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在太空中听到“敲门声”,13年后谜底被揭开,幸亏当时冷静

自古以来,中国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古代多有寄托了先人们登天探月的美好愿景的故事,如嫦娥奔月、万户飞天,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如今,中国人的飞天梦早已初步实现,航天员们甚至已经实现可以在太空中直播,“上九天揽月”不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中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天宫”系列、“长征”系列、“神舟”系列等与航天飞船有关的字眼不断地出现在新闻的报道中的同时,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纵然如此,我们也依然没有停止对太空的探索,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中国人自始至终的飞天梦。

谈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一定不能忽略中国航天载人事业的里程碑人物——杨利伟。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顶着身体上所承受的高压和必须完成任务的心理高压,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神舟五号成功升天,使得中国的航天事业向前迈越了一大步,让中国一跃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艰难的追梦路

靠近渤海湾的辽宁省绥中县是杨利伟的家乡,1965年,他出生在一个称得上是书香门第的家庭里。自小生活在海边的杨利伟,并不是一开始就像我们看到的这样敢于人先、沉稳刚毅的。

幼时杨利伟内向文弱,为了改变他的性格,他的爸爸杨德元有意识地带小杨利伟往返于山川草木之间,在培养了杨利伟胆量和体魄的同时,意外的培养出了他的探险精神。

和无数对月球充满好奇心的人一样,杨利伟从小的梦想就是能飞向蓝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取得优异的成绩成功毕业。

作为现役空军飞行员,因表现优异,他获得了被选拔为预备航天员的资格,并在严苛的选拔下,战胜了其他同样优秀的同事,成为了我国首飞航天员。

不得不说,杨利伟可以成为我国的首飞航天员,除了体格强悍、学识渊博、抗压能力强和异于常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他拥有莫大的勇气。杨利伟此次的航天旅行,必然是做好了有去无回、随时为祖国牺牲的准备的。

早在1961年便已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火箭的苏联,却在1967年和1971年两年,让四位重金培养出来的宇航员意外殉职。

同样,在1961年便已成功发射载人航天火箭的美国,在1986年,却让挑战者号上7名宇航员全部殉职;在神舟五号发射前几个月,美国7名宇航员在“哥伦比亚号”上全部殉职。

有过经验的国家尚且如此,遑论初次尝试的中国?首飞宇航员,是荣誉,也处处充满着生存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过程满是艰辛,杨利伟进入太空的勇气和完成飞行的实力才更让我们感到钦佩。

神秘的“敲门声”

杨利伟作为中国的首飞航天员,遇见过很多突发情况,而且大多原因不明。在众多情况之中,有一件神秘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让人津津乐道。那就是杨利伟孤身一人在太空执行任务时,听到的所谓的神秘的“敲门声”。

那是他在太空的时候听到的一些异常的声音。在杨利伟接受采访时,他说到:“我回来的时候给他们(科研人员)形容,就像木头做的这种榔头去敲铁桶的声音。

在跟现实的很多的声音进行了对比之后,他和科研人员却始终无法确定声音的来源。

好在杨利伟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相信科学,所以虽然对声音的出现稍显疑惑,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在太空中的任务的完成

回来后在与科研人员的研究中,虽然依然找不到完全一致的声音,也依然无法确定声音的来源,但杨利伟坚信它是真实存在的,并判断它应该是物理上的一些声音。

这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针对这一现象,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一说闹鬼,一说外星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13年后,也就是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终于揭开了这一现象的神秘的面纱。

原来,在进行航空航天器压力测试的时候,科研人员发现航天器的舱体内壁虽然是一种抗高压的材料,但是它在遭受过大的压力时,依然会发生微小的变形,从而使看似没有其他外在因素影响的太空舱,发出了类似于敲门的声音。

无独有偶,相信大家都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楼上传来玻璃珠落地的声音的经历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网上将这种现象传得玄乎其玄,大家也是对这个声音的神秘来源感到好奇又害怕。

然而,它跟飞船在太空中发出的声音是同个原理,都是物体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下结构变形产生的声音。

回应太空“敲门声”

距离杨利伟登上太空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那个神秘的声音一直横亘在人们心里。2016年,在宁波市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中,面对现场就“敲门声”一事的好奇的提问,杨利伟解释说那个奇怪的声音并不是敲门声,只是航天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声音而已。

事实上,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航天器在运载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异响,这些动静可能是由于太空中真空无压力的环境,从而导致的物体结构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一些用大气压封的物品由于外部压力而泄压。

总而言之,能被捕捉到的声音,势必有它出现的物质源头。

小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如果杨利伟当时在太空中遇到那段神秘的声音没有保持冷静,而是惊慌地寻找源头,那他一定不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就,甚至还可能在惊乱中破坏了一些东西,为他返航的增加一些不确定性。

毕竟航天事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细小的差错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高尔基在《童年》里说过这么一句话:“你并不是现在就要知道这世界上的一切,迟早你会明白的。

当我们遇到不知道、不确定、不明白的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学习杨利伟这种“见怪不怪”的沉稳精神,方能遇事不慌,成事在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绥中县   太空   航天器   都会   航天员   宇航员   中听   见怪不怪   谜底   中国   航天   高压   冷静   年后   现象   声音   压力   神秘   航天事业   杨利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