。


就如,不是每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社会精英。


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或许不那么突出,允许他们也有可能成为普通人。



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育,首先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让他在争吵时,有能力去解决矛盾;


让他在被人议论时,有智慧去面对内心;


让他在面对世界时,有能力去发现生活的意义。


教育,首先是要教会他们,学会做一个普通人,如果幸运,成为一位天才。


而不是首先要求他们做一个天才;如果不幸,再成为一个普通人。


在教育的路上,父母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孩子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但是,未来很长,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


父母从来不是孩子人生的主导,在一定的范围内引领孩子前进,在合适的时机退出孩子的舞台。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成为孩子的主宰。



作者:燕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满分   孩子   辅导班   普通人   焦虑   金牌   天才   家长   路上   父母   成绩   压力   妈妈   小时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